壹.稻田養蝦的條件和基本設施
1稻田選擇:養蝦稻田要求選用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質
無汙染,排灌方便,以粘壤土不易漏水的土為易,稻田養蝦面積壹般在十畝左右,田塊呈長方形。
2田間設施:
A.加寬加高堤埂:選擇養蝦稻田,必須加寬加高堤埂,以利於提高水位,防止漏水、跨埂。堤埂頂寬2米,坡度1:1—1.5,埂應高出稻田0.8—1米,以便於蝦稻收獲後加大水位,再養壹季青蝦,稻田與環溝之間築壹寬30厘米,高20厘米的小埂,使溝與稻田隔開,有利於前期溝中養蝦和稻田管理。
B. 開溝:開挖環溝因田塊大小而定,壹般溝面積占20—30%,溝寬4—6米、溝深1米,在田間開挖幾條寬0.3米,深0.2米的 田間溝與環溝相通,開溝時要留出機械通道。
C. 進排水系統:排灌水口最好開在稻田的相對兩角田埂上,以便水能全部流通,有利於蝦類生長,排水處應安好網柵,防止蝦類逃跑,進水處應接60目以上沙絹網,防止野雜魚進入。
3蝦苗的暫養:為延長沼蝦的生長期,需對購進的沼蝦苗進行暫養,使其規格達到2—3厘米,提高成活率。
4稻田放養前的準備:
A.環溝的消毒:放養蝦苗前10—15天,每畝環溝面積用漂白粉15公斤或生石灰100公斤消毒,殺滅溝中有害生物和細菌。
B. 進水有餌:消毒後壹星期即可進水60厘米,並施基肥每畝3—5擔(環溝面積),培育肥水,壹則是可以使蝦進溝後有豐富天然餌料;二則可防止有害藻類的繁殖。
C. 試水:蝦苗放養前檢測溝水的理化指標,或者溝中放置網箱,箱中投放數尾蝦苗,觀察起活動、吃食情況,如果正常,就可放苗。
二.稻田養蝦的方法和管理:
1蝦苗放養:
A.時間:上海地區,5月中旬就可放養大規格暫養苗,而淡化苗要到5月20日左右放養。
B. 密度:溝面積占20%的稻田放養2—3厘米的暫養苗,每畝1萬尾,淡化苗1.5萬尾/畝,如果環溝面積增大則放養密度增加。
C. 放苗時註意事項:放苗時水溫不能低於18℃,暫養池水溫有環溝溫差不能大於2℃,環溝與田塊間的小埂應圍築好,不能使蝦苗進入田中。
2.投餌:目前羅氏沼蝦養殖都是用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搭配動物性餌料,配合飼料的粗蛋白前期為35%,中後期為30%。
A.投餌時間與次數:壹般投飼次數每天早晚各壹次,蝦體長大後也可增到三次,即早上6點、晚上6點(投餌三次的為早6點、下午4點、晚上10點)。
B. 投餌數量的確定:
(1)開始時每天每萬尾蝦苗投優質配合餌料250克—500克,若水中浮遊生物豐富則可少投或不投。
(2)根據估測蝦類數量和平均體長確定投餌量,5—6厘米以前按蝦體長的8%投餵,7厘米以後按5%投餵。
(3)根據吃食情況進行調節,如投料後1小時內吃完,則應增加投料量,如在下壹次投料前有剩余則應減少投料。
(4)如果遇到天氣悶熱,水質過肥,蝦出現浮頭,或拖蝦後都應減少投料量。
3.管理:
A.水質管理:稻田養蝦相對水體較少,水位較淺,壹般不設增氧機,所以養殖過程中水質應保持清新活爽,不能過肥。
(1)前期(5—6月)水位60—80厘米,水質不能太清瘦,可適當施入些復合化肥。
(2)中期(7—8月)此時水溫升高,應盡量加大水位,小堤開缺,使蝦進入圈中,高溫季節應2—3天加註依次新水。通常1星期就該換水壹次,每次換水量1/3—1/2。
(3)後期(9—10月)此時可逐步捕蝦了,換水與捕蝦相協調,換水量太少會產生黑殼蝦,過度換水引起捕撈時軟殼蝦過多而導致死亡。
B.日常管理:
(1)做好常規理化指標的測定,如PH值、水溫、氨氮等。
(2)註意閘內、攔網有無漏水跑蝦現象,溝中蛙卵等敵害生物應及時清除。
(3)觀察沼蝦活動、吃食情況,每10天測定體長、體重並作記錄,每次觀察不能少於50尾。
(4)每次觀察水質情況,尤其是天氣悶熱時,註意蝦的浮頭、浮塘。
三.水稻的種植與管理
水稻種植與常規相同,稻種選擇抗倒優、桿較高的雜交稻,插秧期施足基肥,6月底開挖插秧,根據水稻生長情況可追肥1—2次,每次每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在稻田養蝦過程中重點要把握三點,即科學曬田關,合理施肥關、安全用藥關。
四.收獲
(1)沼蝦的收獲
9—10月份沼蝦可以收獲上市,捕撈方法有圍網捕捉和地戈網(拖蝦網)捕捉,作後是幹塘捕撈,在捕蝦期應防低水位,低於水稻田,為使蝦全部進入環溝,數小時後應盡量減慢放水速度,壹般要3小時以上。圍網和拖蝦網時要註意泥漿水,捕撈速度要快,捕大留小,防止浮頭、浮塘死蝦。壹般在10月中旬沼蝦要全部捕撈完畢,否則因環溝水位較淺蝦易受凍死亡。
(2)水稻的收割
11月初可進行水道收割,在收割期應排盡溝中水體,曬田半個月以上,便於機械化操作。
五.冬溝田養蝦
上海地區在水稻收割以後,到次年四月底,放養壹茬青蝦,收割水稻後及時灌滿田水,每畝放養大規格青蝦苗2—3萬尾,為了獲得高產,盡可能加高田埂,加深蓄水,以增大蝦類生活空間,次年五月壹日期間即可收獲。稻田養蝦技術(1)沼蝦的收獲
9—10月份沼蝦可以收獲上市,捕撈方法有圍網捕捉和地戈網(拖蝦網)捕捉,作後是幹塘捕撈,在捕蝦期應防低水位,低於水稻田,為使蝦全部進入環溝,數小時後應盡量減慢放水速度,壹般要3小時以上。圍網和拖蝦網時要註意泥漿水,捕撈速度要快,捕大留小,防止浮頭、浮塘死蝦。壹般在10月中旬沼蝦要全部捕撈完畢,否則因環溝水位較淺蝦易受凍死亡。
(2)水稻的收割11月初可進行水道收割,在收割期應排盡溝中水體,曬田半個月以上,便於機械化操作。
五.冬溝田養蝦
上海地區在水稻收割以後,到次年四月底,放養壹茬青蝦,收割水稻後及時灌滿田水,每畝放養大規格青蝦苗2—3萬尾,為了獲得高產,盡可能加高田埂,加深蓄水,以增大蝦類生活空間,次年五月壹日期間即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