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蓋板的藥用價值

蓋板的藥用價值

本品為聚合果,由大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高0.6 ~ 1.3厘米,直徑0.5 ~ 1.2厘米。表面黃綠色或淺褐色,頂端鈍圓,基部中央凹陷。宿存花萼棕色,花萼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剝,每個小果呈半月形,背面有灰毛,兩側有明顯網狀,腹部有突起的脊。又輕又硬。氣微,味微酸。

化學成分:含有有機酸、糖、鞣花酸、B-谷甾醇等。

產地:主產於浙江、福建、湖北、貴州等地。

采收加工:初夏果實由綠轉綠,黃石采收。去除莖葉,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或蒸壹下,撈出晾幹。

性味和性向:溫;酸甜苦辣;歸腎經和膀胱經

主治:補腎,固精,縮尿。用於腎虛遺尿、尿頻、陽痿早泄、遺精。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6 ~ 12g;或入丸、散;或者泡在酒裏熬奶油。

禁忌:腎虛火盛,小便短赤者慎用。露比《本草經註》

用不同的名稱(別錄)、黑蠍子(綱要)、小托盤(中草藥手冊)、黑蠍子(江西中藥)蓋盆。

考證來源於《本草經註》。

1.孟說:“樹莓是在五月份在麥田裏收獲的,在烈日下曬幹以避免腐爛。”

2.《本草》:覆盆子,舊時代不刊,今隨處可見,尤以秦、吳為甚。幼苗不超過英尺短,莖和葉子上都有刺。花自成壹格,紅酥油的嘴有彈丸壹半大,下梗像柿子,小孩子多吃。其實是5月份摘的,葉子壹直在摘。江南人稱之為葛,但其地生晚。3月開始發芽,8、9月開花,10月成實。其功能相同,但古方多用。

3.《本草》:覆盆子,長條形,四五月紅熟,例數多,有永興、華外鄂等,適時山中人采摘販賣。它的味道又酸又甜,看起來像荔枝。櫻桃又大又軟,又紅又可愛,但是不摘的話會生蛆。半熟就可以吃了。烈日還是要曬的。

4.《本草蒙古籮》:路邊群旁,樹莓遍地。幼苗有七英寸多長,但它們實際上有四五個。如果大的半彈,有花梗,略黑空心,熟了。初夏的時候小孩子居然摘,江南叫漿果。經典之書改名蓋盆,是因為蓋盆益腎,易集尿。拿的時候會當溺水者用,有名。

5.《提綱》:八九月熟的彭子,叫割田。蓋盆於四五月成熟,故稱插田,適逢別露五月集。成熟時顏色黑紅,能補腎。第四,五月成熟,顏色發紅者為田葉,故不入藥。陳所謂的覆盆子當蓋鍋就是這個意思。中國南方有很多超車。掛鉤是樹,蓋是藤。雖然外形壹樣,但封面顏色是黑紅,掛鉤顏色是紅紅,做工不同。

來源是薔薇科植物掌葉懸鉤子、茶天炮等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學①掌葉懸鉤子

落葉灌木,高2 ~ 3米。枝細而圓,紅褐色;幼枝綠色,有白色粉末和稀疏、微彎的刺,長4 ~ 5毫米。葉單生或簇生,長3 ~ 5厘米,可達7厘米,掌狀5裂,很少3裂,中心65,438+0片,卵圓形或長圓形,頂端漸細,常呈尾狀,兩側裂片較小,常不等長,裂片邊緣有雙鋸齒;主脈5條,上部具柔毛,下部具柔毛;葉柄薄,長3 ~ 4.5厘米,具小刺;托葉2,線狀披針形。花單生於小枝頂端,花梗細,長2 ~ 3厘米;花萼5,宿存,卵球形長圓形,兩面有毛;花瓣5,卵圓形;雄蕊多數,花藥T形,2室;雌蕊多數,著生於突出的花托上。聚合果接近球形。四月開花。結果期為6-8月。

