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吃草”了嗎?吃輕食的年輕人和背後的千億市場

妳“吃草”了嗎?吃輕食的年輕人和背後的千億市場

晚上6點,王壹(化名)準時打開了他的輕食。

這是他在壹家輕食店花1200元定制的“30日套餐”,這些每天準時送來家裏的,由龍利魚、雞胸肉以及蔬菜組合成的輕食晚餐,在他看來“雖然口感沒有傳統飲食好吃,但為了減肥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妳“吃草”了嗎?妳是“輕食族”嗎?

如今,輕食風正在國內年輕群體中盛行。相信妳的身邊壹定有“吃草”的朋友。也許是 健康 生活的理念,也許是顏值、身材的焦慮,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輕食壹族”或者“食草族”。

有數據預估,中國輕食產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000億元,5年內逐步占到餐飲總收入的10%左右。

輕食風的爆發吸引著無數年輕人,也被商家看準其中商機。壹時間,輕食店湧現在健身房、住宅小區周邊,以及多家外賣平臺上。但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的沖擊也讓不少新來者深感現實的殘酷,稍有不慎就被淘汰出局。

有人進入,也有人退出,為了搶奪市場,越來越多的輕食店主不再局限於散客訂單。他們有的嘗試推出“30日套餐”,也有的嘗試和健身房等機構合作,以得到更穩定的訂單。

“盡管輕食行業起起落落,但只要有人有減肥的需求,那麽輕食自然就有市場。”目前還在經營著壹家輕食店的張勇(化名)說。

“吃草”風興起:

顏值焦慮、身材焦慮推動市場爆發

結束完健身後,王珂(化名)習慣性地走進健身房旁邊的輕食店,點了壹份輕食。

近年來,國內年輕消費群體中的“輕食文化”逐漸興起。所謂“輕食”,並非特定的食物,而是餐飲的壹種形態。以涼拌、水煮、蒸等方法烹飪,為消費者提供低脂肪、低熱量、低糖且高纖維、高飽腹感的食物。在保證正常的膳食結構和壹定熱量的前提下,追求簡單、均衡、 健康 的飲食理念。

被年輕人戲稱為“吃草”的輕食爆發的背後,是近年來年輕人顏值焦慮、身材焦慮的逐漸提升。據陌陌發布的《2021年網民身材焦慮報告》顯示,約有54.1%的網民有身材焦慮,46.4%的網民認為自己需要減肥,女性比例更高,有54.3%的女網民認為自己太胖。

年輕人的追捧讓眾多商家看準商機。很快,越來越多的輕食店湧現在健身房、住宅小區周邊,以及多家外賣平臺上。

“輕食是源於年輕人追求 健康 而誕生的新型飲食。這壹喜好不僅被眾多傳統餐飲品牌所看中,無數初涉足行業的新來者也希望切入賽道實現獲利。”王珂說。

輕食生意:

低卡、元氣、拼花樣,都是為了抓住年輕人的胃

上午十點半,張勇(化名)所經營的輕食店逐漸熱鬧起來。廚師忙碌地將龍利魚、雞胸肉等食材簡單烹飪後切片,服務員將壹份份輕食裝盒貼上外送小票,等候在旁的外賣小哥接過後急忙配送給各個顧客。

張勇說,開輕食店的初衷源於疫情後,身邊不少因為宅在家中導致長胖的朋友紛紛表露出減肥的計劃。這讓此前曾經營過多年傳統餐飲的張勇萌發出轉型輕食店的念頭。

打算做輕食後,張勇獨自在家裏做了長時間的研究。他買來紫甘藍、卷心菜、火龍果、龍利魚、雞胸肉等食材研究烹飪和搭配方式,跑遍了整個城市逐壹嘗試各家輕食店菜品的口感,並記錄下同行的優缺點,以研發自家的菜單。

多次嘗試後,他所推出的幾款主打輕食贏得周圍朋友的肯定。2020年9月,信心十足的張勇砸下10萬元在四川老家正式開起了輕食店。

張勇曾對消費群體做過畫像,他發現選擇輕食的顧客群主要是90後年輕人,這壹群體的需求集中在“美”和“瘦”上,這讓他在選擇菜品、設計菜單時都特意以“低卡”、“元氣”和“ 健康 ”作為賣點,“另外還得考慮到年輕人喜歡拍照的習慣,在菜品擺放上也需要做設計,以便於讓照片拍出來特別精致。”

如今,張勇每天能賣出40多份輕食。他曾算過賬,除去房租、水電和人工等成本,每個月能賺到兩萬元左右。如果維持這個收入的話,差不多半年時間就能收回成本。

但讓他不敢懈怠的是,輕食風潮的湧起讓越來越多的同行出現在市場當中。輕食行業的競爭也變得頗為激烈。

在江蘇經營了多年輕食生意的李濤(化名)同樣感受到競爭壓力的巨大。

“以前周邊就沒幾家專門做輕食的店鋪,現在光是這條街上就出現了3、4家。”李濤說,“要想從中活下來,經營者需要花更多的心思設計菜品,以及提高輕食品質。”

李濤所經營的輕食店主要以水果、蔬菜沙拉為主,也吸引到不少渴望減肥的顧客,“輕食會嚴格控制食材的熱量。通常傳統餐飲給人體帶來的熱量在1200卡路裏上下,而輕食則只有350卡路裏。長時間堅持下來肯定有纖體的效果。”

但要做到讓顧客喜歡“吃草”並不容易。輕食的核心賣點在於 健康 ,這意味著食材必須新鮮。“輕食通常口味較淡,顧客容易吃出食物本來的味道,如果不新鮮的話,很容易因為品質流失顧客。”

李濤每天也在對菜單進行鉆研更新,“同行都在出新品類,如果妳的菜品始終是那幾樣的話,顧客很快就會失去興趣。”

比想象中難:

線下慘敗 線上生存不易 價格戰行得通嗎?

