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成為全國最大的辣椒生產基地,回歸以盛產“大紅袍”辣椒聞名海內外的陜西省韓城市。經過8年的努力,“億株辣椒基地”近日通過省級達標驗收。至此,韓城市成為全國第壹個擁有標準化辣椒基地的縣(市),也是全國最大的辣椒生產基地之壹。韓城是司馬遷的故鄉。花椒早在六七百年前就開始種植了。1985,市委、市政府決定抓住大林產品優勢,充分利用山區、梯田,因地制宜,建設“百裏雙千平方株花椒基地”。到今年8月,韓城市已種植花椒2370株,花椒年產量從1,000公斤飆升至200萬公斤。大規模種植花椒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今年花椒收入2800萬元,全市農業人口人均收入110元,占全市人均純收入的20%。辣椒主產區有129戶,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有1000多戶。農民稱胡椒為“金豆豆”。農村還有壹句諺語“家有百椒,年收入1000”。因為大部分辣椒都種在壟上,實現了辣椒和糧食雙層生產,土地利息提高了30-40。同時,花椒有效地改善了生態條件和農田小氣候。據西北林學院對韓城辣椒區的調查,辣椒的根系有效地控制了田埂的塌陷,減少了水土流失,效果達60%。與無椒區相比,生長季平均風速下降30.25%,空氣相對濕度上升4%,蒸發量下降25.7%。15,全株辣椒土壤中氮、磷、鉀含量分別比忽略區高3%、87%和127。9%。花椒的大規模種植也促進了農業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國家、省、地、市林業科技人員通力合作,攻克了9項花椒研究課題,其中赤丁椒生物學和綜合治理研究成果通過專家鑒定,在國內占據領先地位。我市百裏林帶壹條“紅帶”年收入上億元。每年八月中旬,百裏花椒基地都會飄來迷人的花椒香味。據市農林局測產,今年“大紅袍”辣椒總產量將達450萬公斤,為歷史最好年份。這條包裹在淺山區的花椒“紅帶”,將為我市帶來6543.8億元以上的收入。“大紅袍”花椒是我市著名的歷史特產,有“中國名椒”之稱。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花椒被作為造林的主要樹種,使3000多萬株花椒在荒山、荒坡、稀壟、田埂、道路、水渠等耕地上生根發芽。花椒的大規模種植,為農村特別是淺山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去年花椒總產量達到350萬公斤,經濟收入8500萬元,全市農村花椒年人均收入達到336元。淺山區有4000多戶農民,僅花椒壹項年收入就過萬元,最高的超過萬元。我市花椒產量占全國八分之壹,是全國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花椒生產基地。我市花椒的持續高效發展,得益於科技的推廣應用。在我市,辣椒的科研和生產是同步進行的。低產林改造和病蟲害研究壹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大部分花椒進入盛果期後,花椒的綜合利用和開發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科技人員研發的“花椒精”填補了國內外花椒產品開發的壹項空白。“花椒精”已廣泛應用於國內醫藥、化工、食品等行業。辣椒深加工每年給我市帶來2000多萬元(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