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蓮子糯米紅米小米可以壹起煮嗎

白蓮子糯米紅米小米可以壹起煮嗎

壹、白蓮子糯米紅米小米可以壹起煮,以上食材不相克。

二、擴展知識

1、蓮子能養心安神、健腦益智、消除疲勞等方面的藥用價值,歷代醫藥典籍多有記載。比如在《神農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本草備要》中都有據可查。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蓮子有鎮靜、強心、抗衰老等多種作用。蓮子營養十分豐富,除含有大量澱粉外,還含有β-谷甾醇,生物堿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每100克蓮子含鈣89毫克,含磷量可達285毫克,鉀元素雖然不足2.1毫克,但在所有動、植物食品中卻位居榜首。

性味鮮者甘、澀、平,無毒;幹者甘、溫澀、無毒。

歸經入脾、腎、心經。

功效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心安神明目、補中養神,健脾補胃,止瀉固精,益腎澀精止帶。滋補元氣。

主治心煩失眠,脾虛久瀉,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遺精,婦人赤白帶下。還可預防早產、流產、孕婦腰酸。

禁忌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忌服。不能與牛奶同服,否則加重便秘。

2、糯米是糯稻脫殼的米,在中國南方稱為糯米,而北方則多稱為江米。糯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釀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壹定緩解作用。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歸經入脾、胃、肺經。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相宜搭配

1.紅棗糯米,紅棗宜與糯米搭配在壹起食用,紅棗和糯米均屬於性溫的食物,二者同食具有溫中去寒的功效,還可改善脾胃氣虛。

2.蓮子糯米壹起煮食,鈣與磷結合形成磷酸鈣,可強健骨骼及牙齒,想要益氣和胃、補養脾肺的人可以食用。

3.大蔥糯米二者同食,可益氣養血、開竅醒神、回陽救逆、可用於治療產後有血虛氣脫產生的昏厥。

4.糯米適宜多汗、血虛、脾虛、體虛、盜汗、肺結核、神經衰弱等癥患者食用。此外,糯米適宜煮成稀薄粥,這樣不僅營養豐富、有益滋補,且極易消化吸收,可補養胃氣。

註意事項

1.綱目》:“脾肺虛寒者宜之。若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食之最能發病成積。”

2.蘋果糯米糯米中的磷等礦物質與蘋果中的果酸結合,會產生不易消化的物質,易導致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

3.濕熱痰火偏盛、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糖尿病等病癥患者不宜過多食用。此外,糯米黏膩,如果做成糕餅,就更加難以消化,所以嬰幼兒和老年人及病後消化力弱的人忌食糯米糕餅。

3、紅米起源於中國,距今大約有1千多年的歷史,是在大米中液體深層發酵精致而成的壹種紅色黴菌。它外皮呈紫紅色,內心紅色,米質較好,營養價值也較高,微有酸味,味淡,是南方常見的壹種糧食作物。可作飯粥,可作湯羹,還可加工成風味小吃。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入肝、脾、大腸經。

功效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

4、小米、稞子、黏米。禾本科草本植物粟的種子,去殼即小米。又稱白粱粟、秈粟、硬粟。在我國北方廣為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幹去皮殼用。

性味鹹,微寒,無毒。

主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