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衛健委食品處發布的消息稱,初步認定為壹起由椰黃假單胞菌汙染和大米酵母酸生產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目前還沒有針對大米發酵酸的特效解毒藥物。壹旦中毒,死亡率高達40%至100%。
1.什麽是米酵酸?
谷維素是壹種由椰子假單胞菌亞種產生的毒素。發酵米粉,會引起食物中毒。食用被這種毒素汙染的食物會導致人或動物中毒,甚至死亡。發酵玉米粉制品、變質鮮銀耳等變質澱粉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玉米粉、銀耳等食物如果存放不當或時間過長,容易產生米酵母酸中毒。目前米酵母酸中毒無特效藥,中毒後死亡率為40%-100%。
二、中毒後有什麽癥狀?
米曲黴酸中毒後,壹般起病急,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為主要癥狀;嚴重者會造成肝、腎、心、腦等器官損傷,出現黃疸、腹水、皮下出血、抽搐、抽搐甚至死亡。
米曲黴引起的酸中毒無特效解毒劑,只能采取催吐、洗胃、保肝護腎等壹般對癥治療措施,故死亡率很高,在40% ~ 100%之間。
三、如何預防?
為此,預防秋冬季食物中毒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預防發酵米粉食物中毒。不得制作、銷售、食用發酵米粉、酸湯等發酵米食品;制作發酵面米食品時,要經常換水,保持衛生,保證食品無異味。壹旦發現粉色、綠色、黃綠色、黑色等黴斑,就不能食用。研磨後應及時烘幹或幹燥成粉,存放應通風、防潮、防塵。禁止銷售和食用變質銀耳,不要自行食用新鮮銀耳;發酵米粉中毒發生後,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患者和食用過相同食物但未發病的人,應及時就醫,催吐、洗胃清腸,並根據癥狀輕重給予對癥治療。
2.防止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己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購買食用菌壹定要去正規市場;壹旦出現中毒癥狀,應盡快催吐,同時盡快送醫院治療;如果患者可以攜帶吃剩的蘑菇,可以輔助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3、防止扁豆(豆類)食物中毒。為了徹底煮熟扁豆並破壞其毒素,必須將扁豆焯至失去其原有的綠色、僵硬和豆腥味;炒扁豆時,秦英將它們翻面,使它們受熱均勻。炒好後,加入適量的水,燉至熟透。買的時候選擇嫩的扁豆,不要買也不要吃老的扁豆。
4.防止諾如病毒的傳播。由於目前沒有預防諾如病毒的疫苗,應註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的清潔,飯前便後用肥皂和水認真洗手,並及時清洗餐具;做到生熟分離;食物要徹底煮熟,生的蔬果要徹底洗凈;正確儲存食物,並在食用前重新加熱。
5.防止自釀葡萄酒中毒。秋冬季葡萄大量上市,很多人喜歡自制葡萄酒。但如果釀造過程處理不當,會產生甲醇等有害副產物。盡量選擇喝正規商場賣的酒;釀酒要選葡萄,發酵溫度要控制好。溫度越高,浸泡時間越長,果膠酶用量越大,產生的甲醇越多。葡萄酒不宜長時間存放,釀造後應盡快飲用。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醒,目前是秋冬換季,氣溫保持在20℃~ 30℃之間徘徊。在這種溫度下,椰假單胞菌最容易滋生,尤其是谷類發酵制品、薯類制品等食品,容易被環境中的椰假單胞菌汙染。如果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細菌會產生黴菌毒素,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發酵玉米粉制品、變質鮮銀耳等變質澱粉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見的食物有糯米面、湯圓、小米或高粱面制品、土豆粉條、紅薯澱粉等。酸米酵母米粉亞種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潮濕、多雨的天氣,加上儲存不良,大米酵母酸在食物中大量生長繁殖,吃了這種食物就會發生中毒。米酵母的酸是耐熱的,其毒性不能用普通的烹飪方法破壞,但變質的銀耳經過兩天的日曬,94%以上的毒素可以被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