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樓夢裏有哪些菜?

紅樓夢裏有哪些菜?

1 .喇叭洲

第十九回,寶玉講了項羽的故事:臘月初七,老鼠升任議會議員,因為傳說“明日是臘八,天下人都煮臘八粥”等等。

農歷十二月初八,相傳為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道日。於是,寺廟拿著香谷和水果供奉給佛,就叫臘八粥,也叫佛粥,然後百姓也跟著做了。明清時期,臘八粥興盛。劉若愚《明故宮史略》火集記載: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前幾天,他把紅棗搗碎,泡在水裏。到了第八天,他加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角煮粥,在佛誕前分發到各家各戶、花園樹上、井裏竈上。“全家人壹起吃,或者互贈禮物,贊美美味。”

2.南方的壞事

第八回,寶玉稱贊寧福珍大嫂的好鵝掌好鴨信,薛姨媽自己拿了幾個不好的和他壹起嘗。第五十回我寫探春親自給老太太倒溫酒,老太太喝了壹口,問:“那盤子裏是什麽?”他們趕緊把它抱起來,說是只壞鵪鶉。

壞的食物是南方的特產,種類繁多,味道鮮美,持久不變質,運到北方就更珍貴了。李在蘇州織布的時候,也向壞米壞醬進貢。見康熙四十四、四十五年奏折。可見當時的封建統治者雖然吃膩了山珍海味,但也喜歡吃南方風味獨特的壞東西來調劑口味。

3.油鹽炒枸杞芽

第六十壹回,劉家人說:“前天三小姐和鮑小姐湊巧商量,要吃壹個油鹽炒枸杞芽,打發壹個妹子給我五百。我笑著說,兩個姑娘,就算是大肚子的彌勒佛,也吃不下500塊。他們怎麽買得起這種三二十元的東西?

按:枸杞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匍匐灌木。枸杞和枸杞葉都可以入藥,尤其是寧夏的枸杞,是著名的滋腎潤肺、滋陰明目的滋補品。枸杞春芽,味苦甜,也可食用。賈家的小姐們、先生們吃膩了山珍海味、大魚大肉,想換換口味,用油鹽炒枸杞芽。

4.梅花雪花和洋糖

四十五回,袁某女,撐著傘,提著燈,送來壹大包壹等燕窩和壹個包子,包上幹凈的粉、梅片、雪花、洋糖,說?quot這比買的好..."

按:梅花雪花洋糖,說白了就是軟糖。

5.黃油油炸面團水果

第四十壹回大觀園,大家吃零食。女仆拿著兩張票和兩個小箱子。打開壹看,盒子有壹寸餃子那麽大,還有奶油炸的小面。劉姥姥見小面雕得精致,便挑了壹朵牡丹花笑道:“我們這裏最聰明的姐妹也包不出這樣的紙餃子。”我愛吃,卻舍不得吃。我會打包壹些家裏的雲,讓它們看起來像花壹樣。

按:酥油餅是指用酥脆的面團炸出的五顏六色的點心,小巧精致,以取悅富家少爺小姐。《小園單點心》雲:“小擅做南門外點心。所有的饅頭、糕點、餃子都小巧可愛,潔白如雪。”此外,清代野史大觀有雲:“滿人嗜面,不嗜飯。種類繁多,如康人、汽船、炒家,或以糖、鹽、椒制成,或以龍、蝶、花制成。”賈府的炸小面果有“牡丹花”的形狀,算是極細的了。

6.荷葉湯

第三十五回,老太太等人被打後來探望寶玉。王太太問:“妳想吃什麽?”寶玉笑道:"那壹次做的湯,倒是比小何葉兒和連笑彭兒的好。"。“下面寫四對盛湯的銀模,都是壹尺多長,壹寸見方。上面刻有豆、菊、梅花、荷花、菱角,還有三四十種* * *,非常精致。Xi鳳姐兒告訴薛姨媽說:“這是他們準備的年夜飯。“不知道印什麽面,就借新荷葉的香味。都是因為好湯。畢竟沒意思。誰經常吃!”

按:這裏寫的荷葉湯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不詳。曹雪芹只寫了四個精美的銀模,說是給皇帝吃的,就足夠讓人向往了。大概這是壹種面粉(可能是摻了花或鮮葉的汁液),在模具裏成型,配以鮮荷葉和肉湯,使其清淡、芳香,外觀精致。

7 .杏仁茶

元宵節第五十四天,老太太覺得有點餓,但她想吃點清淡的。馮趕緊說:“有杏仁茶。”

媒體:杏仁茶是壹種美味的飲料。賈家的杏仁茶應該是很高雅的。據清代郝懿行印書記載,杏仁茶又稱“杏酪”。方法如下:“取甜杏仁,用水浸泡,去皮,磨碎,加水稀釋,放入鍋中,用糯米片煎,如高粱糊法。”妳想加多少糖就加多少。"

