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骨羊被中國科學家確定為除烏骨雞之外第二種具有可遺傳特性的烏骨羊。黑質性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黑骨黑肉。自2001在雲南省怒江彜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首次發現烏骨羊以來,雲南農業大學毛華明教授及其課題組對烏骨羊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經過分析測定,烏骨羊的黑色品質是由於黑色素含量高造成的,而且這種黑色品質是可以遺傳的,是非常稀有的遺傳資源。
綿羊組織
1,合理的組織羊群,既可以節省勞動力,也便於對羊群的管理。壹般來說,根據不同地區放牧條件的不同,羊是按性別和年齡來組織的。
2.在牧區和草原面積較大的地區,壹般以200 ~ 250只母羊為壹組進行配種繁殖,150 ~ 200只去勢育肥公羊為壹組,80 ~ 100只種羊為壹組。
3.農區壹般沒有大面積的草地,羊群不宜在邊緣、路邊、林地、河岸放牧,放牧受到壹定限制,不宜有過大的羊。30 ~ 50只母羊配種配種為壹組,20 ~ 40只閹過肥的公羊為壹組,10左右的種羊為壹組。
4.農牧區和丘陵區可能取決於放牧條件。
四季放牧管理要點
1.春牧:羊經過漫長的冬春旱季,脂肪貧乏,貪吃易青,導致腹瀉,或誤食毒草,或草脹(瘤胃膨出)。所以春季放牧要防止羊“跑青”;第二,要防止羊“鼓起來”,經常“放羊停頭,放滿油;羊不停頭,撞上壹只瘦馬猴。春季放牧要吃緊。剛開始可以放老草坡或者在草坡上放牧前餵點幹草。春天草嫩,含水量高,早上冷。不能讓羊吃裸露的水草,否則容易引起腹瀉。
春天,羊在放牧吃草後,每隔5-6天就要餵壹次鹽。飼養時,以將鹽炒至微黃時為佳,並加入壹些地面清熱開胃的飼料和必要的添加劑。這樣可以幫助消化,增加食欲,補充營養。同時,讓羊每天至少喝壹次水。
2.夏季放牧:夏季氣候特點是炎熱、暴雨、蚊蟲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放牧時要註意早出晚歸。中午天熱的時候,要防止羊“築巢”,讓羊在通風陰涼的地方休息。必要時,在放牧期間適當休息。同時要做好防蚊驅蟲工作。給羊多喝點水,適當餵點鹽。
3.秋季放牧:秋高氣爽,牧草豐腴,草籽逐漸成熟,應該是“滿山放羊”的季節。秋天是羊的繁殖季節。放牧時,重要的是把羊放飽放好,這不僅對冬季育肥很重要,對安全過冬和羊的繁殖也很重要。
4.冬季放牧:冬季天氣轉涼,植物開始枯萎或雕零,有雨雪霜凍。放牧期間要註意防寒保暖,脂肪保護,羔羊保護。冬季放牧時,經常允許羊在村子前後和羊圈周圍吃壹些樹葉和幹草。晴天允許羊活動、曬太陽,禁止懷孕的母羊過溝過坎。同時,要修羊棚,有“圓則暖,肥則三分”的說法。
放牧時的註意事項
1.放牧前,我們應該檢查羊群。發現病羊後,要留壹圈觀察治療。如果發現發情的羊,要及時記錄、配種,清點羊數,做到心中有數。
2、放牧人員應攜帶壹些急救醫療設備,如十滴防暑降溫水、可以放氣的套管針等。
3.外出放牧和返回牧場時,不要走得太快。放牧道路要適中,不要長途跋涉。
4、放牧時,嚴禁用石塊扔羊,防止驚群。同時註意防止野生動物入侵。
5.不要讓羊吃凍草、裸露的水草和發黴的草,不要喝汙水。防止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