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港水域面積73.4平方公裏。碼頭海岸線長33公裏,呈扇形海面。港口西部和北部四面環山,阻擋了春秋盛行的西北強風,西南和東南修建防波堤,防止風浪襲擊。航道水深9 ~ 12米。碼頭泊位227個,可同時停泊230多艘巨型船舶。神戶港由中部地區及其東西海岸兩側的工業碼頭組成。中心區包括中環碼頭、兵庫碼頭、新港碼頭、莫也碼頭、港島和劉佳島。香港島是人工島,第壹個人工島建於1966 ~ 1968。就是把神戶西郊高倉山的8000萬立方米土石方填到海裏,讓10米深的海填成壹個島。港島東西兩側有四個碼頭,海岸線長7577米,泊位28個,其中集裝箱泊位12個,是日本最大的集裝箱運載基地。香港島和市區之間的交通由神戶大橋連接。劉佳島也是壹座人工島,建於1972 ~ 1990,是第二座人工島。它是來自神戶市東北郊區劉家山的120萬立方米土壤,它被填進大海成為壹個島嶼。總面積5.8平方公裏,比香港島大三分之壹以上。港口北部有22個1.5萬噸級的集裝箱專用泊位。神戶港有超過65,438+0.8萬平方米的倉庫。港區裝卸設備先進,裝卸效率高。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線有40多條,國內航線更是密如蛛網。1987入港船舶註冊總噸位達2.5億噸,居日本港口之首。進港船舶構成,外輪占11.7%,噸位占56.7%,體現了國際海運船舶大型化的特點。1987貨物吞吐量為159萬噸,高於橫濱港。因為神戶港的貨物吞吐量在國內占70%以上,國外不到30%,所以在國際貿易中神戶港低於橫濱港。神戶港的進口貨物主要是礦石、燃料、天然橡膠、谷物、化工品等。出口商品主要是機械、纖維紡織品、金屬制品、車船、日用品等。目前,有25條定期航線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包括美國、臺灣省、中國香港、東南亞國家、澳大利亞、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1980於8月與中國天津港結為姐妹港後,與中國沿海主要港口的合作不斷加強,貨物進出口與日俱增。
岸邊起重機、門吊、集裝箱起重機、浮吊、跨運車種類繁多,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為200噸。碼頭最大可靠船舶為150000 dwt。糧食裝卸效率每小時可卸1500噸。港島壹期C區集裝箱泊位13個,最大水深12438+0m。莫也港區有6個集裝箱泊位,最大水深11.9m..還有26個系泊浮標。港內倉庫面積654.38+0.34萬平方米,露天堆場28萬平方米,煤場近6萬平方米,貨物中轉站27萬平方米。1994年有4653艘集裝箱船進港,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78萬標箱,比1993年增長3.4%,位居世界第六。1994貨物吞吐量達到168萬噸。主要出口商品有機械、車船、紡織品、鋼材和家用電器等。主要進口商品為谷物、棉花、原油、礦石、小麥、天然橡膠和食品。神戶港有130年的歷史,也是中國大型船舶進出的主要國際港口。神戶港以其優良的全方位靠泊設施而聞名,壹次可容納多達170艘大型船舶。該港口配備了35臺集裝箱起重機,有足夠的能力儲存大量貨物。所有這些設施都直接連接到高度發達的國家高速公路和幹線公路網,確保了貨物進出港區的順利運輸,而無需使用可能被堵塞的城市道路。大多數國內目的地也可以通過國內支線、輪渡、滾裝貨船和鐵路簡單方便地到達。
神戶港位於主要的海運航線上,也是通往東亞的門戶,通過普通的貨運班輪服務和運輸支線網絡與許多國家相連。神戶港作為中途停靠港,有北美航線、歐洲航線、中南美航線、非洲航線、大洋洲航線、南亞航線和中國航線。它以連接全球138多個國家和地區、500多個港口的龐大交通網絡而聞名於世,在開通航線數量和航運頻率方面位居亞洲前列。因為它幾乎位於日本的中心,神戶港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仍將是日本主要的國際貿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