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1:我的幼兒園
設計意圖: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陸續入園。由於年齡小,離開父母後進入壹個新的環境,難免會感到不安和害怕,所以哭是常有的事。為了縮短孩子們入園的焦慮,讓他們盡快熟悉環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設計了這次主題活動。
活動的總體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認識幼兒園,了解幼兒園的各種環境設施,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場所和日常活動。
2、通過活動培養孩子敢於表達的能力,提高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
3.激發孩子喜歡幼兒園,知道自己長大了,快樂的來幼兒園。
活動(1):語言
活動名稱:快樂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知道幼兒園裏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和朋友。
2.教育孩子愛上幼兒園,快樂上幼兒園。
3.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西漢時期參與集體活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投影儀、圖片等。
活動流程:
1,展示圖片,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內容。
2.談:請孩子談談他們上幼兒園的意願。妳在幼兒園做什麽?妳感覺怎麽樣?
3.講故事:高高興興去幼兒園。
問題:這個故事叫什麽名字?誰在裏面?小動物怎麽來幼兒園?妳怎麽去幼兒園?(教育孩子快樂來幼兒園)
活動(2):常識活動名稱:我的幼兒園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了解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場所,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設施,知道它們的作用。
2、了解員工的工作,理解他們的辛苦,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課前聯系幼兒園工作人員,讓孩子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壹個很好的了解和體驗。
活動流程:
1,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妳知道幼兒園都有哪些地方嗎?有工作人員嗎?他們是做什麽的?想看看嗎?
帶孩子們參觀幼兒園
1)出門前提醒孩子安靜,不要說話,跟著老師走,不要掉隊)
2)引導孩子關註工作人員的工作:比如廚房,廚師阿姨的衣服,如何給孩子做飯。
3)介紹各種活動場所,了解其功能:
教學樓:傳達室-辦公室-更衣室-多功能廳-舞蹈教室-會議室-保健室-所有班級。
地點:場地-大型設備-設備間。
3.暢所欲言
教師引導孩子們講述他們所看到的幼兒園的活動和工作人員的工作,並體驗工作人員的辛苦。
活動(3):音樂
活動名稱:愛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孩子掌握歌曲節奏,準確唱出歌詞。
2.通過歌曲教育孩子喜歡幼兒園。
3.有國力的孩子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感受歌曲歡快的意境。
活動準備:鋼琴
活動流程:
1,模仿小動物進活動室做聲樂練習。(鼓勵孩子大膽唱歌,積極參加活動)
2.復習歌曲《小星星》(激發孩子唱歌的興趣)
3.學歌曲
1)引導孩子跟著音樂有節奏的讀歌詞。
2)老師示範唱歌:引導孩子觀察老師的唱歌姿勢。
3)教師和兒童合唱
4.創造動作,表演歌曲。
活動反映:
孩子們對幼兒園的東西既好奇又不熟悉。通過這次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認識幼兒園,了解活動場所,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設施,為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打下基礎。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趣高,願意參與活動,這就是這次活動的成功之處。但是有些孩子性格內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所以老師需要更好的引導,讓這些孩子發展。
主題活動二:我愛我家。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在家裏有父母的愛。他們想得到風吹雨打,卻對自己的家庭知之甚少。當父母生病時,孩子們對此視而不見。為了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感情,我設計了“我愛我家”主題活動。
活動的總體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了解自己家庭的基本情況,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庭。
2、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大膽說話的能力,為孩子樹立自信心。
3.通過活動培養孩子愛家、善解人意、關心長輩的感情。
活動(1):常識
活動名稱:“我的家”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庭,知道父母的姓名和職業。
2.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3.培養孩子和家人的感情,體諒長輩。
活動準備:聯系家長介紹家庭情況,欣賞照片,相冊,投影儀。
活動流程;
1,引出主題,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老師展示照片,並樂於介紹自己的家庭,鼓勵孩子向老師提問:妳爸爸叫什麽名字?媽媽在哪裏?他們是做什麽的?等待
2.兒童介紹
請個別小朋友簡單介紹壹下自己的家庭情況,老師會引導小朋友提問:這張照片是在哪裏拍的?
