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都說燒菜要少放鹽,鹽吃多了對人體有什麽危害?

都說燒菜要少放鹽,鹽吃多了對人體有什麽危害?

高血壓、骨質疏松如今已經是常見的慢性病,而胃癌如今的發病率也是呈現上升趨勢。也許很多朋友認為高血壓、骨質疏松、胃癌這些疾病之間根本不搭邊,其實引起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往往與“它”密不可分,而它往往就潛藏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您是否知道?

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壹,被人們稱為百味之王。每天攝取壹部分鹽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維持體內酸堿平衡。但是吃鹽壹定要註意限量,食鹽攝入量超標不僅僅會引發高血壓,也是骨質疏松、胃癌的發病原因之壹。

鹽與高血壓

高血壓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佳,會損傷全身各處的大小血管,導致心腦血管病變、腎功能異常等健康問題。食鹽攝入量超標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鹽絕大部分是通過尿液排出,吃鹽多導致了尿鈉增加,而人體排鈉能力有限,多余的鈉只能在體內瀦留,直接引起了血容量的增加。同時細胞內外鈉離子水平的增加可導致細胞水腫,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管腔狹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克是有效預防高血壓發生的措施,也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

鹽與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壹種最常見的骨代謝疾病,是由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平衡破壞,導致骨丟失,嚴重的會出現脊柱變形和易發性骨折,給患者造成嚴重的生活負擔。長期的高鹽飲食會導致體內鈉濃度過高,引起壹系列的疾病。有研究表明,高鹽飲食與骨質疏松有密切的關系。人體內的鈉經過腎臟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同時也會損耗鈣,最終會影響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鈣質在體內的含量。

鹽與胃癌

胃癌的發病率受遺傳因素、生活是否規律及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日常飲食的影響更大。不難發現壹些長期食用熏烤、鹽腌食品的人群中胃癌發病率高。大家如果僅僅偶爾壹次吃鹽多了,隨著食物被吸收,胃內環境恢復正常,胃黏膜重新開始正常工作,損傷的地方也會很快修復。但如果長年累月吃的口味都很重,胃黏膜處於受傷狀態得不到修復,就會引起慢性炎癥,最終可能會引起癌變。

目前很多地區的平均食鹽攝入量在每日12克以上,嚴重超標。建議高血壓患者每人每天吃鹽不超5克為宜,而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鹽攝取量也不宜超過6克。壹些含鹽量較高的醬油、豆腐乳、味精、黃豆醬、甜面醬等調味品也要少吃。口味重的人要逐漸的改變烹飪、飲食習慣,家中備好控鹽勺;炒菜不要過早加鹽,等快出鍋時再加鹽,以便在保持同樣鹹度的情況下,減少食鹽用量。

食鹽從礦種上分三大類:海鹽、湖鹽和井礦鹽。雖然海鹽來自於海水中,但是海鹽本身並不含碘,這也是需要大眾了解的壹個常識。而高鉀低鈉鹽中鉀離子的含量增加,鈉離子的含量降低,這種食鹽更適合於高血壓患者食用。但是也正因為高鉀低鈉鹽的特點,很多人在食用這種食鹽的時候出現誤區。炒菜的時候放入與普通食鹽等量的低鈉鹽後,菜的味道會淡壹些,這個時候如果您為了增加鹹味而再添加低鈉鹽,食用低鈉鹽就沒有多大意義,食用時壹定要註意量的問題。

至於壹些其他的營養鹽,在食鹽的基礎上人為地添加了鐵或鋅等營養素而搖身壹變成了營養鹽。這種所謂的營養鹽中營養素的添加量較少,而食鹽不能因為添加了營養元素而多吃食鹽,營養鹽也就沒有多少食用價值,鹽還是少吃為妙。在日常飲食中,使用食鹽還要註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成年人每天不宜超過6克鹽。

控鹽是當前我們做面臨的重要問題,控鹽的方法也有很多。炒菜做湯要出鍋的時候放鹽,這個時候放鹽後菜肴不但能夠有滋有味,食鹽的量也會減少。而有些菜肴在制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放壹些酸性物質,比如西紅柿、醋、檸檬汁等等。酸味可以增加鹽的鹹味,在壹定程度上減少食鹽的添加量。而糖則可以掩蓋鹽的鹹味,炒菜盡量不要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