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吃豆腐的時候,也要了解壹些關於豆腐的常識。有些豆腐從外面看起來什麽都不是,但是吃了並沒有營養,甚至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哪種豆腐不能隨便吃?
01太白豆腐
豆腐是將大豆打成漿,然後點鹽水。大豆是淡黃色的,豆漿略黃,所以做出來的豆腐肯定也有壹些米色。
如果在菜市場遇到無瑕疵的豆腐,不要為了美觀而買。因為那不是正常豆腐應該有的顏色,壹定是加了什麽成分才讓豆腐變白的。
又酸又辣
豆腐本身應該有壹股鮮豆味,稍微近壹點聞就能明顯聞到,但有問題的豆腐不是這樣的,因為經過甲醛或其他化學物質浸泡後,豆腐本身的豆味會被掩蓋,不僅聞不到豆味,還能隱約聞到壹股刺鼻的酸魚味。看到這樣的豆腐,趕緊離開!
03粘豆腐
新鮮的豆腐摸起來很滑,用手摸會微微抖動。
如果又幹又粘,說明這塊豆腐做了很久,已經開始腐爛了。裏面也有很多細菌。如果在家裏買這種豆腐,會對身體有影響。
什麽樣的豆腐不宜多吃?
1.魚豆腐:
很多人涮火鍋都會上壹盤魚豆腐。雖然它的成分中可能含有少量大豆,但主要原料是魚醬。可惜魚醬的來源和質量很難保證。
魚豆腐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油、鹽,含有具有增稠作用的變性澱粉,只增加熱量卻沒有營養。此外,變性澱粉還含有壹定量的磷酸,吃多了會傷害骨骼。
2.雞蛋豆腐:
雖然它的味道與豆腐相似,但它不含任何大豆成分。雞蛋豆腐主要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加入水和鹽制成。
可能會讓人不自覺地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和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人盡量少吃。
3.杏仁豆腐:
味道香甜爽滑,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歡的甜品。杏仁豆腐其實是沒有大豆的,主要是杏仁、糖、鮮奶或者奶粉做的。
還有的會添加含有飽和脂肪酸的精制椰子油,攝入過多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杏仁豆腐的蛋白質含量只有傳統豆腐的1/4,且含糖量較高,建議不要常吃。
豆腐的適當搭配
首先,豆腐配肉:
如果想更好的吸收蛋白質,就用豆腐配肉。大豆被稱為植物肉,富含蛋白質。但由於豆腐中的氨基酸含量不是特別適合身體,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當豆腐與肉壹起吃時,豆腐的蛋白質可以更好地吸收和消化。
二、海帶紫菜豆腐:
想補碘吃豆腐的時候,可以吃壹些海帶或者紫菜之類的富碘品。因為豆腐中的皂甙可以預防動脈硬化,但是容易造成體內缺碘,所以經常吃容易造成體內缺碘,但是和海鮮壹起吃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三、豆腐配蔬菜:
豆腐配蔬菜吃,可以補充膳食纖維。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缺乏膳食纖維,所以如果只吃豆腐,很容易導致便秘,而蔬菜和木耳富含膳食纖維,壹起吃可以避免便秘。
吃豆腐的註意事項
壹、豆腐微寒。不要和對胃方便的食物壹起吃,比如蜂蜜。如果都吃了,很容易導致腹瀉。
第二,同壹天不要吃太多豆腐。它還會導致腹瀉或腹痛。
第三,豆腐最好不要和菠菜壹起吃。與菠菜同食不利於菠菜中鐵的吸收。
第四,不要吃有鮮筍和茭白的豆腐。如果豆腐的成分和這兩種成分結合在壹起,就很容易形成膽結石。
第五,有結石的人少吃豆腐。豆腐中的嘌呤會導致結石發作。
第六,痛風患者少吃豆腐。最近豆腐被國外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不當會引起動脈硬化,加重痛風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