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止血
(1)壓迫止血是用紗布或泡沫塑料壓迫出血部位,以清除手術部的血液,確定組織、出血途徑和出血點,並采取止血措施。毛細血管滲血、小血管出血時,如果機體凝血功能正常,經過短時間的壓迫,出血可自動停止。為了提高壓迫止血的效果,可用溫生理鹽水、1% ~ 2%麻黃堿、0.1%腎上腺素、2%氯化鈣溶液作為壓迫止血。止血時壹定要按壓,不能擦拭,以免損傷組織或使血栓脫落。
(2)夾閉止血用止血鉗前端夾住血管的斷端,夾閉方向盡量垂直於血管,夾閉的組織要少,切忌大面積夾閉。
(3)扭動鉗夾止血。用止血鉗夾住血管的斷端,將止血鉗擰1 ~ 2周,輕輕取下夾子,然後將斷端閉合止血。如果扭轉夾鉗無法止血,就應該結紮。這種方法適用於小血管出血。
(4)鉗夾結紮法是壹種常用而可靠的基礎止血方法,多用於明顯和較大血管出血的止血。
(5)刺鉗止血。用止血鉗夾住傷口深層血管的斷端,止血鉗留在傷口內24 ~ 48h。為了防止止血鉗移動,可以把用繃帶固定的止血鉗手柄環綁在牲畜身上。內鉗止血法多用於家畜去勢後精索內動脈大出血。
(6)填塞止血這種方法是在深部血管出血,壹時找不到血管斷端的情況下,用無菌紗布將出血傷口腔或解剖腔緊密填塞,以壓迫血管斷端,以求止血。在填充紗布時,傷口腔必須填滿,以便有足夠的壓力來壓縮血管的斷裂端。止血敷料壹般在12 ~ 48h後取出。
2.電凝和燒灼止血
(1)電凝止血利用高頻電流使組織凝固止血。使用方法是用止血鉗夾住血管斷端,輕輕向上提起,擦幹血液,用止血鉗接觸電凝器,直至局部冒煙。電凝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燒傷範圍過大,影響傷口愈合。空心器官、大血管附近、皮膚不要用電凝止血,以免組織壞死,出現並發癥。
電凝止血的優點是止血快,不會在組織內留下任何線頭,但止血效果並不完全可靠,凝固的組織容易脫落,再次出血。因此,對於較大的血管仍應采用結紮止血,避免二次出血。
(2)燒灼止血法是用電灼器或烙鐵燒灼血管斷端止血。其缺點是損傷組織多,獸醫臨床上多用於彌漫性出血、羔羊斷尾及壹些切除手術後止血。采用燒灼止血時,電阻絲或烙鐵應燒得略紅,以達到止血的目的,但也不能過熱,以免組織過度碳化,使血管斷端不能牢固堵塞。燒灼時,烙鐵在出血處輕輕壹按,就會迅速移開,否則組織會粘在烙鐵上,移開烙鐵就會把組織扯掉。
3.局部化學和生物止血
(1)麻黃堿和腎上腺素用1% ~ 2%麻黃堿溶液或0.1%腎上腺素溶液浸泡的紗布按壓止血(見壓迫止血)。臨床上也常用上述藥物浸泡用棉線繩系好的棉包,用於拔牙後鼻出血、牙槽出血的填塞止血,止血後再將棉包拔出。
(2)止血明膠海綿止血明膠海綿多用於普通方法難以止血的傷口出血、實質器官、松質骨和海綿狀出血。使用時,將止血海綿鋪在出血面上或塞在出血傷口內,即可達到止血的目的。如果填塞後縫合組織,可發揮良好的止血效果。止血明膠海綿有很多種,如纖維蛋白海綿、氧化纖維素、明膠海綿、澱粉海綿等。它們止血的復制原理是促進血管固定,提供凝血所需的支架結構。止血海綿可以被組織吸收,並在將來保持受傷的血管連通。
(3)活組織填塞止血法是用自體組織,如大網膜,填塞出血部位。通常用於實質器官的止血,如肝損傷用大網膜填塞,或用腹部切口取出的帶蒂腹膜、筋膜、肌瓣,牢固地縫在損傷的肝臟上。
(4)骨蠟止血手術臨床上常用市售骨蠟止血,用於骨手術和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