8.面條茶

第七十五回寫尤氏洗完了,和李紈寶釵吃面條。

據:清方圓——《鐵舟詩錢》。雍都門食為和體”,在“茶——和炒面”壹句下面有壹個小註:“炒面做成糊狀,叫面茶。”時至今日,北方仍有人吃面茶。方法是將面粉炒熟,放水拌勻,放少許鹽,做成稀粥狀的飲食。

9.面筋豆腐

七十五回,王太太說:“今天我吃素,沒別的。”面筋豆腐腦的老太太們不太喜歡,就隨便挑了壹種辣椒醬。

按:面筋豆腐以前是家常菜,但能端上賈府的餐桌,也是不凡。清代梁章鉅《未來之旅》卷四中有“豆腐”和“面筋”,描述了精制面筋和豆腐的美味。如《面筋》雲:“今日素菜有面筋。如果是好廚師精制的,可以稱之為配豆腐的佳品,但是很難煮,和豆腐壹樣。我在桂林的時候,廚師是這個味道最好的,難得給同事買單。.....這東西自古以來就是重的,孟茜弼譚說:‘鐵有鋼的地方,如果表面有筋,顯然是軋軟了表面,煉鋼也是如此。’《老學宮筆記》雲:“鐘書喜蜜,豆腐面筋沾蜜。《壹斑錄》裏還有壹種面筋幹的方法,也是飄逸明了,壹般人是不知道的。”足見面筋和豆腐是富裕家庭經常吃的。

10.乾子灰樹花

第四十二回,平兒對劉姥姥說:“到明年,妳只帶些妳曬幹的乾子、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之類的幹菜。我們喜歡在這裏吃它們。

灰樹花幹是壹種野菜,可以當菜吃。風幹後,就成了乾子。賈府吃膩了山珍海味,大魚大肉,要幹菜,我覺得是奇跡。

11.西方葡萄酒

第六十回,方冠帶來壹個五寸高的小玻璃瓶。照著強光,裏面胭脂汁不到半瓶,還是寶玉吃的洋酒。

據:唐詩中有“桃花酒發光杯”的說法,但西洋酒是清初從歐洲傳入的,只在教堂裏有,與西方傳教士有過交往的文人偶爾嘗壹嘗,覺得奇怪。直到雍正、乾隆,仍有外國使節不勝任紅、黃、白三種酒,大臣們的近臣也以得酒為榮。劉廷謙的《歌莊詩》和查的《獻堂詩》都有西酒詩。

12.豆腐皮包子

第八回,寶玉問晴雯:“今日在那府裏吃了早飯。我以為妳喜歡它。我告訴甄奶奶,我要留到晚上叫人送去。能吃嗎?”

按:豆腐皮包子好像指的是用豆腐皮包裹的包子,見於清宮禦膳檔案。“綏遠菜單。《豆腐皮》雲:“武湖高僧將卷豆腐皮切成段,用油微烤,與蘑菇同燉。不允許喝雞湯。”可見豆腐皮可以當紙,也可以當包子,可以代替面粉。其特點是皮薄口薄,可作為素菜或小吃。

13.桂花糖蒸新栗粉餅

寫回第三十七回襲人派老宋的母親給史湘雲送來兩小盒絲,壹個裝著紅綾和壹個狗頭的頭,壹個裝著桂花糖的蝴蝶,用新栗粉餅蒸的。

按:栗子蛋糕見於南宋《武林舊事》壹書,可見用栗子做蛋糕是很早的。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也有“栗餅”:“煮栗子甚爛,以純糯米粉加糖蒸為餅,上加瓜子松子,亦為重陽小吃。”又雲:“新出的栗子爛了煮了,有松子味。”廚師拒絕煨制,所以金陵有些人永遠不知道他們的味道。“賈府用新栗子和桂花做餅,非常精致可口。

14.糖蒸酥脆奶酪

第十九回寫賈妃給我糖蒸酥酪,寶玉命留著給襲人吃。後來,當李看到加裏是酥脆的奶酪時,他拿起勺子吃了起來。壹個侍女說:“不要動得太快,我就是這麽說的。”李覯又氣又羞,說:“我不信。他太崩潰了。且不說我吃了壹碗牛奶,就算比這更值錢,也是應該的。”

記者:從上下文來看,毫無疑問,加糖的蒸奶酪就是牛奶的意思。牛奶在當時是壹種稀有昂貴的東西,不是普通的飲料。清代沈太帝《東華盧梭》說:“市面上也有人擠奶,有的煉成奶油,所謂奶酪。或者用瓜子裝飾,叫八寶,紅白紫綠,艷麗無比。若溶如湯,白如杯,似沸雪。所謂妳(也就是奶茶)。把妳炒熱,卷成塊,目的是脆皮和火皮。其實山楂核桃拌水果,雙輥兩端切寸,奶卷也是。其余的要麽凝練,要麽模式化,如棋子,思餅;”或者面包屑是面粉,但餡料是蛋糕。其實都叫脆皮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