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營養學基礎知識、各類食物的營養、膳食結構和膳食指南、各類人群的膳食營養與營養配餐的原理及作用、食譜編制、膳食營養與疾病的關系、食品的汙染與預防等。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飲食營養 外文名 :Diet and Nutrition 簡介,簡單原則,建議壹,建議二,建議三,建議四,建議五,建議六,建議七,建議八,建議九,糙米稀飯,高粱,薏米煲湯,蕎麥面條,糯米,切忌搭配, 簡介 如何掙脫營養學的桎梏?從理論上來講很簡單——把營養學的各種主張拋諸腦後,該吃啥就吃啥。但是鑒於的“食物環境”,要在現實生活中做到這壹點卻不太容易。盡管如此,要做到真正的健康飲食,還是有壹些簡單的原則值得重視和遵循: 糙米稀飯 簡單原則 建議壹 吃真正的食物 這壹點說易行難,原因是市場上充斥著太多貌似食物的所謂“現代食品”,如鮮果冰優酪乳、早餐谷類條形餅乾和非乳制奶油,會讓妳的曾祖母感到茫然。因此,建議妳請妳的曾祖母幫忙進行判斷,她能認得出來的食品可能才是真正的食物。 建議二 避開號稱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 這些食品通常被過分加工,所謂有益健康的宣傳往往不能盡信。以人造黃油為例,它是首批號稱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之壹,結果卻被證明可能會誘發心臟病。 建議三 避開含有5種以上不熟悉成分的食品 雖然這些成分未必有害,但是如果壹種食品內含這麽多陌生的成分,足以證明這種食品被過分加工過。 建議四 盡量遠離超市 在新鮮菜市場裏,妳不會碰到“高果糖玉米糖漿”之類的加工食品,也不會碰到很久以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食品。新鮮菜市場裏提供的是新鮮健康的食物。 建議五 吃貴點、吃少點 更好的食物,即更美味或者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往往也會有更高的價格,這是因為這些食物往往需要精心的栽培,而且產量較少。 吃少點可能是最不受歡迎的建議,但它卻有最充分的科學證明:減少卡路裏攝入能延緩衰老,少吃點有助預防癌癥。歷史上不少人瑞都遵循“飯吃八分飽”的原則。 建議六 以吃蔬菜瓜果為主,多吃菜葉 科學家對於蔬菜緣何有益健康還沒有壹致的意見,但是他們都同意蔬菜對人體健康確實有益無害。此外,多吃蔬菜能夠幫助妳大大減少卡路裏的攝入。 建議七 參考壹些傳統飲食習慣 實踐證明,法國、義大利、日本、希臘等飲食習慣遵循傳統食物文化規則的民族,普遍比遵循“現代營養學”的美國人更健康。傳統的飲食習慣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其中必然有壹定的道理。 建議八 自己做飯 如果可能的話,自己種壹些瓜果蔬菜。這不但能幫助妳遠離快餐食品,還能幫助妳遠離隱藏在快餐食品背後的價值觀——食物是快捷廉價的。事實上,食物是彌足珍貴的,烹飪更是壹門藝術。自己種植蔬菜,能夠讓妳在吃到這些食物之前,已經先得到身體上的鍛煉。 建議九 食無禁忌 盡量不挑食、不偏食。不但多嘗試新的食物,還要多嘗試新的菜系。吃得越多樣化,妳吸收的營養才可能越豐富和完整。 壹天吃兩頓飯 最有利健康 俄羅斯有句諺語:“自己吃早餐,和壹起享用午餐,把晚餐留給敵人。”實際上這是在告訴人們壹日三餐怎麽吃才健康。 壹天吃兩餐是建立在人體生理特點基礎上的。人體必須等胃把所有食物消化完,再次產生饑餓感的時候才能就餐。食物通常在胃裏停留6—8小時,這就意味著,兩次就餐之間必須間隔8—10個小時左右。每天吃兩頓飯可以讓胃得到充分的休息,並為進行下壹次消化做準備:儲存酶、分泌粘液、修復胃黏膜、恢復消化系統的收縮功能。 當胃在消化食物、特別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時,細胞會產生很多鹽酸、粘液和胃酶。雖然這些都是分解蛋白質等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但是它們會對胃壁造成損害。因此,與其他消化器官相比,胃需要休息更長的時間。 人體會自動調整以適應不同的就餐習慣。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讓人體產生排斥或不適感。壹般來說,壹個人需要3個月時間來適應新的就餐習慣。 生理學家認為完美的攝取食物時間應該是這樣的:上午7點到10點吃早餐。第二次就餐時間最好在6個小時以後,即下午1點到3點 糙米稀飯 “刮”脂肪 糙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夠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鋅也很多,能夠改善皮膚粗糙的情況。 糙米稀飯 糙米詞如其意,就是粗糙的米,多數米粒還包著稻皮。糙米在壹般的超市中就可以買到,外觀完整,色澤黃褐色或者淺褐色的散發香味的糙米最好。在做糙米粥之前,要先把糙米浸泡30分鐘左右,然後與做正常的米粥壹樣煮就可以了。糙米粥能 *** 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但是糖尿病最好不要直接喝這種糙米白粥,通常情況下,直接喝白粥,可能會引起血糖的突然增高。 高粱 適合做點心 高粱米做粥做飯,都顯得略粗糙了壹些,但是磨成面粉做成點心,則細膩營養了很多。