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病人來,第壹句話就問,梁醫生,吃什麽藥?
脾胃虛寒的人,確診後第壹句話就問我,梁醫生,妳給我開個方子,吃什麽藥?我說,不要急著吃藥。我給妳講壹個穴位,壹個飲食,壹個食補的方子。妳回去慢慢調理,慢慢就會好的。
什麽是脾胃虛寒,如何判斷自己?
壹、脾胃不好的人往往容易面黃肌瘦,因為他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沒胃口,沒胃口,吃不了多少,消化不了,吸收不了營養,怎麽才能不丟面子?
第二,餓的時候疼,吃的時候不疼;吃冷的不舒服,吃熱的舒服;不僅如此,還怕冷,穿多少衣服都怕冷,不由自主地從裏到外感到壹股寒意。
三、便秘或大便稀,四肢水腫,不能被飲水吸收,排不出去就會引起體內水腫。脾胃虛弱會導致排泄功能下降。
第四,精神萎靡,頭暈胸悶。吃不好,睡不好,休息不好,沒有精神,體內濕氣積聚,形成痰,引發更多問題。
但是首先我覺得妳不能壹直找藥,這是不對的。妳不要談“醫學美德”
什麽是「醫德」?是三分毒,少吃藥,就是給妳講講醫學。
很多病,本來就不是什麽大事,反復復發,吃了太多藥,吃錯了,反而落下了病根。
許多疾病折磨著人們並反復發作。這個時候妳就要考慮是自己的生活習慣有問題,還是自己的體質有問題。妳要的不是藥理,是調理。不能調理,這個病就壹直犯,就壹直吃藥。妳吃得越多,妳的身體就會變得越虛弱。
調理也是人增強控制自己身體能力的壹種方式。失控的人,陰陽失衡,容易生病。控制能力強的人,陰陽調和就不容易生病。
壹點:章門穴。
掌門穴是中醫健脾的壹大穴。掌門穴在胸腰側。把妳的手舉起來,在腋窩的前面,在第壹根浮肋的前面,在妳屈肘收腋窩的時候,肘尖的位置是對的。脾胃虛弱的人按這個地方會很痛。敲擊章門穴可以促進膽汁分泌,膽汁被身體用來消化多余的脂肪。經常敲打這裏可以健脾。沒事就多拍拍他,刺激他。胖,體內脂肪堆積過多的人,用減肥拍效果很好。
這個穴位對膽囊炎也很有用。早晨醒來,感到膽囊疼痛,於是握拳,在肋骨邊緣尋找章門穴。按壹個很痛的點,妳就知道找到點了。兩邊按壹會兒,膽疼很快就會消失。
其實健脾最重要的穴位是章門穴,通過疏肝來達到健脾的目的。
壹種生活方式:吃七八頓飽飯。
不要吃得太多,吃得太多會損害健康。脾是最重要、最先調理的臟腑之壹。調理脾要講生活管理,比如七八分飽,細嚼慢咽(讓身體有氣血更好的運化),少吃葷素正餐(晚上是身體的排毒時間,不能花大量的氣血去消化),早睡,多曬太陽,食療健脾。
可以慢慢減少食量,先杜絕暴飲暴食,感覺有點飽就不吃,先吃自己最喜歡吃的,吃不完就不要吃。太晚了。不要覺得抱歉,這與妳的健康無關。對身體有益的是調理。
壹個滋補方子:棗蓮子山藥粥
堅持每天煮這個粥。好吃,香,甜,好吃。膳食補充劑不僅限於這壹種。比如可以取適量的猴頭菇、山藥、茯苓煮熟,換換口味可以吃很多。
飲食清淡最有利於脾胃的恢復。
脾胃強健,免疫邪氣,百病不侵。
技巧
脾胃虛弱的人也要註意保暖,出門多穿點衣服,晚上睡覺尤其不要著涼。脾胃不僅不好吃,而且很多都是冰凍的。
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藥。不管什麽病,人如果不懂得調理,不懂得提升自己,就會壹次又壹次的出問題。
現在的人真的很搞笑。每當他們感到不舒服時,他們就不得不驚慌失措地到處尋找藥物。吃完西藥再吃中藥。
為什麽要先吃西藥?西藥見效快,省事,方便。
為什麽吃了西藥還來吃中藥?因為有些病吃了太多西藥後往往會復發,無法根治。嘗試中藥壹勞永逸。焦慮解決不了問題,負面情緒只會損害身體,只會加重病情。
要保持好心情,要懂得平復喜怒哀樂,在壓力大、情緒低落的時候發泄出來。
梁醫生在這裏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生活,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