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餐喝酒禮儀知識

中餐喝酒禮儀知識

吃中餐、酒席、宴會的喝酒,既能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又可增添席間的熱烈氣氛,用酒來表達對賓客的歡迎或謝意,不但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風俗習慣,也是世界各族人民增進友誼的壹種方式。以下是我整理的中餐喝酒禮儀,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中餐喝酒禮儀1

1.日常交往用酒禮儀

主人在為客人斟酒時,常說“滿上滿上”,這個“滿”不是指滿到杯口幾乎溢出來,而指斟滿八成就行了。

主人斟酒時,客人可行“叩指禮”,表示感謝主人斟酒。行“叩指禮”時,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壹塊,輕輕在桌上叩幾下。

席上喝酒講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須把杯中的酒喝幹,壹口氣喝下去,還要把杯子倒過來讓旁人看看杯子是幹的。

在酒席上還常常有“無三不成禮”的說法,意思是喝酒壹次高潮必須是三杯以上。所謂“酒過三巡”也是這個意思。

喝酒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還有許多不同的風俗和禮節。

日本,自古以來就是喜歡飲酒的民族,喝得酩酊大醉也不為恥。成年人不僅在宴會上飲酒,在壹天工作後,也往往要走進酒館喝上兩杯再回家。按照日本人的風俗,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同日本人***同進餐飲酒,應隨時註意將別人及自己的酒杯斟滿,酒不滿杯在日本人看來是不禮貌的。還要了解日本人相互斟酒的習俗,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後,應馬上接過主人的酒瓶給主人斟酒。在宴飲之中,客人和主人均不往自己酒杯裏斟酒,而是互相斟酒。

日本人認為這是主客之間平等的表示,即便是高級經理同壹般辦事員壹起對斟,也是雙方互相斟酒。日本傳統飲酒的 方法 是:在桌子中間擺上壹只裝滿清水的碗,並在每人桌上放壹塊潔凈的白紗布。主人將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壹下,杯口朝下在紗布上按壹按,使水珠吸幹,斟酒後,雙手遞給客人,看著客人壹飲而盡。客人飲完,也將酒杯在清水中涮壹下,在白紗布上吸幹,同樣斟滿酒,雙手遞還主人,請主人飲盡。如此交杯換盞,盡興而飲,表示主賓之間的親密無間。

如果是壹般朋友,不必如此飲酒。在日本飲酒時,將酒杯放在桌上讓主人斟滿是失禮行為。斟酒時要右手拿著酒壺,左手從下面托著,千萬不能碰酒杯。客人要右手持酒杯,左輕托杯底,接受對方斟酒。在壹般情況下,第壹杯酒接受為禮節,第二杯客氣地謝絕不為失禮。日本人喝完酒往往都將酒杯扣在桌上,但是謝絕了第二杯酒的人,千萬不要將酒杯扣起,要等大家都喝完,壹起把酒杯扣在桌上,才是禮貌的作法。

中國人講“酒逢知己千杯少”,日本人則是“千杯之後成知己”。可見喝酒不但是中國社會也是日本社會重要的交際手段。

2.敬酒。

飲酒之樂除了酒質優良帶來的樂趣外,飲酒的氣氛和場面更是壹種享受,因此,文明飲酒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向人敬酒,是表示祝願、福福等。在祝酒時,應註意壹些事項:

(1)首先應了解對方飲酒習慣,即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準備。

(2)根據社交禮儀的規定,提莫大家幹杯、向來賓祝酒的只能

是男主人,其他人則不宜這麽做。

(3)在為歡迎某位貴賓而特意舉行的歡迎宴會上,在男主人祝酒之後,男主賓也可祝酒。

(4)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可同時舉杯示意,不壹定碰杯。

(5)祝酒時註意不要交叉碰杯。

(6)在主賓和主人致辭、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註意傾聽,也不要借此機會吸煙。演奏國歌時就肅立。

(7)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後,往往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

(8)碰杯時,要目視對方致意。

(9)依慣例,幹杯宜用香檳酒,不用普通的葡萄酒、啤酒。

(10)參加各種宴會切忌喝酒過量致使失言、失態。

3.碰杯禮。

碰杯禮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壹種來自古希臘。古希臘人認為,在飲酒的時候,鼻子能聞酒香,眼睛能看酒色,舌頭能嘗酒味,唯獨耳朵不能感受。為了彌補這壹缺憾,他們想出在飲酒前互相碰杯的主意,使耳朵能聽到酒杯的清脆響聲。久而久之,這種做法逐漸成為飲酒禮節。第二種來自古羅馬。在古羅馬武士“角力”競賽前,雙方先要喝壹杯酒,以示相互勉勵。但由於酒是事前準備好的,為了證明酒中沒有毒,在喝酒時,決鬥雙方先把酒倒出互相拌和,然後壹飲而盡。這種風俗逐步成為酒席上的碰杯禮節。

4.幹杯禮。

據說“幹杯”壹詞起源於16世紀的愛爾蘭,原意為“燒面包”。當時的愛爾蘭飲酒者常有這樣的習慣,將壹片烤面包放入壹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純潔性。直到18世紀,幹杯才有了今天的含義,並發展成配以祝酒頌詞。幹杯時人們往往要相互碰杯,碰杯的響聲與教堂敲鐘壹樣,是為了驅除惡魔。過去幹杯還必須右手執杯,伸直與肩齊,這是為了向對方表明自己腰間沒有暗藏武器,以示友好。

