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東坡肉就是紅燒肉。東坡肉是誰發明的?

東坡肉就是紅燒肉。東坡肉是誰發明的?

感覺東坡肉和五花肉長得很像,但是為什麽會有兩個名字?這兩道菜有什麽區別?東坡肉是誰發明的?

東坡肉是紅燒的嗎?

東坡肉和紅燒肉是不壹樣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烹飪方式、口味和刀工上。兩者的相似之處在於食物的原料都是五花肉。

1,烹飪方法:

東坡肉的烹飪比較復雜,要經過幾道工序,以燉為主,香味十足。紅燒肉就不壹樣了,壹般都是油炸的。

2.刀工:

東坡肉塊大,成品基本相互獨立,呈方形;紅燒肉體積較小,出鍋時大多放在壹起。

3.食用口味:

東坡肉味道很好,色澤鮮紅,顏值高,肥而不膩;紅燒肉最大的特點就是入口即化。

東坡肉食用歷史悠久,具有皮薄肉嫩、風味濃郁、汁多味醇、香糯而不膩的優點。東坡肉是很多菜系裏的壹道菜,只是做法不同。最正宗的菜是浙菜中的東坡肉。相傳東坡肉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為徐州“東坡四寶”之壹,深受人們喜愛。

東坡肉是誰發明的?

東坡肉是北宋詩人蘇東坡發明的。當時蘇東坡被貶黃州,對黃州烤肉情有獨鐘。蘇東坡本人很喜歡吃肉,但是後來去了杭州,那個地方沒有這道菜,於是蘇東坡結合黃州烤肉發明了東坡肉。當然這個名字應該是為了紀念蘇東坡而命名的。

東坡肉哪裏有名?

杭州東坡肉是浙江杭州的壹道名菜,屬於浙菜。東坡肉是壹道以蘇東坡命名的菜肴。蘇東坡(蘇軾)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在寫詩和書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還學習烹飪菜肴。他會做自己的菜,燒肉也很拿手。他的許多著名詩作,如《吃豬肉》、《美食家賦》、《丁的《送鵝》、《豆豬肉湯》等,都反映了他對烹飪的濃厚興趣。“東坡肉”最初是蘇東坡在黃州做的。

東坡肉有多老了?

東坡肉據說是北宋詩人蘇軾(四川眉山市人)所創(壹說是蘇軾的妃子王朝雲在蘇軾貶黃州時為改善飲食而創),最早的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回肉,是徐州“東坡四寶”之壹。

相傳,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四月,蘇軾到徐州任知府。7月7日,涿州曹村壹帶黃河決口。到8月21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高達20尺。蘇軾自己死了,加入了荷蘭軍隊,率領帝國軍營,和全城人民壹起築堤護城。經過70多個日夜的努力,徐州城終於得救了。城裏所有的人都很高興。為了感謝領導有方、有口皆碑的周知,與徐州人民同生共死,紛紛宰殺豬羊,帶酒帶菜到官府告慰。蘇軾無法拒絕。收下後,他親自指導家人做紅燒肉,還給參加抗洪的人。百姓吃後都覺得肉肥而不膩,香脆可口,壹致稱之為“回頭肉”。從此,“回頭肉”就傳遍了徐州,成為徐州的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光誌》、《徐州古今名菜》中都有記載。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壹日,蘇軾被貶黃州,為的副使。他自己耕地,所以稱此地為“東坡居士”。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烹制紅燒肉,並將自己的經歷寫成《吃肉詩》。蘇軾在徐州、黃州做的紅燒肉,只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不知名。真正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宗元祐四年(1089)元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周知。元佑第五年五六月間,浙西普降暴雨,太湖泛濫,大面積農作物被淹。因為蘇軾及早采取了有效措施,浙西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架橋,讓西湖煥然壹新。杭州人民非常感謝蘇軾的這壹善舉。每個人都稱贊他是壹個聰明的官員。聽說他在徐州、黃州的時候最喜歡吃豬肉,所以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扛著豬,扛著酒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指示家人將肉切成丁,燒得又紅又脆,再分發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了之後都很驚訝,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追根溯源,蘇軾的紅燒肉最早開創於徐州,在黃州進壹步完善,在杭州名揚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