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打油詩壹首!
鐵匠街 小巷巷 劉家羊肉 粉飄香
蘇家杠子面,味道好是好,只是數量少 加只雞腳桿 不如搞兩碗
鄒記雞肉湯圓是板雜,而且沒有辣 鮮甜鮮甜味道好 十個吃不飽
鄭記刷把頭 蘸起辣子口水流 壹口氣,來十個 壹點不閑多
稻子巷 小吃多 不喝二兩不熱火
合子粑 用油炸 還沒出鍋排隊拿
沙鍋粉 壹品香 滿頭冒汗還要幹
沙鍋飯 加雞蛋 九塊錢壹碗 香是香 就是有人說它不劃算 “老板,貴了點哦”
戀愛豆腐洋芋粑 荷花塘的小旮旮
蘿蔔街 酸蘿蔔 小菜涼菜下炒飯
張炒飯 有壹手 吃飽就好搞點酒
涼剪粉 壹塊五 吃鬧不夠涼面補
豬耳粑 烤粽粑 還有鹹甜隨妳的糍粑粑
水晶涼粉最實惠 熱天花得來冰室克排隊
興義小吃實在多 花錢不多圖熱喝 街心花園壹轉轉 敞開肚皮隨便幹
興義人民很熱情 豆是喝酒猛得很 貴州醇 搞兩瓶 萬峰啤酒隨便喝
1.先上羊肉粉,這算興義最特色的了,也是幾乎所有在外地的興義人最想念的
左下那張是主體——羊肉粉,上面白色的看起來有點像蒜粒,其實是泡蘿蔔丁,就是酸蘿蔔和獨特的醬香使羊肉粉不但沒有羊肉的膻味,而且有股醇香味,加上糊辣椒面和泡卷心菜就更美味了,右邊是小米椒,很夠味!本人是不敢嘗試的哈哈
興義可以說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羊肉粉館,比較有名的是廣電局劉家和三味書屋對面那家。以前稻子巷那家“老地方”也很好吃,今年回去發現沒開了。
2.舒家杠子面
手搟面,祖傳配方,滑、脆、鮮、香的獨特口味明顯區別於其它面種。前身“舒記面館”,百年老店,迄今已傳六代了。
3.趙記沖沖糕
在豆芽街東風路口,這個是甜點,也是祖傳配方,但這東西雖然甜卻不膩,也難怪那時天天吃也長不胖。
材料大概有糯米、玫瑰糖、類似藕粉的東西、他家自制特色的壹種糕(白色圓的那個)、花生、芝麻,都是自己吃出來的。做法獨特,那個自制糕還要在水壺噴嘴上特制壹個裝置來熏壹下,比較神奇~本人酷愛糯食甜食,這是個好東西!
4.鄒記雞肉湯圓
我很多外地同學不理解湯圓還可以吃鹹的,仔細壹想好像是哦,貌似只有興義有這樣特色的湯圓。雞肉湯圓始創於清朝末期,經四代傳人,已有百余年歷史,獨樹壹幟,“眾家皆甜,唯我鹹鮮”。興義雞肉湯圓不同於其他湯圓的關鍵在於: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花生芝麻醬,具有小巧玲瓏,色彩雪白、晶瑩光潔的糯米清香與雞肉、豬肉、雞湯、芝麻醬的鮮香融合為特色風味的芳香,又有糍糯、細滑、清爽、油而不膩的特色。
5.壹品香砂鍋粉
壹個砂鍋壹份,直接用砂鍋煮好端上桌,保持米粉的溫度,並且有砂鍋的鮮香,搭配油辣椒。我喜歡吃裏面的醬肉哈哈~
6.小鍋粉
和砂鍋粉壹樣,也是壹鍋壹份,但是鍋不上桌,盛在碗裏的,相比羊肉粉砂鍋粉這個比較清淡。
7.鄭記刷把頭
興義刷把頭起始於清同治年間,因其形狀如民間所用竹刷把而得名。
“刷把頭”做工十分精細,全是手工勞作;配料選料也很講究。以面粉、 竹筍、瘦肉、雞蛋、為主要材料。制作過程是選取優質竹筍切碎,放入開水鍋中氽兩三次,再用清水沖五、六次,濾幹後用豬油烹出香味。而皮是用精制面粉,雞蛋、鹽、清水調勻,搓成小丸子,再搟成薄片如紙。壹斤面粉配三個雞蛋。包“刷把頭”很有趣,用壹雙削細削尖了的筷子將剁碎的拌著佐料的瘦肉挑壹些放於面皮上,肉上再放加工好的竹筍,然後用手捏攏,成品的外形底大頸細,頂端參差。猛火蒸五六分鐘,熟後的“刷把頭”比大拇指略大,淡黃油亮,引人食欲。用雞湯,油浸胡椒面、醬油、蔥花、味精等兌成蘸水,味美無比。
8.涼剪粉
這東西是用米做的粉皮,類似西安的涼皮,不過長得比涼皮白,大米味更濃些。名稱有“卷粉”、“剪粉”之說,因為以前的方言“卷”和“剪”不分,所以沒有固定說法。其實這種粉皮是先做成薄薄的壹張皮,然後從壹邊向裏“卷”成壹個筒,松緊程度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然後用大剪刀“剪”成小塊裝盤。另外壹種是直接做成寬面條形狀,可以煮或炒食,類似通常所說的河粉。上面的小鍋粉那張圖片就是剪粉。
