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我國碳金融行業就業前景如何

請問我國碳金融行業就業前景如何

壹、碳金融市場的現狀分析:

1、全球碳金融的現狀。近年來,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框架機 制強制要求世界各發達國家限制其碳排放量的情況下。全球逐步形成了碳交易的配額市場和項目市場,並在世界各國出現了快速增長。全球碳 交易市值在2004年儀為3.77億歐元,2005年即蔔升至94億歐元。2007 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價值更達400億歐元,比蔔年同期的220億歐元上升了81.8%。2008年即使在美圍的次貸危機引發傘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 下,碳交易量仍然維持了較快速度的增長.2008年傘年碳交易額達910 歐元左右。世界銀行預計2012年全球碳交易額將達到1500億美元。有 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壹大市場。

在傘球交易中,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壹直占主導地位。2008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交易額為919.1億美元,交易蜒為30.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分別比2007年增長87.3%、50.1%.占全球的比重分別為72.7%、 64.2%。隨著G8會議中,發達國家願與其他困家壹起到2050年將全球 溫竄氣體排放壤至少減半.並且發達國家溫摩氣體排放總量屆時應減少 80%以蔔.承諾的兌現,而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會球二 氧化碳排放量達到306億噸。為實現屆時的減排承諾.預計未來幾年之 內將是傘球碳交易市場真正蓬勃發展的開端。

縱觀世界其他類犁的聯合減排協議都無疾而終,《京都議定書》之 所以能保存下來並發揮作用其原因在於,《京都議定書》建立了市場手段 控制溫審氣體排放的“合作機制”。由於溫審氣體的排放是壹個全球化的問題,溫室氣體對傘球氣候的影響並不因其排放地點的不同而有大的差異。所以根據壹般的經濟學原理.人類的最優減排方案應該是在減排成 本最低的地點進行減排,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按照這壹原理,《京都議定書》引入了三個幕於市場的機制,即國際排放貿易機制(ET)、聯合履行機制(JI)以及清潔發展機制(CDM)。國際排放貿易機制(ET)允許具有減排義務的發達國家之間相互轉讓它們剩余的排放配額;聯合履行機制(JI)允許發達困家從其在有減排義務的其他發達圍家 投資的節能減排項日中獲得減排信用,用於抵消其減排義務;清潔發展機制(CDM)允許發達國家的投資者從其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的、有利於發展中同家町持續發展的減排項目中獲取“經核證的減排量”(CERs),以抵 消其減排義務。從中我們町以看出.與發展中圍家相關的機制只有清潔 發展機制(CDM).而國際排放貿易機制(ET)與聯合履行機制(JI)則是發達國家之間交易行為。

2、我國碳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我國的溫竄氣體排放鼉僅次於美國.碳金融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據排放量以及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估計.中國將在未來的CDM市場中占40%壹60%的份額。我國通過參與該機制引進外資與節能減排技術,能夠促進我國的環保事業的發展以及推動我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項目業主可以通過在碳交易市場出售核證減排昔(Certified Emission Redumions,CERs)來彌補其實施碳減排所增加的成本。

清潔發展機制對國內從事清潔能源項目的企業機構來 說,多了壹個融資和技術改造的途徑。 2004年6月30日.由困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外交部聯合發布的《清 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在中國正式生效並於2005年10月 12日頒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這標誌著基於CMD項目 的碳金融在我國的發展有了明確並且相對規範的政策機制支持,對我國 碳金融的發展起列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自《京都議定書》生效之日起.我 國政府和企業積極參與CDM項目。各省市地方政府各部門也紛紛參與碳金融市場的建立和交易等的活動。

二、我國碳金融市場的建立及實踐: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壹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壹 直關註全球變暖和二氧化碳排放問題。目前,我圍碳金融才剛剛起步,沒有像國外碳交易市場那麽豐富的交易產品和巨大的交易額。但我國各地區以及各領域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2005年6月,黑河水電與世界銀行簽訂了10年期的《減排抵消額 購買協議》.小孤山年減排二氧化碳30萬噸,10年總收益1350萬美元。

世界銀行為中國CDM的發展提供r壹個模板。2005年10月.我圍最大 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東省東嶽化廣集團與I=1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 和菱商事合作.展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業務。2007年8月,深圳發展銀行推出二氧化碳掛鉤犁人民幣和美元理財產品.基礎資產為歐盟第二承諾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權期貨合約價格。兩款產品於2008年9月2 日到期。分別獲得7.3%和14.I%的較高收益,並再次推出同類產晶。2008 -27- 萬方數據 博士碩士論壇 《經濟師)2012年第1期 年8月中旬,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首批噸碳指標獲準交易。

這是中石油集團第壹個CDM項目。2009年7月,浦發銀行為陜西兩個裝機容量合計近7萬千瓦的水電項目引進CDM開發和交易專業機構,並為項目業主爭取到了具有競爭力的交易價格。2009年11月,北京環境交易所及北京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推出“低碳財富 碳資源壹號”信托計 劃,參與CDM單邊項目開發。目前,我國主要的碳金融市場有:

1、北京環境交易所。

北京環境交易所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 的特許經營實體。北京環境交易所是由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北京 產權交易所等機構發起的公司制環境權益公開、集中交易機構。北京環 境交易所在成立之初,就宣布其主要、務將發展節能減排技術交易、碳交易指標交易以及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希望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節能減排的環保方面的問題。2009年6月18日北京環境交易所還與歐洲的BlueNext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屆時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的CDM項目將同時在BlueNext上發布,這是碳交易的中國賣 家第壹次直接面向全球公開。

2、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是全國首家綜合性環境權 益交易機構,是壹個利用市場化手段和金融創新方式促進節能減排的國 際化交易平臺。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自願限額交易模式就是借鑒芝加哥氣候交易所而來的。2009年9月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發起“企業自願減排聯合行動”,以試點符合中同國情和企業實際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 測量、報告、核實體系,減排和交易體系等。

其目的在於盡快落實國家關於發展低碳經濟和開展碳交易試點的要求,探索我國豐導的碳金融市場機制,協助企業進行碳資產管理。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所倡導的“企業自願 減排聯合行動”按照企業“自願設計規則、自願確定目標、自願參與交易” 的原則,將招募20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大型排放類企業.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同研究設計確定包括治理、核證、市場宗旨、涉及的排放物、基準線、抵扣、減排安排等內容的文件,形成自願碳減排協議書。此後,願意參與的企業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自願碳減排協議書。按照協議規定承諾碳減排目標並參與排放權交易。另根據設計,交易所需的限額是增量放緩耐並非存量絕財減排。

3、其他排放權交易所。

2008年7月以來,山西呂梁節能減排項目交易中心、蔔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重慶排汙權交易所、昆明環境能源交易所等交易機構相繼成立。這些省市所建口的交易所盯準的都足碳交易。其中,以北京環境交易所為其第二大股東的昆明環境能源交易所是北京環境交易所布局全圍戰略的第壹步,選擇在昆明建環交所的布局是想輻射東盟地區的市場。

另外,2009年下半年在東北建它的面向東亞日、韓、俄的環交所已於9月份掛牌。此外,北京環境交易所還將布局在西北建立環境交易所,從而完成全國布局戰略,並延伸擴展至周邊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