5.歐美人用酒禮儀。

歐美人敬客,宴請多用酒,其用酒講究種類、配制和禮節。

(1)客人來訪,久坐之後主人要以酒敬客,常以淡酒為主。女客若酒最小或不會喝酒,多以桔子汽水或啤酒解渴,這是常見的敬客酒。第壹 範文 網:

(2)如果家庭請客、外交宴請,多采用雞尾酒。飯前用酒,往往也選擇雞尾酒。飯時,改用白酒和紅酒,先白後紅。在用魚蝦海味的時候飲清淡的白酒,可以使海味更覺可口;隨之後進禽鳥牲畜等肉類食品時,則改用醇香的紅酒,愈醇愈佳。席畢,還要用白蘭地或香檳酒,這是常見的宴請酒。

(3)時逢慶賀典禮的歐美各國,最考究的是飲用香檳酒。在客人用過水果或甜食之後,若是面前放上鏤有花紋的廣口半球形底鴛鴦腳杯時,便是主人要敬香檳了。

“酒能成禮,過則傷德”,“不喝傷心,喝多傷肝、傷胃、傷情”,因此飲酒時應註意酒忌,方可避免酒後失禮。值得註意的是,飲酒不可成心把人灌醉,更不能偷偷地在他人的飲料裏倒上烈性酒;不可通宵達旦無節制地狂歡酗酒,也不可在席上強人所難;不可出現在酒席上爭執、惡謔、佯醉等不良之風;更不可失言失態,壹喝酒成千古恨。酒量好,固然最好不過,但酒德好,酒禮好,則是在享受美酒的同時給人們帶來最大的樂趣,願這種樂趣永遠倍伴著您、我、他。

中餐喝酒禮儀2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壹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壹定的禮儀規範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壹套規範化的 飲食禮儀 ,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飯前,要提壹壺水為客人凈手。***盤抓飯,不能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回盤中。飯畢,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後,客人才可離席。蒙古族認為馬奶酒是聖潔的飲料,用它款待貴客。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壹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主人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動刀,賓主同餐。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壹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於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壹定的規程。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中餐喝酒禮儀3

壹、什麽時候敬酒

如果是宴會,敬酒壹般是在宴會開始之前。由主人向賓客敬酒以表示歡迎之意。而 其它 人壹般是在主菜吃完,開始上甜點時開始敬酒。不過,在非正式的場合,敬酒的時機可隨敬酒的人而定,而敬酒人隨時都可以舉杯以表達對他人的祝願或祝賀。

二、誰最先敬酒

按照傳統習慣,壹般是由女主人或男主人最先開始敬酒,不過這只適用於正式的場合。在非正式的場合,如朋友聚餐,經常是由賓客最先敬酒,這是為了表達對主人的感謝。值得註意的是,無論誰敬酒,都應確保每個酒杯中都有酒。

三、引起註意

主人在敬酒時,應舉杯站立,並引起在座賓客的註意。不管宴會上有多嘈雜,都應有禮貌地說道:“請大家註意!請大家聽我說!”

四、坐下還是站立

是坐著敬酒還是站起來敬酒,應該視情況而定。如果在餐前且在客廳中敬酒,則敬酒的人可以站起來敬酒。而如果是在用餐時,賓客較少的話,敬酒的人可以坐著敬酒,而如果賓客較多,則應站起來敬酒,以便被敬酒的人能聽到祝酒詞。同時如果在向新婚夫婦、領導或長輩等敬酒時,也需站起來敬酒。

五、如何答謝

當被敬酒時,被敬酒的人不需要站立,只需要微笑著接受,然後說聲“謝謝”即可。隨後,站起來,舉杯向主人或者其他人敬酒。

六、祝酒詞

祝酒詞應簡短得體。宴會上第壹個敬酒的人應該準備壹段簡短的演講,演講內容可以是回憶往昔、與宴會相關的 故事 或者玩笑等,只要符合宴會的氛圍都可以。如果覺得說壹段祝酒詞有困難,選擇加入群體敬酒將是壹個不錯的選擇。幾個人壹起舉杯高喊“為__幹杯”不僅免去了復雜的祝酒詞,更活躍了氣氛。

七、如何碰杯

在敬酒時壹般會相互碰杯,但高腳杯杯口很薄很脆,杯口相碰容易破碎,因此,敬酒時,應該手心相對,杯口岔開,盡量用杯肚相碰,目光直視對方,以表示尊敬。

八、避免幹杯豪飲

在敬酒時,最好避免幹杯豪飲。喝葡萄酒時,幹杯要文雅和舒緩。因為真正的美酒都有它的故事和風土人情,大口吞咽未免可惜。

中餐喝酒 禮儀知識 相關 文章 :

★ 中餐喝酒禮儀文化常識有哪些

★ 中餐敬酒禮儀知識和忌諱

★ 餐桌上喝酒的禮儀以及技巧

★ 中餐禮儀基本常識

★ 中餐斟酒基本禮儀常識有哪些

★ 中餐禮儀中的飲酒禮儀

★ 餐桌敬酒禮儀基本知識

★ 中餐飯桌上應註意的禮儀基本常識

★ 敬酒的社交禮儀常識

★ 中國餐桌上的敬酒禮儀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