吃法:(1)涼拌:放上鹽、醬油、味精、油辣椒、花椒油、蒜水、番茄水、醋、小蔥、香菜、炒豆等調料涼拌。適合壹人壹份,可解饞也可解餓。拌成大盤也可以作為壹道涼菜上桌宴請賓客。
(2)用以上調料做成蘸水,蘸著吃。
(3)煮食。因剪粉本是熟食,只需在熱水中過壹遍即可,調料同上,伴食。適合天冷或感冒不宜食涼菜時食用。另外也可以在羊肉粉、牛肉粉、小鍋粉、砂鍋粉等各種粉中代替米粉食用,另有壹番風味~
(4)炒。炒法各異啦,就是炒河粉。
這是蘸著吃的
這是涼拌的
這是炒的
9.泡蘿蔔
蘿蔔街本來不叫這名字的,汗壹個。因為那條街上的小飯館有很多泡菜,又以泡蘿蔔為主而得名。 飯館又以炒飯為主,這些泡菜都很下飯,可惜沒有很多照片。
沒拍到蘸水。那碗酸湯很誘人啊,酸酸甜甜的,口水淌了
這個是涼拌的,不是蘿蔔街的
10.粽粑&豬兒粑
這個名字很搞笑哈~~粽粑不知道為什麽叫粽粑,豬兒粑因為長得像豬,白胖白胖的,裏面還有很多油
粽粑用糯米做成餅狀,裏面包上豬肉和大蒜苗做成的餡兒,用炭火烤熟後放幹辣椒面或折耳根(學名魚腥草)拌的辣椒,非常的香!
豬兒粑是糯米打成年糕後捏成餃子狀,裏面的餡兒和粽粑壹樣,還有很多鮮豬油,這個吃起來就比較膩了,不過就是有人喜歡吃裏面的油,還吸著喝
沒拍到外面賣的炭火烤的,這是我家買的生的回去自己用油煎的。煎了當然會變成金黃色,烤的不會,就是有時會焦,就有壹小塊黑的
11.葉記風味小吃
在興義開了20多年了,照片是在萬峰林“夢幻山莊”農家樂拍的,是葉家大兒子開的,味道壹點都沒變!
炒面(分量好足啊!)
炒餌塊
貴州特產餌塊粑,即年糕,不過個人認為口感比上海的年糕好,因為貴州盛產糯米,很香很粘,入口柔軟細膩,而且不管任何烹飪方法都很容易入味。有炒、煮、油炸、燒烤、煮火鍋等多種食用方法
炸餃子(普通餃子用油炸,內嫩外酥,配油辣椒蘸水。這種吃法在外面我還沒見過,也算特色吧)
野菜
我在重慶沒見過這樣做的素菜,洗凈擇好直接用清水煮,不放油或任何調料,盛出來蘸黴豆腐<豆腐乳>蘸水。味道微苦,回甜,夏天可清火降溫,由其是素菜湯,更是天然的綠色飲料。這個應該是五加皮或貓耳朵菜,抱歉不知道學名是什麽
同樣的做法還有青菜、胡蘿蔔、小瓜、四季豆、茄子、南瓜等,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蔬菜的原汁原味。
素南瓜
還有源遠流長的邱家雞蛋糕,薩琪瑪 和包裝好的那些(就是某徐福記哪壹類的)不壹樣,提起來很有重量,這也是好的薩其馬的特點之壹!當然,吃起來也是很香的啦。
蛋糕很舍得放油、糖和雞蛋,吃起來非常香!
最後介紹的是梅記烤鴨,雖然全國各地的烤鴨都各具特色,但是我覺得興義梅記的也算壹絕
祖傳秘方腌後烤制,剁成塊加上孜然。
地方小小,但生意卻爆好哦。
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來貴州興義旅遊,興義人民將會熱情的招待妳們。如果需要導遊,我很樂意為您服務哦!
興義小吃順口溜蘇家杠子面 味道好是好 只是數量少 加只雞腳桿 不如搞兩碗
鄒記雞肉湯圓是板雜 而且沒有辣 鮮甜鮮甜味道好 十個吃不飽
鄭記刷把頭 蘸起辣子口水流 壹口氣 來十個 壹點不閑多
稻子巷 小吃多 不喝二兩不熱火
合子粑 用油炸 還沒出鍋排隊拿
沙鍋粉 壹品香 滿頭冒汗還要幹
沙鍋飯 加雞蛋 八塊錢壹碗 香是香 就是有人說它不劃算 “老板,貴了點哦”
戀愛豆腐洋芋粑 荷花塘的小旮旮
蘿蔔街 酸蘿蔔 小菜涼菜下炒飯
張炒飯 有壹手 吃飽就好搞點酒
涼剪粉 l兩塊五 吃鬧不夠涼面補
豬耳粑 烤粽粑 還有鹹甜隨妳的糍粑粑
水晶涼粉最實惠 熱天花得來冰室克排隊
興義小吃實在多 花錢不多圖熱喝
街心花園壹轉轉 敞開肚皮隨便幹
興義人民很熱情 豆是喝酒猛得很
貴州醇 搞兩瓶 萬峰啤酒隨便喝
越喝越熱火 越喝越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