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位小夥伴壹定不是北京人。我笑著發了壹張圖。
原來“田老師”不是壹個人,而是壹家快餐店。
至於怎麽聊這個話題,還得說說群裏的減肥打卡。
從這周開始,我加入的壹個微信社區開始流行減肥。有人曬跑步軌跡,有人報運動後體重,有人發小程序打卡。
今天早上起來,沒刷牙也沒洗臉。我先去體重秤,數值定格在79.7kg,這讓我尖叫。戴著耳機刷著Tik Tok的爸爸,停了1秒,看了我壹眼,然後繼續玩手機。
要知道,昨天這個時候,我還是81kg。這個變化來得太突然了。
我哼著小曲,洗完了。回到寢室,穿上絲襪,手鏈,黃毛水晶手鏈,拿著手機,去體重秤稱重,打算拍照打卡。
沒關系。人站得穩,心卻壹直往下沈。屏幕上的數字不停變化,最後停在80.8kg,我靠,加油。不喝水不吃飯,洗的時間卻長了1kg。
這說不通。是因為我穿著裝備嗎?脫了手環和手表重80.8kg,放下手機重80.8kg,焦急之下獻上最後壹把殺手鐧,脫了絲襪,重80.5kg,還好這次讓我的心騰了起來。
磅秤壹定是壞了。根本說不準。轉念壹想,家裏就這壹個。妳做夢去吧。原諒它。比昨天低了0.2kg,也是壹個進步。
我真誠地把價值觀和別人的話混在壹起發出去了。同壹天晚上,有的人瘦了壹公斤,有的人胖了壹公斤。
說到減肥,就不得不說說吃了。瘦了壹公斤的不吃晚飯,胖了壹公斤的吃了兩個榴蓮。
為了顯示我的優越感,我交了答卷:中午吃了壹個大盒飯那麽多的炸糕,晚飯吃了田老師的咖喱雞飯。
正是這句話引出了“田老師”到底是誰的話題。
“田老師紅燒肉”是我經常光顧的快餐店。因為字數太多,我和同事簡化成三個字“田老師”,方便說。
但既然叫“田老師”,就壹定有這麽壹個叫田的老師。在我的想象中,田老師應該是壹個中年女老師開的餐廳。依靠她的烹飪技術,她研究出了壹個快速制作中餐的配方。這個我沒多想,也沒研究。
群裏另壹個朋友發來截圖讓我意識到“田老師”的來歷。
原來田老師真的是老師,只是男的不會做飯。
我工作的地方是兩棟建築,統稱為柯榮創意中心。我在B座,田老師總部在大廈A座。田老師在樓下拐角處開了壹家店,有兩個門,南門和東門。南門的招牌上寫著“田老師紅燒肉”,東邊的招牌上寫著“家鄉肉餅”。其實這是同壹個創始人的兩個品牌。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為是兩家店。但是壹進去,又是壹個菜單,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田老師的早餐是我見過最好吃的。又便宜又好吃。以他們的豆腐腦為例。鹵汁濃郁,鹹淡適中,配合白嫩的豆腐,真是天下佳品。據我觀察,他們家鹵汁加的是肉末,比其他家實惠多了。
去年他們新出的蔥麻油條也讓我口水直流。油條又大又瓷,蔥香四溢。咬壹口,嗯……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來形容它的美味。
有壹年,我在田老師吃過工作餐。他們的食物便宜、豐盛、快捷。15分鐘剛剛好再買再吃。值得壹提的是,我不吃田老師紅燒肉的套餐,但是感覺壹般。其他套餐,比如紅燒獅子頭,木須肉,紅燒牛肉面,咖喱雞飯等等,都是我的最愛。
田老師的菜品種類不多,但每隔壹段時間就增加壹兩款新品。剛跑完步,買了壹份咖喱雞排,是新品。以後我會好好品味的。
田老師是誰?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也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的文章當成廣告。哈哈,我去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