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價值
成熟蠶豆中的固形物含量是未成熟豆的3倍以上。因此,成熟豆的熱量、蛋白質、礦物質和某些維生素遠高於未成熟豆,但未成熟豆是維生素A和c的極好來源。
蠶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比較齊全,尤其是賴氨酸。
蠶豆富含膳食纖維。
蠶豆富含葉酸和維生素a。
對疾病和健康的影響
蠶豆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磷脂,並含有豐富的膽堿,具有強化記憶、健腦的作用。如果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或者是腦力勞動者,適當吃點蠶豆可能會有壹些效果。
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腸道蠕動。
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蠶豆也是抗癌食物之壹,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中醫認為,蠶豆能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止血解毒,豆花能止血、止帶、降血壓,蠶豆莖能止血,蠶豆皮(蠶豆皮)能健脾利濕,蠶繭可燒研外用治療燒傷、膿皰瘡。
應避免飲食
本人或有蠶豆過敏史的家人不宜食用。蠶豆含有過敏物質,有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急性溶血等中毒癥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由於這些人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疾病與遺傳有關。
蠶豆不宜生吃,因為蠶豆含有蛋白酶抑制劑和血凝素,對人體危害很大,經水浸泡、漂燙後可失活,所以生蠶豆要多次浸泡或漂燙後再煮。
蠶豆不要多吃,防止腹脹傷脾胃。蠶豆和大多數豆類壹樣,也含有壹些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下腸產氣菌的作用下產生氣體,有些人吃多了甚至會拉肚子。
選擇、保存和食用的方法
選擇大小均勻、飽滿、潔凈、無瑕疵的蠶豆。
新鮮的幹蠶豆存放壹段時間後會逐漸變黑。要防止蠶豆變色,只要把蠶豆放在低溫(5℃以下)、幹燥、避光的環境中,然後把裝蠶豆的容器密封蓋好,就可以延緩蠶豆變色的速度。
幹的或新鮮的蠶豆可以直接煮著吃,也可以和肉等蔬菜壹起煮。
相關食譜和食物搭配
川菜炒鮮蠶豆
將鮮嫩的蠶豆皮去皮洗凈;冬菜洗凈,切塊。把鍋放在火上,放上油,加熱。將蠶豆和冬菜放入鍋中翻炒。煮熟後加入醬油、糖等調料,翻炒幾下。
這道菜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6?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尤其是磷、鐵,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豐富保健菜肴。
蠶豆火腿丁
新鮮蠶豆去皮,火腿切塊。油燒熱,炒鍋放入花椒和姜末,倒入蠶豆炒至七成熟,加鹽炒幾下,倒入火腿丁炒至蠶豆熟。
營養成分(每100克)
三種營養素
加熱345千卡
蛋白質25.8克
胖1.5g。
碳水化合物57克
不含膽固醇
膳食纖維1.2g。
礦物
鈣49毫克
鐵4.4毫克
磷339毫克
鉀992毫克
鈉2毫克
銅0.64毫克
鎂113毫克
鋅2.84毫克
硒2.02微克
維生素
B1 0.37毫克
B2 0.12毫克
c 16毫克
E 1.2毫克
泛酸0.48毫克
煙酸1.5毫克
85微克
葉酸260微克
K 13微克
胡蘿蔔素0.51毫克
為了大眾
壹般人都能吃。
蠶豆病的表現
蠶豆病發病突然,在食用新鮮蠶豆後1 ~ 2天內發生溶血,最短僅2小時,最長2小時。
相隔九天。例如,如果人們因吸入人類蠶豆花粉而生病,幾分鐘內就會出現癥狀。潛伏期與癥狀的嚴重程度無關。
蠶豆病的貧血程度和癥狀大多比較嚴重。癥狀包括全身不適、疲勞、寒戰、發熱、頭暈、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痛等。鞏膜略黃,尿色似濃紅茶甚至醬油。
癥狀壹般持續2 ~ 6天。重者有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癥狀,如面色極度蒼白、全身衰竭、脈搏弱而快、血壓下降、精神發育遲滯或易怒、少尿或尿失禁。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