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黃的副作用和療效

大黃的副作用和療效

大黃,中藥名,蓼科大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但總是三毒不侵,那麽大黃有什麽副作用呢?接下來,我帶妳去了解壹下。

大黃副作用壹般認為大黃毒性較小,臨床應用更安全。但服用過量會引起中毒,尤其是大黃,會引起惡心、嘔吐、頭暈、腹部絞痛、黃疸等。據報道,30名受試者每天服用3次大黃,每次3克,持續5天。所有受試者均有壹系列胃腸道反應,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嘔吐、惡心和腸鳴音。其中3人因嚴重腹瀉、腹痛、嘔吐被迫臥床,經對癥治療後緩解。

此外,服用大黃後,其色素會隨尿液或汗腺排出,因此尿液和汗液可出現黃色。此外,哺乳期婦女服用後,嬰兒吸吮乳汁,可能引起腹瀉,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由於本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女性在孕前、孕後及經期也應慎用。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1、大黃具有較強的抗感染、抗衰老、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炎、解熱、抗病原微生物、降血脂、止血、抗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促進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膽、保肝、止瀉作用。

2.大黃具有抗感染作用,它能抑制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最敏感,其次是白喉、傷寒和副傷寒、肺炎球菌、誌賀氏菌等。

3、大黃能增加腸道蠕動,抑制腸道水分吸收,促進排便。

4.還具有止血、保肝、降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5、生大黃可足以瀉腸、祛瘀通經、涼血解毒。可用於治療血瘀閉經、跌打損傷、濕熱黃疸、血熱嘔血、實熱便秘、積滯腹痛、腸癰腹痛、腹瀉、目赤、咽喉腫痛、癰癤,以及水火燙傷的外治。上消化道出血。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於血熱血瘀出血患者。

大黃1的臨床應用,治療口腔炎、口腔潰瘍、毛囊炎等。

用生大黃3 ~ 8元,煎服150 ~ 500ml(每劑最多用2天)含漱、濕熱敷、沖洗,每日4 ~ 6次。治療前,清洗局部,去除分泌物。這種方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口腔炎、口腔潰瘍、皮膚毛囊炎、頭癤有效,而且金黃色葡萄球菌局部培養轉陰的天數也比較快。

2、燒傷的治療

先取10斤老石灰去雜,過篩,放入鍋中用文火炒散,再放入5斤大黃片,用* * *,炒至石灰炒至粉紅色,大黃炒至灰黑色時,將石灰出鍋;將大黃攤涼,研成細粉備用。使用時,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然後撒上大黃粉。如果有水泡,就要刺破;打開表皮,瀝幹泡液再撒粉。如果只是看到局部發紅,可將大黃粉用香油或桐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如果換藥時發現傷口潰爛,應先將膿液、膿腫擦掉,再噴粉。暴露療法在夏季是可行的。* * * 415例治療,均取得顯著效果,且療程短,無副作用,愈後不留疤痕。

3.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

用大黃粉加蜂蜜混合(生大黃粉5元,炒米粉3元,蜂蜜2兩,加適量溫水調勻),每小時服用1次,每次約1湯匙,整劑分12次服用;直到蛔蟲排出。6例患者經治療後均排出蛔蟲,癥狀緩解,痊愈。有60多條蟲子。驅蟲後沒有持續腹瀉。

4.治療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