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調經是什麽意思?以調節血液循環、通經止痛為主要功能的藥物,稱為活血調經藥。
活血調經的食物有哪些?1和紅糖?
提煉程度不高,因為雜質多所以顏色較暗,但有礦物質和有機物,有助於提高活力,消除緊張,降低血壓和血脂。中醫認為,紅糖能散瘀生津,散寒活血,暖胃健脾,有止痛的作用。
2、紅棗
大棗味甘性溫,屬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作用;紅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黑棗富含鐵質,可以治療貧血,消除體內虛寒。
3.龍眼
桂圓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養血安神、健腦益智、養心健脾的功效。龍眼對子宮癌細胞的抑制率達90%以上。女性更年期是婦科腫瘤易發的階段。適當吃桂圓有益健康。桂圓有滋補作用,對病後需要調理、身體虛弱的人有輔助作用。
吃什麽水果蔬菜可以活血調經?可以多吃新鮮時令的水果蔬菜。
活血調經的方子推薦益母草雞湯
材料:益母草100克,雞肉250克,香附100克。
調料:蔥15g,鹽5g。
練習:
1.將鮮益母草用溫水浸泡,清水洗凈;蔥白洗凈,用刀拍壹下;香附用水洗凈。
2.雞肉用清水洗凈,切成小塊。
3.將益母草、大蔥、香附、雞肉放入燒開的鍋中,加少許水,煮1-2小時。
4.吃的時候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冷雞肉和生人參
配料:山雞1000g
輔料:香葉5克,知母15克,黃瓜50克,豆漿150克。
調料:姜5g,鹽10g,香油15g,花椒2g,蒜5g。
練習:
1.鍋中加水燒開,將雞肉連同姜、蒜、香葉壹起放入鍋中,中火燉1小時;
2.取出雞肉,去皮去骨,將肉撕成細絲,加鹽、香油、胡椒粉拌勻,腌制入味;
3.雞湯去除雜質和浮油,過濾澄清,放涼備用;
4.將人參洗凈,切去頭部,然後斜著切成薄片;
5.黃瓜洗凈,切成細絲;
6.雞湯和豆漿混合後,加鹽調味;
7.將雞絲、人參片、黃瓜絲放入盤中,慢慢倒入冷卻後的豆冰雞湯。
酷兒藥粥
材料:粳米60g,麻雀300g。
輔料:菟絲子45g,覆盆子幹20g,枸杞15g。
調料:鹽2g,蔥5g,姜5g。
練習:
1.將菟絲子、重樓、枸杞子壹起放入砂鍋中,熬制藥汁,去渣;
2.麻雀去毛、去腸,洗凈,用酒炒;
3.蔥切段,姜切片;
4.麻雀用糯米和藥汁加適量水煮粥;
5.熟時加鹽、蔥、姜片,煮成粥。
1和牛膝是什麽活血調經的中藥?
牛膝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藥,活血通經;治療產後腹痛、月經不調、閉經、鼻出血、虛火牙痛、腳氣水腫;熟,滋補肝腎,強腰膝;治療腰膝酸軟、肝腎不足、外傷血瘀。獸醫用它來治療牛跛腳、跌倒和骨折。
2.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幹燥根和根莖。春秋兩季挖掘,去除泥沙,晾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用於胸痛、腹痛、腹痛、腹痛積滯、熱痛、煩躁不安、失眠、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瘡腫。
3、桃仁
桃仁是薔薇科植物桃或杏的幹燥成熟種子。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肉和果核外殼,取出種子,曬幹。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閉經痛經、腫脹、肺癰、腸癰、跌打損傷、腸燥便秘、咳喘。
4.雞血藤
雞血藤是豆科植物密花菊的幹燥藤莖。秋冬采收,去枝葉,切片曬幹。具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風濕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
5、紅花
紅花是菊科植物紅花的幹花。夏花由黃變紅時采摘,陰幹或曬幹。它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用於閉經、痛經、惡露不絕、腹痛、胸痛、腹痛、胸痛、跌打損傷、瘡腫。
6.益母草
益母草是唇形科益母草的新鮮或幹燥的地上部分。春季苗期至初夏花期收獲鮮品;幹品在夏季莖葉繁茂、花未開或剛開時采收幹燥,或切段幹燥。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惡露不絕,水腫,少尿,瘡腫。
活血調經中藥方劑為1、當歸1、白芍1、生地1、川芎1、牛膝1、何首烏1。
2.吳茱萸9克、當歸9克、白芍6克、川芎6克、人參6克、桂枝6克、阿膠9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麥冬9克。
3.益母草200克,黨參50克,炒白術50克,茯苓50克,甘草25克,當歸100克,酒白芍50克,川芎50克,熟地黃100克。
4、當歸3錢,川芎1.5錢,白芍4錢,生地4錢,桑葚3錢,菊花3錢,黃芩3錢,女貞子3錢,墨旱蓮3錢,紅花3錢,牛膝3錢。
5.人參3克,黃連3克,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豆蔻3克。
6.當歸4兩,川芎3兩,曹錕6兩,香附2兩。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如何活血調經應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活血調經的方法很多。這些方法主要從中醫的角度來描述。如果妳也有月經不調的困擾,可以試試這些方法。不要錯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