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淺談高血壓病人飲食護理的重要性,這個論文主要強調的是飲食護理的好處,怎麽寫?

淺談高血壓病人飲食護理的重要性,這個論文主要強調的是飲食護理的好處,怎麽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多患者通常只註意藥物治療,而忽視飲食治療或飲食治療不合理,常常導致治療上的失敗,所以必須使患者認識到控制飲食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措施。機體的許多疾病都與飲食直接相關,高血壓病是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許多研究證明高鈉鹽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子 [1] ,鉀鹽,鈣、鎂可對抗高鹽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低鈣、低鎂及鈣、鎂代謝異常與高血壓有關,而我國國民攝入食鹽普遍高於西方國家,鉀鹽、鈣、鎂的攝入又普遍低於西方國家,可見在我國高鈉低鉀是高血壓高發的因素之壹 [2] 。另外高血壓多伴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或並發癥。些疾病都與飲食密切相關,而且這些疾病藥物治療時如不配合飲食很難達到理想效果 [3] 。可見高血壓病飲食護理非常重要,下面就高血壓飲食護理方面結合我院在這方面的工作體會作壹些探討。

 1 飲食護理

 1.1 減少食鹽攝入 高鈉低鉀是我國國民的主要飲食結構特征,它不但與高血壓也與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正常情況下,人體對鈉鹽的需要量0.5~1.0g。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群膳食的含鹽量為10~15g,遠遠超過機體的需要量,因此建議每人日攝入量應在5.0g以下,WHO認為對高血壓患者應限鹽在1.5~3.0g,輕度高血壓患者食鹽攝入量每日應少於5g,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應少於3g,護士應教會患者及家屬估計每日的食鹽量,如大牙膏蓋食鹽相當2g,5ml醬油相當1g食鹽(中湯匙1匙),鹽腌食物盡量不吃,味精、小蘇打以及飲料中的防腐劑因含有鈉鹽,也應少用。

 1.2 增加含鉀、鎂、鈣等食物,鉀、鎂、鈣有降壓作用,它們在豆類、蔬菜、水果、奶類中含量較高。高血壓患者應多進豆制品、馬鈴薯、南瓜、大白菜、冬瓜、卷心菜以及水果,以增強低鈉飲食的降壓效果。新鮮蔬菜中的綠葉菜、豆類及根莖類含鉀較多,水果類如香蕉、杏、梅含鉀豐富,家禽、魚、瘦肉等含鉀豐富,正常人每日應吃蔬菜及壹定量的水果。增加鈣的攝入:牛奶中富含鈣,每100ml可提供100mg以上的鈣。所以飲用牛奶值得提倡,豆類、蝦皮、芝麻醬和甘藍菜、花椰菜等也含鈣較多。

 1.3限制能量攝入,控制體重為降低膽固醇,患者脂肪攝入量要控制在總熱能的25%以下,且以植物脂肪為主,膽固醇的攝入量每日少於300mg。高脂血癥是形成動脈硬化的條件,血中脂質沈著在動脈壁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彈性下降,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可適當進瘦肉、家禽、魚類、牛奶、雞蛋等,並適當進降脂食物,如洋蔥、大蒜、香菇、木耳、紫菜、海帶等,盡量不進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等。

 1.4 脂肪、脂肪酸、蛋白比例的合理調整 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可能有益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高血壓病患者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比值應1~1.5為宜,攝入低脂肪,低蛋飲食,以植物油為主,多進食魚類蛋白,魚類蛋白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魚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降壓作用;大豆蛋白也有預防腦卒中發生的作用,故高血壓患者可多吃魚類和豆制品,特別是海魚類,以增加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1.5 忌酗酒,宜戒煙 高血壓患者飲酒應限制在25g以下(白酒50g),必要時應完全戒酒,高血壓患者不應抽煙,吸煙能促進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發生和發展,其有害成分尼古丁、壹氧化碳對心血管有害,少喝咖啡,咖啡有升壓作用,可多飲茶,尤其是綠茶,茶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質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降低脂肪的功能,從而有利於降血壓的治療。

 1.6 補充粗纖維、膳食纖維素讓病人多食些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低而纖維素多的蔬菜類,提高飲食中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指食物中在人體腸道內不能被吸收的各成分。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中糖的吸收,可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多食含纖維素的蔬菜既能達到控制熱能代謝的目的,又能增加飽腹感,還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糖脂的吸收,減少高血脂對血管壁的損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麥麩、膠質、燕麥麩或混合纖維可作為含較高脂肪、膽固醇和熱卡食物的代用品。

 1.7 足量維生素C 血清維生素C含量與血壓呈負相關,保證富含維生素的綠色蔬菜和水果的攝取是必要的。

 1.8 另外高血壓病病人要隨四季的交替,調整飲食結構,葷素混食,糧蔬混食,粗細混,不要偏食,養成營養平衡的飲食習慣。

 2 中醫食療

 中醫認為高血壓多為陰虛,水不涵木,則肝陽上亢,肝火內盛,血壓升高,治宜補益肝腎為主。食物方面,宜多吃清補食物,如芹菜、萵苣、竹筍、紫菜、海帶、金針菜、馬蘭頭、茭白、綠豆、茶葉等。平補食物也適宜,但不宜吃辛熱溫補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啡、香菜、牡蠣、麻雀、狗肉等。也不宜吃肥膩食物。

 3 飲食護理中常見問題的處理

 3.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食,不暴飲暴食,避免夜間進食,合理安排飲食結構,不偏食,食譜多樣化,多進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和糧食,蔬菜中含高纖維的有根莖類、野菜或蘿蔔、瓜類等。水果有蘋果、香蕉、梨、橙,粗雜糧有燕麥,雜豆類,多喝水,每天早上喝壹大杯溫開水,有助於清潔和刺激腸道蠕動,避免飲用濃茶烈酒,少吃刺激性食物,脂肪類食物有較好的通便作用,可適當飲用壹些,包括植物油、芝麻、核桃仁等。

 3.2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壹般在早上或早餐後入廁,這段時間結腸推動活動較活躍,易於啟動排便,每日將排便作為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平時有便意即入廁,排便時要集中精力,盡量排盡。

 3.3 適當運動鍛煉 運動可加強腹肌收縮力,促進胃腸蠕動,增加排便動力。晨起可散步、慢跑、做體操等,平時多動少靜,還可進行長跑、遊泳、球類運動,太極拳,氣功等運動項目。也可采用保健手法,如經常順時針揉腹按摩,增加胃腸蠕動,促進排便。

 3.4 保持身心愉快,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勞逸結合,精神舒暢,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如養魚養花,作畫習字,欣賞音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以適應天氣變化,配合良好的心理狀態,合理的營養膳食,保持血壓平穩,有利於延年益壽。

 3.5 用藥要謹慎,許多藥物可出現便秘的副作用,如慶大黴素,服用時要觀察大便,必要時采用通便方法,病情需要 瀉藥時,在醫生指導下,不能自行濫用。

 4 心理護理

 我們認為心理護理也十分重要,保持平靜的心境,避免過度焦慮、悲傷、興奮等,遇事不焦不躁,能以平常心對待,可教會病人放松療法,經常與病人溝通,鼓勵朋友或親屬陪伴,告知情緒與疾病的關系,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積極配合護理。總之,飲食護理在高血壓病的治療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聯系患者家庭和醫院治療的壹個很重要的環節,它貫穿疾病治療的全過程,它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我們認為有必要上升到這個高度認識飲食護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