出生在溪邊或山坡上的森林裏。分布在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插入田間浸泡,詳細澆根條。

上述植物的根(樹莓根)和莖葉(樹莓葉)也有入藥的作用,各有專文詳述。

長夏采收後,當果實飽滿且仍呈綠色時,采摘,去除莖葉,用沸水浸泡1 ~ 2分鐘,然後在烈日下曬幹。

聚合果幹是大部分小果的集合,均為圓錐形、扁圓形或球形,直徑4-9 mm,高5-12 mm,表面灰綠色,有灰白色皮毛。上部鈍圓,底部扁平,總苞褐色,5裂,總苞上有褐色毛,下面常帶果柄,脆易脫落。小水果很容易剝。每個小果呈三角形半月形,背面有濃密的灰毛,兩側有明顯的網狀線,內含1顆褐色種子。氣味清香,味道香甜微酸。最好是大的,飽滿的,顆粒飽滿的,結實的,灰綠色的,無葉的。

主產於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懸鉤子主要是掌葉懸鉤子的果實。田裏泡的果用在陜西、四川,《植物名考證》所載的樹莓圖就是這樣壹個種。

除上述品種外,還有多種同屬的果實也用作樹莓,如:江蘇用的懸鉤子(見懸鉤子條);灰毛漿果(見硬枝黑鎖李條)用於雲南;偽樹莓在西藏等地使用。

化學成分掌葉懸鉤子含有有機酸、糖類和少量維生素c。

通過大鼠和兔的陰道塗片和子宮內膜片觀察藥理作用,覆盆子似乎具有雌激素樣作用。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100%煎劑是在平板上鉆孔制成,對葡萄球菌和霍亂弧菌有抑制作用。

2.雌激素樣作用:大鼠和兔子的陰道塗片和子宮內膜切片顯示,覆盆子似乎具有雌激素樣作用。

①治陽無能:覆盆子,用酒浸泡,焙成粉末,與逢旦酒同服。(《湖上簡方》)②填精補髓,舒腎氣,不論下焦虛損寒熱,自動服用:枸杞子82個,土司82個(酒蒸,搗碎),五味子22個(研末),露比42個(酒洗,去目),車前子22個(洗凈)。上藥,選精新的,曬幹,* * *是細粉,煉蜜丸,梧桐樹大。每劑90空心丸,睡前50丸,煮湯或鹽湯,冬天溫酒。(五子衍宗丸,賜命於群眾的方子)③治肺虛寒:覆盆子,取汁煎服,仍少加蜂蜜,或煮成細白楊,服之。

加工篩網,去除灰塵,清洗雜質,取下手柄。

(1)雷公烘焙理論:用覆盆子的地方,用酒蒸壹夜,水洗兩遍,曬幹。

②《綱要》;特別奇妙的是采集覆盆子,搗成煎餅,曬幹後封存嚴實,臨時用酒蒸。

性質酸甜,性平。

①別錄:味甘、性平、無毒。

2《千金史鷙》:甘甜,平淡。

③藥性理論:微熱,味甘。

4孟偉:吃起來酸酸的。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主要有滋補肝腎、降便助陽、固精明目。治療陽痿,遺精,不好計數,溺水,疲勞,眼睛發黑。

(1)《別錄》:主氣輕身,使發不白。

②藥性理論:主男腎精盡,女食生子。主陰不足。

3《日華子本草》:護五臟,益氣色,養精氣,長頭發,強意誌。治療中風、體熱和休克。

④《開寶本草》:補虛損,滋陰壯陽,悅肌膚,寧臟腑,溫中焦,治勞損風虛,養肝明目。

⑤《本草》:益腎通便。

⑥《本草》:治腎損傷衰竭。

⑦本草:治神疲乏力,肝腎氣虛惡寒,腎氣不足,咳嗽,痿軟,營養不良,泄瀉,赤白濁,鶴膝風,各種見血證,眼疾。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5 ~ 2元:泡酒、熬膏或服丸、散。

