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把塔裏木河抽幹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壹個死湖、幹湖。羅布泊幹涸以後,周邊生態環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渾然壹體。羅布泊消失了。
羅布泊地區因境內有羅布泊湖而得名,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部的窪地中,東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至塔裏木河下遊,南起阿爾金山脈,北至庫魯克塔格山。
羅布泊地區氣候異常幹旱,地形復雜,戈壁沙漠望不到邊際,沙山起伏,沙谷密布。在羅布泊北部、西部和東部,廣泛分布地理學上“雅丹地貌”——風蝕地貌的土丘林。每年刮風時間五個月。大風壹起,整個羅布泊地區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日月無光。
羅布泊蒙古人稱:“羅布淖爾”譯為:多水匯集的湖泊。幾千年來,我國歷代典籍都對羅布泊有詳盡描述,《漢書》稱蒲昌海,《史記》稱鹽澤,《水經註》稱牢蘭湖等等,盡管羅布泊地區自然條件惡劣,但在地理學家和考古學家眼中卻是壹塊“風水寶地”。這裏蘊藏著鹽類,生長著野駱駝、鵝喉羚、大頭羊、羅布麻等野生動植物;有著許多古城、古遺址;地面、地下分布分布著大量的文物。羅布泊之所以蜚名中外,主要源於19世紀末中亞瘋狂的探險史,及1900年在這些外來的探險家中,有壹個叫“斯文·赫定”的瑞典人和他的羅布人向導“奧爾得克”無意間發現有著中國龐貝之稱的——樓蘭古城,這壹發現立即轟動了世界,不毛之地的羅布泊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
歷史上,羅布泊曾為孔雀河、塔裏木河、車爾臣河的終點湖泊,古人曾描繪其"泱泱三百裏"。據有關資料介紹,30年代羅布泊呈葫蘆形,面積約2400平方公裏;40年代初,羅布泊呈不規則圓形,面積3200平方公裏;50年代初期以後,湖面收縮,南北向伸展,形成橢圓;50年代後期,在它的東面又形成壹個廣闊的大湖。多年來,湖面變化非常之大,難怪在學術界形成爭論不休的話題。
自1962年航測羅布泊湖面660平方公裏,形狀如紡錘後,1972年美國衛星圖顯示的羅布泊為幹涸,成為萬物的死亡區域。羅布泊的幹涸,除了地區的幹旱,也有人為的限制。1958年以來,孔雀河的中上遊修築了十數條大壩,1962年孔雀河於阿克蘇甫鄉斷流。車爾臣河因河流改道,水源枯竭,在若羌羅布莊滲入沙漠,形成斷流。塔裏木河解放後築了幾座水庫,大量攔儲水源,致下遊河道變窄、沙化,胡楊木成片死亡,羅布泊更是失去了主要的水源來源,失去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的桂冠。
羅布泊有廣義和狹義之指,狹義指湖盆而言,廣義的羅布泊應指整個羅布泊荒漠地區。壹般人認為,該地區因境內有羅布泊而得名。"它地處我國最大的塔裏木盆地東部,東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至塔裏木河下遊,南起阿爾金山,北到庫魯克山。"羅布泊地區所函蓋的面積達十萬平方公裏,有三個臺灣省的面積,其中大部分為戈壁荒漠和沙漠,還有雅丹和湖盆鹽殼。
羅布泊典型的荒漠生態環境導致其動、植物種十分稀少,並且還在逐漸減少中,進入羅布泊地區,偶爾可見胡楊,但枯死的胡楊比活的更多。最多見的紅柳、駱駝刺。動物有野駱駝、黃羊、狼、野兔等,其中野駱駝十分珍貴,已列入瀕危動物,中國最大的野駱駝自然保護區就在羅布泊的東南地區。在庫木塔格沙漠和羅布泊湖盆地區,既沒植被也沒動物痕跡,極度荒蕪。
羅布泊地區是世界上最幹旱的地區之壹。年降雨量約為60毫米,年蒸發量達2000毫米。異常的幹燥,加上每年長達五個月的刮風期,令人望而生畏。因為,羅布荒漠裏的沙暴,是高溫中狂風塵暴,大風壹起,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連刮上幾天,可以致人幹渴而死,如果倒斃,極易被吹成幹屍。曾有兩個盜墓者進入樓蘭,迷路後水盡糧絕而亡,過了三個月被人尋到,已變成木乃尹。
滿布險境的羅布泊又是藏寶之地,有金、銀等貴金屬礦藏,還是個巨大的鉀鹽礦所在地。據若羌政府公布的數字,羅布泊的鉀鹽儲量達4.6億噸,潛在價值4000億元以上。此外,羅布泊特有的戈壁沙漠景觀又使它極具旅遊探險價值。如龍城、白龍堆、三隴沙雅丹是著名的雅丹景觀,占地達3000平方公裏以上,且三處雅丹地貌各具特色。羅布泊湖盆的廣袤遼闊有震憾人的力量,庫木塔格沙漠是中國第二大沙漠,有獨壹無二的羽毛狀沙丘,景觀優美。在羅布泊荒漠,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不屈不撓的胡楊,只有走進"死亡之域",人們才能細悟出"壹千年不死,死了壹千年不倒,倒了壹千年不朽"的含義。
羅布泊的神秘激勵著勇敢者,不僅是探險家、考古工作者的天堂,也成了廣大旅遊愛好者的向往之地。但是,羅布泊的險惡環境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若無向導帶領,無交通工具,無充分的給養,冒險進入只有喪命,並且,在嚴冬或酷暑時進入羅布泊亦是壹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勇敢者同時又是尊重自然者,才能領略到羅布泊獨壹無二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