盡管輕食市場正在火熱,但這門生意並不好做。

事實上,輕食生意爆發的背後,確實出現了大量輕食店因經營不善、生意蕭條等原因最終消失在市場的情況。

“和傳統餐飲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模式不同,小規模的輕食店更集中在線上銷售。線下只有在健身房附近開設才有穩定生意,其他地方很難獲得客人。”如今只做線上的韓飛(化名)表示,他曾經在線下店的經營上慘敗。

2019年底,看中輕食生意的韓飛在當地步行街黃金位置租下門店開起了輕食線下店。原以為憑輕食風的影響,以及店面又開在年輕人集中的位置,應該不愁生意。但讓他意外的是,平時進店的顧客並不多,甚至周末都只有零星人流進店消費。和旁邊經營傳統餐飲的同行相比,客流量僅有對方的30%。

壹打聽下,韓飛才發現原來除了熱衷健身的人群會天天選擇輕食外,更多的年輕人對待輕食往往只是壹時興起,而在逛街購物後更傾向於傳統餐飲。“除了那些品牌大的輕食店能持續線下經營外,小的個體品牌根本支持不起實體店的損耗。”韓飛說。

但線上同樣不好做。輕食行業門檻較低,但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通常采取冷鏈運輸,這無形中提高了運營成本。另外,眾多新來者在菜品設計上往往相互抄襲,所采用的食材也大多相似,這讓市場同質化愈發嚴重,為了拉客,商家最終陷入價格戰。

“以前壹份輕食價格在40多元,利潤差不多20元。而現在為了搶奪客戶,價格已經下調到30元出頭。”但降價依然沒有為韓飛帶來大量訂單,他發現不少同行也采取降價的方式,甚至將價格降到了20多元,“這個售價扣去成本可能就幾元錢利潤,沒有穩定大量訂單的話,根本做不下去。”

讓韓飛和同行們焦慮的另壹個原因在於,輕食銷量還明顯受季節影響。“通常夏天生意好得多,而過了9月銷量明顯下滑,可能要等到12月才有所回彈。”如今韓飛的輕食店在夏季的訂單量每個月在2000單左右,而秋冬季訂單量最高時只有400多單,“顧客在秋冬都希望吃點熱食,而以冷食為主的輕食自然不受歡迎。”

此外,更讓小從業者擔心的是,菜品的新鮮度決定了輕食的品質。但如何在保證品質和降低進價之間平衡,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壹道難題。張勇曾嘗試和供貨商談過價格,但最終沒有達成壹致,“供貨商需要妳必須每天進多少貨後才肯給更優惠的價格,但就現在的規模而言,肯定吃不下那麽大的量。”

行業現實的殘忍也在不斷勸退著新入行者。“此前有個同行群,最多的時候有近百家店主,大家在裏面商討菜品、調料以及價格,而現在感覺每天都有人從中消失。”韓飛說。

輕食店的轉型摸索:

推30天定制,與健身房合作,穩定的客源更重要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算是輕食沙拉的元年。這壹年裏,米有沙拉、甜心搖滾沙拉等國內第壹批沙拉品牌出現在市面上。2015年至2017年,輕食市場持續爆發,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湧入其中,同時包括米有沙拉、甜心搖滾沙拉在內的部分品牌得到資本加持。

但熱鬧景象在2018年後發生變化。彼時行業大洗牌,多家輕食品牌因為經營不善等原因逐漸退場,資本隨之降溫,市場逐漸趨於理性。

盡管市場不斷淘汰著從業者,但輕食仍不斷吸引著新來者的湧入。

不同的是,新來者們除了日常零售外,也開始尋求起更為穩妥的發展道路。

“越來越多的輕食店采取了‘30天定制’模式。這對客單和收入都能起到壹定保障。”張勇的店裏也推出了這種套餐,他將價格分別定為900元、1200元和1800元的不同標準來搭配相應的菜品,並建議壹些復購率較高的熟客選擇30天期限的輕食定制。

“如此壹來,不僅有相對穩定的銷量,更重要的還可以避開外賣平臺的抽成,利潤也比之前有所提升。”如今張勇和當地壹家配送公司進行合作,由配送公司每天負責送貨,“顧客每天也不用花時間挑選,只需要等待輕食送上門就行。”

李濤也開始嘗試著和健身房合作。

“輕食雖然單價動輒三四十元壹份,但除去食材、冷鏈運輸以及平臺分成等原因,利潤並不高。”李濤說,“與其在網上接待未知的散單,不如主動尋求更穩定的客源。”

為了贏得健身人群的好感,李濤不但邀請專業的營養師設計菜單,更特意將每道菜品所含卡路裏逐壹計算,並將其公示在菜品上,“健身的人對卡路裏的攝入特別敏感,要獲得這壹人群比普通消費者更難,然而壹旦得到認可,對品牌的黏性也比散客更高。”

雖然目前的經營並不輕松,但張勇依然對輕食市場有信心。“盡管輕食行業多年來起起落落,但市場的爆發,以及顧客的增長速度讓它未來或許成為飲食業的又壹個千億級市場。”張勇說,“畢竟只要有人有減肥的需求,那麽輕食自然就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