高粱米最適合做壹種叫高粱粑的點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後加入泡打粉、白糖、雞蛋和適量水調到黏稠,揉成面團,把高粱面團按平蒸熟,下油鍋稍炸,撒上芝麻即可。 高粱 高粱粑對於壹些胃腸功能略差的人來說不好消化,可以嘗試做壹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銀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時候放上壹點點高粱,就可以讓原本就很營養的羹湯增加壹些豐潤的口感。 薏米煲湯 最滋補 薏米像米更像仁,所以也有很多地方叫它薏仁。更多的人喜歡吃薏米,因為薏米獨特的生活環境讓它公害更少,它喜歡生長在陰濕的地帶,很多地方薏米都種在山裏或者小河邊。顆實飽滿的薏米清新黏糯,很多人都喜歡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薏米還有很多功效。中醫上說,薏米具有強筋骨、健脾胃、消水腫、去風濕、清肺熱等作用。薏米對女性來說是非常好的滋補品,大量的維生素B1能夠讓皮膚光滑美白,還能起到抗子宮癌的作用。 薏米煲湯 薏米煲湯 薏米性微寒,所以並不適合煮粥或者單吃。與壹些能起到溫補作用的食物壹起煲湯就非常適合了,可以把雞腿、番茄與薏米壹起燉煮,不但容易消化,而且能起到非常好的滋補效果。薏米不容易消化,所以盡量不要多吃,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吃薏米的時候壹定要適量,不要多吃。 蕎麥面條 蕎麥面是壹種灰黑的面粉,但是別看它其貌不揚,營養價值卻很高。蕎麥面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方法,不過人們最為習慣的還是用它做面條。蕎麥的蛋白質比大米和面粉都高,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更適合吃壹些蕎麥面,其中的賴氨酸和精氨酸會讓父母們都驚訝於孩子的長高速度和聰明程度,但是父母們給孩子們做蕎麥面條的時候,也需要有壹些值得註意的地方。蕎麥面條最適合的搭配就是用肉末和黃瓜壹起涼拌,蕎麥面性涼,容易傷胃,所以在做的時候壹定要泡得時間長壹些,直到泡軟,口感更好,也更容易消化。黃瓜可以讓蕎麥面更清爽不容易膩,而肉末最好采用羊肉末,羊肉溫暖養胃,和蕎麥是很好的搭配。 蕎麥面條 最適合食用蕎麥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爾吃壹吃蕎麥面條,老年人可以用來減血脂、降血壓。小孩子在成長期間更是少不了蕎麥,蕎麥面條雖然好吃,但是並不適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讓胃部受損,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應食用過多。 糯米 最適合做醪糟 糯米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來做湯圓,但是最健康也最神奇的做法還是把它做成醪糟酒釀。糯米可以幫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疲勞和頭昏眼花的癥狀,糯米的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釀以後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來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制。我們可以用糯米、薏米、蓮子粗粉、山藥粗粉、芡實米、茯苓粗粉、酒釀曲適量混合在壹起,將拌勻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適量,在籠屜中蒸1小時,拿出放冷,拌入酒釀曲,把盆放在約25℃的環境中,約36至48小時,原料即發酵成為酒釀。如果愛吃甜的可以加壹些冰糖,醪糟酒釀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不但幫助消化,而且鎮靜安神,也會讓胃覺得很舒服。 糯米 糯米 此外,薏米健脾利濕,蓮子和山藥補脾益腎,茯苓補氣,各種原料相配,補虛強身。做成的醪糟酒釀實在是最營養健康的搭配。 胃部長期脹氣的,要少吃糯米,粽子都是用糯米做的,不宜多吃。 切忌搭配 我們也知道,很多的食物不能混吃的,但是不可能都記得那麽清楚,我整理裏了這麽幾條的食物相克的搭配,希望在大家的生活當中能有所幫助: 西紅柿+白酒:壹起吃的話,會感覺胸悶和氣短的; 豬肉+豆類:會造成腹脹、氣壅、氣滯; 豬肉+鴨梨:對腎不好; 西紅柿+地瓜:壹起食用會得結石病、嘔吐、腹痛、腹瀉; 菠菜+豆腐:菠菜中的草酸與豆腐中的鈣會形成草酸鈣,使人體的鈣無法吸收; 雞肉+芝麻:此搭配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切記; 兔肉+小白菜:容易引起腹瀉和嘔吐; 土豆+香蕉:面部會生斑喔; 咖啡+香菸:容易導致胰腺癌; 洋蔥+蜂蜜:同食會傷眼睛的,引起眼睛不適,嚴重會失明,切記; 驢肉+金針蘑:同食會引起心痛,嚴重會致命,切記; 蔥+豆腐:形成草酸鈣,造成了對鈣的吸收困難,導致人體內鈣質的缺乏; 糖精+蛋清:同吃會中毒,嚴重會導致死亡,切記; 梨+開水:吃梨喝開水,必致腹瀉; 鯉魚+鹹菜:可引起消化道癌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