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教虛擬貨幣系統的設計

請教虛擬貨幣系統的設計

以下為財新與周小川關於數字貨幣的對話全文:財新記者:65438+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提出爭取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早日推出。是出於什麽考慮?周小川:其實央行研究數字貨幣已經很久了。從歷史發展趨勢來看,貨幣總是隨著技術和經濟活動的發展而演變的。從早期的實物貨幣、商品貨幣到後來的信用貨幣,是適應人類商業社會發展的自然選擇。紙幣作為上壹代的貨幣,技術含量低。從安全和成本的角度來看,被新技術新產品取代是大勢所趨。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世界範圍內的支付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建立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體系,對於建設金融基礎設施,促進經濟升級和效率提升十分必要。怎麽替代?有幾種思路:壹種是模仿紙幣,比如紙幣之間的交易是匿名的,數字貨幣也想匿名,這就促成了它的技術選擇。但是紙幣之所以匿名,壹開始並不是有意設計的,而是沒有其他技術來保證大量小額交易的便利性。當然,也有人認為未來的數字貨幣交易最好是匿名的,因為假設政府可能犯錯,私人財富和財富使用的隱私應該得到絕對的保護。從央行的角度來說,未來的數字貨幣應該盡力保護私人隱私,但社會安全和秩序也很重要。壹旦出現違法犯罪問題,需要保留必要的驗證手段,即在保護隱私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之間尋找平衡。這兩種動機以及二者之間平衡點的掌握,也使得技術選擇的傾向有所不同。財新記者:央行如何看待數字貨幣的發行和管理?數字貨幣和現在的市場有什麽區別?周小川: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認可的是央行主導的數字或者電子貨幣的框架,可能和民間的不壹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主要體現以下原則:壹是提供便利性和安全性。第二,如上所述,需要在保護隱私和維護社會秩序與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之間取得平衡,特別是打擊洗錢、恐怖主義和其他犯罪行為。第三,要有利於貨幣政策的有效操作和傳導。第四,我們應該保留對貨幣主權的控制。數字貨幣可以自由兌換,也是可控的。所以我們認為,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必須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和交易應遵循傳統貨幣與數字貨幣融合的思路,實行同壹原則的管理。財新記者:數字貨幣推出有時間表嗎?它最終會取代紙幣嗎?周小川:現在還不能談數字貨幣的時間表。中國人口多,體量大。比如壹個小國換壹版人民幣需要幾個月,而中國大概需要十年。所以,數字貨幣和現金的關系,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會是並行的,逐漸被取代的。後期現金的交易成本會逐漸增加。比如以前銀行被要求清點大量硬幣,沒有完成工作,不收費。後來,他們可能需要充電。有了激勵機制,人們自然會更多地使用數字貨幣,但更長期來看還是會被存起來。財新記者:如果發行數字貨幣,還需要貨幣政策嗎?如何執行?周小川:我們認為貨幣生成機制和貨幣供應量需要調整。目前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主要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的發行流通成本,提高便利性。壹般來說,央行在設計數字貨幣時,會充分考慮現有的貨幣政策調控、貨幣供給和創造的機制以及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目前,現金的發行和回籠是基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機構”的雙重體制。數字貨幣的發行和運營應該還是基於雙元制,只是貨幣的運輸和存儲發生了變化:運輸方式從實物運輸變成了電子傳輸;保存方式從央行的發行庫、銀行機構的業務庫,變成了存儲數字貨幣的雲計算空間。最終,數字貨幣的發行和退出的安全性和效率將大大提高。財新記者:數字貨幣是如何防止偽造的?如何規避比特幣面臨的“51%攻擊”安全風險?周小川:表面上看,紙幣的防偽應該是消費者容易掌握的;從內涵上看,關鍵技術是重要的國家機密,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也是如此。我們將使用包括密碼算法在內的多種信息技術手段來確保數字貨幣的不可偽造性。未來的技術也會升級。我們將提前考慮技術升級,從壹開始就引入長期演進的發展理念。外界討論的“51%攻擊”問題,更多的是關於比特幣,它不需要央行。由央行掌控的數字貨幣,會采取壹系列的技術手段、機制設計和法律法規來保證數字貨幣的運行體系的安全,這與比特幣從壹開始的設計思路就不壹樣。財新記者:最近區塊鏈技術比較流行。央行會考慮在數字貨幣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嗎?周小川: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可以分為賬戶型和非賬戶型兩種,也可以分層使用,嘗試保存。區塊鏈技術是可選技術,特點是分布式記賬,不基於賬戶,不可篡改。如果數字貨幣強調保護個人隱私,可以選擇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已部署重要力量研究和討論區塊鏈的應用技術。但到目前為止,區塊鏈仍然占用了太多的資源,無論是計算資源還是存儲資源,都無法應對目前的交易規模。以後能不能解決就看它了。除了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團隊還深入研究了數字貨幣涉及的其他相關技術,如移動支付、可信可控雲計算、密碼算法、安全芯片等。我們將與金融和科學界合作,進壹步加大各種創新新技術的研究和合理利用,優化和完善數字貨幣發行和流通的技術框架,充分預見、及時應對和有效解決應用和推廣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為此,中國人民銀行熱切希望各有關方面大力支持和參與,取得成果,做出貢獻。即便如此,國內的數字貨幣仍在快速發展,如瑞泰幣、千金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