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肝臟不好的常見癥狀有哪些?肝不好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肝臟不好的常見癥狀有哪些?肝不好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平時要照顧好,但是有時候壹些飲食和生活習慣會傷肝,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肝病。當肝臟出現問題時,需要及時治療,以免引發更嚴重的疾病。肝臟不好的常見癥狀有哪些?肝不好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1,肝臟不好的癥狀

1,肝功能差的人會出現脂肪代謝異常,導致血漿總脂肪酸濃度降低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缺乏,血漿遊離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增加,多余的甘油三酯以脂肪滴的形式儲存。所以肝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得脂肪肝。

2.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差的人消化功能比正常人差,所以會出現食欲不振、食後飽脹、惡心、嘔吐、腹瀉、腹痛、油膩或便秘等癥狀。

3、肝功能差的人,維生素代謝異常,維生素缺乏會引起夜盲癥、皮膚粗糙、唇炎、水腫、皮膚出血、骨質疏松等癥狀。

4、肝膽同源,肝功能差的人膽色素代謝異常,可引起黃疸。

5.肝功能差的人,主要原因是肝細胞受損,可使血清轉氨酶等酶升高,膽堿酯酶下降,表現為疲乏、困倦、嗜睡。

6.肝功能差的人,激素代謝異常,表現為欲望下降、月經紊亂、皮膚小動脈擴張、蜘蛛痣、肝掌、面色暗沈。

7.肝功能不好會導致下消化道癥狀,尿液呈茶色,大便稀。

8、肝功能差的人凝血因子合成障礙,會引起牙齦出血、流鼻血等。

2.如何保護肝臟健康

1.飲食保健:疏肝理氣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極其重要的環節。肝臟自身必需的蛋白質和糖類。從飲食中獲取。因此,宜吃壹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魚、蛋、奶、動物肝臟、豆制品等。,也適當吃點糖。肝臟需要大量的維生素K、A、C,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同時,吃含纖維的食物也是合適的。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泄,是保護肝臟排泄功能的重要措施。肝臟需要豐富的營養,但不應給予過多的脂肪。否則有“脂肪肝”的可能。

2.避免酗酒:過量飲酒會引起食欲不振、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缺乏、酒精中毒、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所以日常生活中禁止過量飲酒,以免損傷肝臟。

3.克制憤怒,防止抑郁:人的情緒調節與肝臟的宣泄功能密切相關。情緒反復持續或過度,會直接影響肝臟的排泄功能。肝喜調神,誌怒。抑郁和暴怒最容易損傷肝臟,導致肝氣郁結或肝火旺盛的病理變化。所以要註意培養控制極端情緒和疏導不良情緒的能力,保持情緒的平穩平和。

4.預防傳染性肝炎:預防肝炎是保護肝臟的積極主動的措施。其有效方法是搞好清潔衛生,控制食品衛生,配合藥物防治。

此外,如有治療需要,應避免長期服用大量損害肝臟的藥物,如氯丙嗪、磺胺、瑞芬太尼、巴比妥類制劑等。然後要配合壹些保肝藥物如葵花護肝片等綜合護肝措施,避免損害肝功能。

5.健肝運動:肝臟保健的運動原則是舒展、流暢、緩慢,符合肝氣增長、流暢的特點。可以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氣功、道功。此外,還可以結合壹種簡單的養肝保健運動方法,即右側臥,微微擡高臀部位置,慢慢做腹式呼吸20 ~ 30分鐘,每天2-3次,有利於肝臟休息,也可防止肝臟下垂。

3、容易傷肝的習慣

1,睡眠不足。現在很多人都有晚上工作或者玩的習慣,但是熬夜是最容易得肝病的。原因是睡眠時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經常熬夜不僅導致睡眠不足,還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如果熬夜,病情會加重。美國睡眠協會專家尼爾·科林教授表示,“晚睡者”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在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晚有7-8小時的充足睡眠,從而有效排毒肝臟,保證整體健康。

2.早上起床後不及時排尿。來自歐洲肝臟研究協會的專家丹尼爾·帕拉迪博士表示,體內的排毒可以通過排尿、排汗和排便來進行。早晨起床後盡快排尿,可以及時排出壹夜積累的毒素,避免毒素滯留體內,造成肝臟“中毒”。

3、暴飲暴食。很多人都知道,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誘發脂肪肝。帕拉迪博士指出,暴飲暴食不僅對胃腸道健康有害,還容易導致體內自由基大量增加。肝臟的關鍵功能是幫助人體處理自由基,排除毒素,凈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對肝功能的損害就越嚴重。

4.不吃早餐。營養專家表示,吃早餐有助於中和胃酸,保護肝臟,降低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疾病的風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整體營養學家Hermite Suri博士表示,健康的早餐可以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5.吃太多藥。《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發表的壹項研究表明,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受損。這項新研究的負責人、愛丁堡皇家醫院的專家肯尼斯·辛普森(Kenneth Simpson)博士表示,有許多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很容易導致肝臟損傷,從而導致藥物性肝炎。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癲癇藥、鎮靜劑、抗甲亢藥、抗腫瘤藥、降血糖藥和心血管藥。所以吃藥壹定要嚴格遵醫囑,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6.過量攝入加工食品。印度註冊營養治療師Hidachiran Zara Hussain博士表示,很多加工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多種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含有多種人體難以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誘發肝損傷。

7.更喜歡油炸食品。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的壹項研究發現,吃壹個月油炸食品會導致肝臟發生明顯變化,並引發類似肝炎的酶的變化。美國著名醫學專家德魯·奧登博士指出,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堆積會導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會增加患心臟病和肝病的風險。相對來說,橄欖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8.吃半生不熟或燒焦的食物。侯賽因博士說,未煮熟的食物或過度煮熟的燒焦食物(尤其是肉類)也容易導致肝臟損傷。研究發現,醉蝦、牡蠣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往往帶有細菌和寄生蟲。壹旦發生急性腸胃炎、痢疾,很容易加重肝病,甚至誘發肝昏迷。

9.過度飲酒。以色列Zef醫學研究中心肝病學家Nemo Ashi博士表示,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損傷和各種疾病。此外,酒精中毒還容易導致肝中毒,誘發肝炎。長期過量飲酒容易導致肝硬化。阿希醫生說,每天喝兩杯(25毫升)以上的高濃度葡萄酒會損害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