宜忌腎虛火,小便短者慎用。

1《本草經》:身強不倒者,宜避之。

②《本草顏回》:腎熱陰虛、血燥血虛之證,應予制止。

3《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藥方①治陽無能:覆盆子,酒浸,焙成粉末,每旦酒配服。(《湖畔集簡方》)

②填精補髓,解腎氣,不論下焦虛損寒熱,取其秘:枸杞子82枚,菟絲子82枚(酒蒸,餅搗碎),五味子22枚(研末),露比42枚(酒洗,去目)。車前子22兩(楊靜),入藥,精新均精選,焙幹,* * *為細粉,煉蜜丸,梧桐子為大。每劑,90空心丸,睡前50丸,100沸湯或鹽湯,冬天溫酒。(《取經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療肺虛感冒:覆盆子,取汁為煎之果,仍少加蜂蜜,或煮之為稀飲,服之。(《本草》)

著名專家討論①《綱要》:覆盆子和香菜功效相似。雖然是兩個東西,但其實是壹種,兩種。早熟,晚熟,兩個都用也無妨。它的滋補作用和桑葚壹樣好。覆盆子不應該混在壹起。

2《本草經》:覆盆子,其主氣有益,亦益精。腎藏精,腎納氣,精氣充足,所以身輕發不白。蘇公助補虛損,滋陰壯陽,悅膚安神。貞泉主男腎精衰竭,陰痿,女食有子。大明主五臟,益色,養精,長毛,強壯。都取益腎填精之意,酸甜可口。

3《本草宣彤》:覆盆子,味甘性平入腎,升陽治痿,固精溺,強腎而不偏燥熱,固精而無疑澀害,亦是金玉之品。

(4)本草:覆盆子和方子用於治療勞倦乏力,或補腎壯陽,或滋腎養陰,或益精養血,都可以相互幫助。

⑤《本草正義》:蓋盆為養真陰之藥,味微酸,能吸收消散之陰,生精。所以寇宗宣說益腎減便是有道理的。經典主五臟,臟也是陰。每子固,能補中氣,況有收酸之力,能補五臟之陰,益精氣。每個孩子都是重的,可以益腎,而這個專治腎陰,可以壯腎氣,增強生孩子的意誌,對腎陰也是有好處的。“別露”還是“本精”的意思,益氣,使頭發不白。但是,這只是為了滋陰,不是為了助陽。本經和別魯不談暖。他們認為那些微溫微熱的都是後人臆測出來的。貌似補腎的都屬於溫藥,卻不知腎陰腎陽,各藥各有主。養真陰的壹定不是溫藥。

草本樹莓:俗名“苗圃板”,山東臨沂,陽光充足,野生。

治療價值

玫瑰灌木懸鉤子的果實。再蓋上盆。分布於我國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陜西等地。壹般在初夏果實飽滿,由綠色變為黃綠色時采收,略燙或沸水蒸熟,取出曬幹備用。成熟的水果也可以少用。

【屬性】性味甘、酸、平。能補肝腎、明目、斂精縮尿。

【參考文獻】掌葉懸鉤子含有有機酸、糖類和少量維生素c。

【用途】用於治療肝腎不足、陰虛精虧、神疲乏力、腰酸背痛、不孕不育;肝氣不足,兩眼發黑,視力不清,或夜盲癥;腎虛,遺精,尿頻或遺尿。

【用法】紅色熟食可生吃。壹般煎湯,泡酒,熬藥膏,或者吃藥散。

[附件]

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絲子各120克,五味子15克,覆盆子60克,蓮子30克。研成細粉,煉蜜為丸。每次6g,早晚空腹服用,溫開水送服。

起源於醫學導論。本方以枸杞子、菟絲子補肝腎精血,五味子、露比、蓮子強腎、斂精縮尿。用於肝腎不足,長期不孕,或頭發早白;腎虛遺精,陽痿早泄,小便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