3.小組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孩子分組互相交談和自我介紹,鼓勵孩子大膽發言。
4.教師總結
小班主題活動計劃第二部分
主題:幼兒園真好。
主題引導:每年都是孩子、老師、家長最難入園的時候。分離焦慮是剛入園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現象。如何讓這些孩子盡快擺脫焦慮和不安,願意上幼兒園,讓他們對父母或親人的依戀順利轉向對老師和同伴的依戀,是小班化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們設立了“幼兒園真好”主題活動,旨在為孩子們創造壹個溫暖、舒適、安全、可靠、充滿童趣的新環境,並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孩子們熟悉幼兒園生活,感受快樂,體驗幸福,讓他們快樂地走進幼兒園,讓幼兒園在孩子們心中變得可愛。
環境創造
1.主題墻裝飾著五顏六色可愛的卡通動物。
2.營造安全、溫馨、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孩子盡快與老師建立依戀關系。
3.用每個孩子的照片和他們自己的標誌制作墻壁裝飾,幫助孩子識別他們自己的標誌。
生活活動
1,老師示範並指導每個孩子學習洗手的方法,搟面套-潤手-皂洗-搓手-洗-甩-擦手。提醒孩子不要玩水。
2.幫助孩子學會穿脫褲子;練習扶著欄桿,跨過小便池上廁所;懂得及時排便,告訴孩子不要擁擠,不要打架。
3.每頓飯前,老師都要給孩子講解正確的吃飯方法:坐在桌前,壹手拿勺子,壹手拿碗,細嚼慢咽,吃飯註意事項等。,重點是吃飯慢或者吃飯不註意的孩子。
家庭連接
1.開學前,通過家訪了解每個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性格和育兒方式。
2、通過家庭聯系表、電話、班級博客、家長園地等形式反饋幼兒的日常生活,指導家長在家配合幼兒園工作。
3.通過家長會或家教園向家長介紹如何降低分離焦慮,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
經典遊戲:老貓睡不醒。
體驗:輕輕的練習走和跑。
怎麽玩:老師扮演壹只老貓蹲在場地中央,小朋友扮演壹只小貓蹲在老貓周圍。
“老貓”睡著了,“小貓”壹起輕聲背誦兒歌。老貓睡不醒,小貓偷偷往外看。小貓喜歡遊戲,輕輕地在外面走(跑)。“背完兒歌,小貓輕輕的就往會場周圍躲。聽到小貓走開後,“老貓”睜開眼睛說:“老貓醒了,四處看看。我的孩子不見了。”同時,我站起來環顧四周,尋找壹只小貓。我嘴裏叫著“喵——”然後摸了摸被找到的小貓的頭。被感動的小貓站了起來。
活動反思
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喜歡學習短句,達到了預期目標。孩子表演故事很難,平時要鼓勵孩子大膽表演。
活動評估
當孩子剛進入幼兒園時,首要任務是克服他們的焦慮。通過壹系列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幼兒已基本適應幼兒園生活,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興趣和習慣養成得到顯著提高。
小班主題活動計劃第三部分
主題:快樂的夏天(4周)(第14周-第17周)(5月24日-6月20日)
壹.活動目標:
1,體驗暑期生活的樂趣,喜歡暑期生活和活動。
2.感知夏天的主要特點:天氣炎熱多雨,認識壹些夏天常見的水果蔬菜。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學會簡單的探索事物的方法。
二、環境和資源:
1.在課堂上開設夏季涼爽事物的實物或圖片展覽,引導幼兒了解實物的多樣性和相似性,開闊視野,並利用這些實物或圖片開展分類、整理、對應、計數等教學活動。
2.加強護理,提醒孩子午睡前多喝開水、擦身、灑花露水,讓孩子體會到老師在炎炎夏日帶來的清涼和舒適。
三、指導要點:
夏天對孩子們來說是壹個特殊的季節。從某種意義上說,夏天是屬於孩子的。夏天,他們擺脫了衣服的束縛,可以自由活動:夏天。他們最接近自然,可以在風裏、雨裏、水裏、陽光裏、月光下裸體玩耍。他們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的活動和遊戲,比如玩水、玩土、玩沙、玩蟲子。夏天,他們有更多美味的食物,各種水果和冷飲——夏天真是壹個快樂的季節!
教育的壹個重要意義就是引導孩子成長為熱愛生活的人。暑期的生活和活動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容易被幼兒感知和體驗——這就是這個主題的意圖。
主題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孩子發現、感知和體驗暑期生活的樂趣。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方法應該有助於兒童獲得快樂的體驗。教師要明白的是,兒童的快樂只來源於活動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活動的外在形式(與知識的對象、教師、同伴之間存在著積極的、充分的互動;來自對兒童自主和自由的探索;來自活動現場的感染等。)才是真正的幸福。
任何主題教育的目標都不是僅僅通過幾次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就能達到的,還需要滲透在日常生活中,這種主題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要有主題教育目標的意識,機智地發現和捕捉計劃外的教育資源,生成教育活動,比如,下雨了。老師可以開發“看雨”、“聽魚”、“打魚”、“問雨”等簡短有趣的活動和遊戲,相信效果會很好。
四、區域遊戲設置:
教育區域:1。提供夏季蔬菜、水果等實物給孩子清點。
2.提供水果卡,玩水果接龍。
藝術區:提供油泥,以團圓、壓榨、揉搓的形式制作夏果。
科學專區:1。提供玩水的素材,讓孩子自由感知水的特性。
2.提供不同大小的容器:鍋、勺、碗、杯、桶、毛巾和能吸水的海綿,玩運水遊戲。
閱讀區:安排壹些關於夏天的書籍,讓孩子互相欣賞和交流。
娃娃屋:提供“娃娃”夏裝,指導孩子給娃娃換夏裝。
動詞 (verb的縮寫)給父母的信
親愛的家長們:
1.秀家長專欄宣傳《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壹文,要求孩子在家要勤洗澡、勤洗頭,不要貪吃冷飲,保證夏天身體健康。
2.約見幼兒家長,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對暑假生活和活動提出積極的建議。
3.請家長提醒孩子少吃零食,註意飲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