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燉菜
1.豬肉燉粉絲
每年吃壹頓燉豬肉粉條,對“活著”會充滿滿足和解脫。手指粗的豬五花十八裏地瓜寬粉,壹點點腐乳湯和糖,燒酒,醬油燉到粉條膩,湯膩,豬肉膩。聞其味,根弱而白燒,那麽多男人孩子,炕上的桌子都不會離開!
燉肉
燉菜種類很多,普通人以時令素菜為主,如豆角、土豆、西紅柿、茄子、青椒等。,好吃又辣。還有玉米、木耳、西瓜之類的東西,餐館裏為了增色比較常見。
東北醬油是東北地區制作燉菜的關鍵調料。這種醬是由大豆發酵而成的。東北每個農民都要有壹個壇子,有曬幹的醬,有紅燒的醬,各家吃的味道都壹樣。即使同壹袋大豆同壹個罐子,味道也因人而異。“下醬油”婆媳之間的傳承,也是壹家進壹家的證據。自制醬油燉品的“東北味”關鍵在於,復合口味的蔬菜會和醬香壹起變得和諧統壹、濃郁香濃。受蔬菜成熟度的影響,吃辣嘴往往導致秋季前後燉肉。正是北方秋老虎橫行的季節。在燉鍋裏最容易出汗。院子裏擺個桌子,壹人端壹碗東北燉菜,兩個醬菜,光著膀子就能盡情吃。
3.鐵鍋燉大魚
選擇冬天捕到的胖乎乎的魚,剁成四段,底部鋪壹層五花肉,加上壹把柴火和煮魚的醬汁。松木燒的時候會用柴火煸香,讓魚湯變濃,然後趁熱在鍋邊粘上壹些玉米粉餅,撒上大白菜、寬面、茄子、香菜。。。吃了這條魚,我再也不會貪吃肉了!
4.酸菜燉血腸
酸菜燉血腸是東北農民過年殺豬的壹道菜。老壹輩的東北人,幾乎是家家戶戶從小吃到老的經典菜。大塊大塊的豬肉(白肉)煨好,然後燉壹大鍋酸菜,最後加入鮮豬血餡的香腸。軟爛的香腸裏的香料掩蓋了血絲,血腸燉的湯裏撒了胡椒粉。趁熱吃吧!
5.雞肉燉蘑菇
東北的冬天漫長而寒冷,壹切都不長。為了在寒冷的冬天吃到蔬菜,東北人經常在秋天通過窖藏、腌制和幹燥來儲存壹些蔬菜和美食。榛蘑配雞肉成了最聰明的發明創造。訓練中,雞精和蘑菇精都是從這裏取的。雞肉加香菇,加鮮。在東北的農家,到處都用雞,家養的雞配榛蘑。燉了半個中午,肉和蘑菇交換精華,又香又嫩,湯澆在熱騰騰的米飯上,更香。如今雞燉蘑菇之所以走下神壇,是因為食材的商業化,速食雞+染色蘑菇+神仙湯寶≠小時候的味道。
6.排骨燉豆角
東北最常見的家常菜之壹。新放的豆子還沒出角和豆子,就趁嫩捏;選擇幹凈的排,焯水去血水,加入幾粒大料、花椒、燉排骨作為老湯,讓豆子吸收其營養。燉菜壹定要裝在鍋裏,這叫現實!
7.白菜燉凍豆腐
壹個“寒酸”的菜,壹個適合場合的菜,用粗茶淡飯做成,入味到人家裏。困了壹整個秋天的白菜,蒸發了水汽,糖就聚集在白菜的心裏,沒有了羞恥感。凍豆腐是壹種在寒冷中冷凍的小善舉。東北農民有個“買豆腐”的行當。新鮮豆腐放在室外,就變成了肥皂樣的凍豆腐,裏面全是冰,抗死。這是壹大筆錢,而且買得起。白菜燉豆腐,白菜壹定要炒,放點五香粉。凍豆腐上的洞吸走了白菜的鮮度,白菜甜,豆腐好吃。記住,不要貪湯!
8.幹菜燉肉
這裏的幹菜指的是葫蘆條、豆幹、茄子幹、薯片。經過壹個夏天的炎熱,家裏的菜會成熟到泛濫的地步,壹家人的嘴都吃不完。所以東北人會在烈日下發動家裏的婦孺,在自家院子裏掛幹菜。晾衣繩上掛著的是葫蘆條和豆幹,鍋蓋的罩簾上蓋著的是壹片山楂,石板下壓著的是鹹黃瓜,橫梁上掛著幹白菜。。。。寒冷的秋風抽幹了幹菜最後的水分,只剩下蔬菜的原味。冬秋無菜時,抓壹把葫蘆片或豆幹燉,夏天會保持原味,甚至還有幹菜特有的唧唧喳喳的味道,把肉味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