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傷口護理指導,產婦無論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在身體上留下壹些傷口。如果她想產後傷口盡快恢復,不僅要註意休息和飲食,還要做好產後傷口護理。以下是產後傷口護理指導。
產後傷口護理指導1產後傷口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護理:
1.保持傷口清潔幹燥,避免感染。產婦身上的傷口壹周內不要沾水,防止水浸濕傷口,洗澡時要特別註意。如果傷口紅腫開裂,或者有膿性分泌物,要盡快去醫院。
2、適當活動,重物就更不用說了。在傷口恢復期,產婦要臥床休息,但也要適當活動,註意不要活動太頻繁。可以定時起床走動,可以促進傷口恢復,預防血栓等並發癥。剛開始可以慢慢走,等身體逐漸恢復後再加大活動量。
3.用手指輕輕按摩傷口幾分鐘,以減少疤痕形成。女性要註意不要將傷口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以免加深傷口處的疤痕顏色。而且在傷口逐漸愈合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瘙癢癥狀,女性要註意不要直接用手去撓。
產後傷口要消毒,防止傷口感染。不要用手觸摸傷口,也不要讓傷口接觸水。不要從事劇烈活動,做好產後傷口護理措施。
首先,保持傷口幹燥清潔,防止感染。
第二,多休息,減少活動量。
第三,可以隔著敷料用手指輕輕按摩傷口,避免結疤。產後註意多吃高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傷口愈合。
第四,如果傷口感染了,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產後傷口護理指導2產後護理很重要。關鍵是要保證傷口幹凈清爽。首先,在醫院的時候,護士每天會洗兩次陰部,檢查傷口愈合情況。因為產後惡露多,這就需要產婦經常更換衛生巾。回家後還可以用壹些婦科消毒液,比如潤膚露或者高錳酸鉀來清潔自己,這樣可以保證下半身清爽,不至於在容易滋生細菌的潮濕環境中窒息傷口。另外,產婦在坐位和臥位時可能會感覺到傷口左側疼痛,盡量不要按照舒適的姿勢直接按壓傷口。
這裏側切的媽媽要註意了,壹般切口的皮膚3天左右就會長好。但皮下組織和肌肉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和周圍組織壹起長回來,愈合後軟化到和其他組織壹樣的程度。壹般在產後42天檢查的時候,婦產科醫生會檢查側切傷口的愈合情況。如果在42天內,外側切口傷口出現紅腫、化膿、龜裂,需要立即去醫院找醫生治療。
保持會陰清潔。
無論是自然撕裂還是開放性傷口,壹般3-5天即可愈合,每日兩次用溫水沖洗;為防止傷口汙染,排便後用新潔爾滅消毒棉擦拭和沖洗外陰。排便後千萬不要從後向前擦,而是從前向後擦,然後再沖洗。註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淋濕浸泡傷口。
防止會陰切口開裂
出現便秘時,不允許通過進氣來擴張會陰,可采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進行潤滑,尤其是拆線後2 ~ 3天,避免下蹲和強行動作;先克制凹陷和臀部,再坐馬桶,對避免會陰傷口裂開是有效的。
坐著時,身體重心偏右,既能減輕傷口受壓帶來的疼痛,又能防止表皮交錯;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使傷口裂開;拆線當天不宜出院。傷口裂開壹般發生在拆線當天,回家後會給治療帶來麻煩。
避免傷口血腫
產後頭幾天,新媽媽要采取右側側臥位,促進傷口出血,以免堆積形成血腫,影響愈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屑流入傷口,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4-5天後,當傷口長得更牢固,難以流入時,可采取左右旋轉臥位;註意會陰切口的情況。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且越來越嚴重。應該馬上聯系醫生,及時處理。
避免會陰切口感染
產後新媽媽會出很多汗,有惡露和陰道傷口。在這個恢復期,新媽媽要註意身體衛生和保健,切不可拘泥於傳統觀點。當傷口腫脹、疼痛、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並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局部用1: 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或用清熱解毒散結的中藥湯劑清洗傷口。
小心護理水腫傷口。
傷口水腫時,拆線前將縫合線紮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酒精紗布或50%硫磺釀鎂液局部熱敷、濕敷,每日兩次;瞄準時盡量擡高臀部,有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的水腫和疼痛。
產後傷口護理指導3 1,剖腹產
剖腹產會在媽媽肚子上留下壹個手術切口。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切口分為腹膜外切口、縱向切口和橫向切口。目前通常采用下腹部橫剖宮產,不僅損傷相對較小,而且疤痕也很美觀。
但無論采取哪種剖腹產,都是要切七層再縫七層。只有層次對了,整齊了,傷口才能恢復好。
2、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留下的傷口通常有兩種:
第壹種情況,分娩時寶寶頭部或暴露部位碰撞,導致私處受傷,但這種傷口較小。有時為了止血,可能需要縫壹針,產後無需特殊護理即可自愈;
還有壹例是陰道裂傷,很大很深。根據傷口的大小和損傷組織的不同,可分為壹度撕裂傷、二度撕裂傷和三度撕裂傷。或者會陰側切留下的傷口,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需要很好的護理。
產後傷口怎麽護理?
1,剖腹產傷口護理
由於剖腹產傷口範圍廣,傷口完全恢復大約需要4-6周。
(1)每天檢查腹部切口,消毒傷口。分娩後壹周內,每天測兩次體溫。如果母親感到不適,應適當增加體溫測試的次數。
(2)生完寶寶後壹定要散步。走路對媽媽盡快恢復腸胃系統的功能很有幫助。
(3)產後兩周內,傷口不宜濕潤。媽媽可以用濕毛巾擦身體。惡露不排出,就不能洗澡。
2、自然分娩的傷口護理
(1)保持排便通暢,排便後清潔外陰和肛門。另外,內衣和衛生巾也要經常更換。
(2)在床上睡覺或休息時,應選擇無傷口的方向,選擇相應的側臥位,避免惡露流向會陰傷口,引起刺激。
(3)註意外陰的清潔。從寶寶出生後第二天開始,用10%潔爾陰溶液清洗或擦洗外陰。每天洗兩次,直到傷口縫合。如果感覺傷口疼痛腫脹,要及時去醫院,壹般可以用50%硫酸鎂熱敷或95%酒精紗布濕敷。
產後傷口發炎怎麽處理?
剖腹產傷口發炎要根據傷口情況決定。如果傷口炎癥面積較小,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傷口發炎面積較大,除了服用抗生素外,醫生還可能會進行傷口擴張手術,增加換藥次數,並進行後續的傷口重新縫合手術。
當傷口出現疼痛、硬結、腫脹等不適癥狀時。,母親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用1:5000高錳酸鉀的溫水浸泡傷口,每日兩次,每次10-15分鐘。也可以請中醫開解毒、散熱、散結的中藥。中藥煎好後清洗傷口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使用臺燈進行局部理療,但壹定要註意理療時不要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