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貴州省南疆紅水河畔的羅甸縣,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優越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火龍果的生長,海拔600米以下適宜種植的土地面積為654.38+0.5萬畝。
2001羅甸縣火龍果由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從縣內野生品種中成功選育種植,並在2007年中國首屆成都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為我縣發展火龍果產業、打造火龍果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截止2011年底,我縣火龍果種植面積達到32700畝,生產面積3000畝,產量達到500噸,產值15萬元。2012年,我縣計劃增加火龍果種植面積2萬畝。到年底,全縣火龍果種植面積達到5.27萬畝以上,生產面積達到1.1.000畝,產量3600噸以上,產值7200萬元以上。
為搶抓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天然溫室”的氣候優勢,發展特色產業,計劃“十二五”期間每年種植2萬畝以上,到2065,438+05年,全縣將建成65,438+05萬畝火龍果標準化規範化生產基地,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火龍果之鄉”。
我縣火龍果的主要品種有紫龍和粉龍。我縣生產的火龍果比其他地區生產的火龍果風味更濃,口感更好,氨基酸、鉀、鈣、鎂、鋅、鐵、磷、硒、蛋白質、低糖含量更高,深受消費者喜愛。
羅甸火龍果
貴州省羅甸縣共有16個鄉鎮,包括龍坪鎮、楓亭鎮、楊沫鎮、毛井鎮、羅比鎮、紅水河鎮、板埂鄉、八宗鄉、東蕩鄉、楓亭鄉、大亭鄉、板仁鄉、羅素鄉、洛木鄉、溝亭鄉、駱駝鄉。
羅甸縣人民政府關於劃定貴州省羅甸火龍果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的函,洛府函[2012]94號。
羅甸縣地方標準:DB522728/01-2012《羅甸火龍果種植技術規範》
羅甸火龍果的質量與技術要求
壹.出處
火龍果。)布裏特。埃特羅斯。
二、場地條件
原產地範圍內海拔600米至900米的山地丘陵地區,土壤類型為疏松濕潤的沙土,有機質含量為2%至4%,土壤pH值為6.0至8.0。
第三,栽培管理
1.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或硬枝扡插繁殖。
2.種植:2月或6月種植5438+10月。
3.受精:
(1)苗木施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加0.5%尿素,每月施壹次。11月前,每堆施腐熟有機肥10kg至15kg。
(2)果樹施肥:每年氣溫開始上升時,每堆施腐熟有機肥20公斤至25公斤。結果期,每次采果後,每堆施腐熟有機肥15kg ~ 20k g,每15天~ 20天施壹次1%的磷和1.5%的鉀肥。
4.人工授粉:授粉時間為開花當晚22時至第二天早上9時。
5.環境和安全要求: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汙染環境。
第四,收獲和儲存
1.采收:果實表面完全變紅時采收。
2.貯藏:果實在8℃至65438±00℃,相對濕度80%至90%的條件下可貯藏30天。
動詞 (verb的縮寫)質量特性
1.感官特征:大小適中,色澤鮮紅,汁液豐富,不粘手。
2.理化指標:水分含量≥80.0%,蛋白質含量≥1.0%,脂肪含量≤0.6%,可溶性糖含量≥7.0%,花色苷含量≥ 4.5 mg/g。
3.安全等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等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