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景區分為上、中、下三個景觀層,景色十分壯麗。登上長老峰看日出,與大自然來壹次親密接觸。
地址: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仁和湞江區
南澳島
南澳島是廣東省汕頭市管轄的唯壹島嶼縣。南澳島汙染少,空氣清新,海鮮肥美。民風淳樸,生活節奏緩慢,是城市遊客休閑的絕佳去處。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
南昆山
南昆山依山傍水,古樹參天,青竹遍地,24萬畝原始森林,6萬畝連綿竹海,令人心曠神怡。
地址: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南昆山。
鼎湖山
在保定花園,看到人文風情;在青雲寺,感受佛教的真諦;在飛水灘,觀看“飛瀑三千尺”;還有更多妳想不到的景點~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東北部
坦普爾灣島
廟灣島是孕育海洋生物的理想場所,海產品豐富,是東南亞著名的漁區,海洋資源豐富。它被稱為“夢之島”和“中國的馬爾代夫”。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擔桿鎮外伶仃洋島南側
七星崖(在廣東省)
享有“嶺南第壹奇”、“珠三角後花園”、“人間仙境”的美譽。景區主要以喀斯特巖溶石峰和湖泊景觀為特色,七座排列如北鬥七星的石灰巖石峰巧妙地分布在湖面上,景色優美。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城北2公裏
流溪河森林公園
三雅堂位於公園南部五指山風景區的山谷中,地貌奇特,景色迷人。山峰形似五指,海拔1000米的雲霧繚繞,山與山之間的密林中物種繁多,讓人仿佛置身仙境。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
廣東特色小吃推薦
蘿蔔牛雜
蘿蔔牛雜已經成為廣東文化的壹部分。有人說要了解廣州,得從蘿蔔牛雜說起,也有人說沒吃過蘿蔔牛雜的人不是真正的廣州人。如果妳去過珠三角,卻沒吃過壹碗蘿蔔牛雜,妳的美食之旅壹定有點遺憾。現在廣州甚至珠三角各大步行街都有賣蘿蔔牛雜的小店。
麻辣蘿蔔牛雜是很多廣東人的最愛。如果妳看到很多廣東人,尤其是年輕壹代,壹手拿著小泡沫碗,壹手拿著竹簽,站在最繁華的街道上,無視來來往往的人群,不顧禮儀,站在路邊津津有味地吃著。不用猜,他們肯定吃過蘿蔔和牛雜。
牛腩粉
牛腩粉是陽江和玉林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之壹。因熟牛腩用作調料而得名。它起源於民間,解放前就出名了。至今已遍布南寧、梧州等城市。
油炸蝸牛
炒螺螄最早是從順德傳入廣州的,但當時人們還不知道怎麽用紫蘇葉炒螺螄。雖然他們嘗試過用辣椒、大蒜、豆豉作為炒蝸牛的調料,但還是沒能擺脫蝸牛的泥腥味,實在讓人覺得美中不足。後來,潘塘壹個叫李的農民偶然發現,用紫蘇葉炒螺螄可以去除螺螄本身的泥腥味,於是這種方法迅速流傳開來。不久,人們又對它進行了改進:烹飪前將蝸牛放入油中撈出,然後油炸羅勒葉,這樣可以帶出蝸牛的美味。於是,風味爆炒螺螄逐漸成為廣州人喜歡的特色美食。
順德雙皮奶
正宗雙皮奶的做法非常考究,壹步都不能馬虎。早上把剛榨好的水牛奶煮開,卻打不開。趁熱把它倒進碗裏。熱空氣會使鮮奶的表面產生奶皮。牛奶完全冷卻後,留皮脫奶,然後在倒入的牛奶中加入細砂糖和蛋白質,攪拌均勻,慢慢將混合好的牛奶倒回原碗中,浮上原奶皮,放在火上蒸,很快又會產生壹層皮;壹碗雙皮奶就做好了。要吃雙皮奶,其實最重要的是奶除了甜,還順滑親切。
順德雙皮奶白滑,給人端莊溫柔的感覺;香氣濃郁,奶味濃郁,蛋味足,濃郁的奶味讓人想起遼闊無限的大草原,溫柔的春風,淳樸的草原生活;入口香滑,口感細膩,像嬰兒的肌膚壹樣光滑,像媽媽的撫摸壹樣溫柔,每壹口都有壹種幸福的味道,勾起了童年的純真生活,讓心情特別放松。因此,雙皮奶深受群眾喜愛,流傳至今,成為順德的特產之壹,也被評為“中華名小吃”之壹。
廣州蘆筍糖
據說龍須糖以前是皇帝吃的點心。據說在民間流傳了兩千年。當鄭德皇帝訪問人民時,他發現人民實際上有這種糖果,人們稱之為“銀絲糖”。入口很香,他覺得很特別,就拿回皇宮,取名“龍須糖”。後來傳入民間,也叫龍須糖,流傳至今。
廣州粉紅水果
粉果是廣州的傳統糕點。它的皮和形狀比蝦餃略大,但不壹定是半月形,餡是蝦仁、鮮豬肉、叉燒、竹筍、香菇,風味與蝦餃不同。和蝦餃的另壹個區別是粉鍋可以水煮,也可以油炸,就是油炸粉鍋。粉果又叫“鄂粉果姐”。據說粉果的創造者是抗戰前壹位名叫“E姐”的少女。因為粉果的獨特風味,“茶室”的老板看中了它,特地請來E姐在茶室主持制作,並以E姐的名字給這種小吃命名。
廣州叉燒包
叉燒包是廣東的代表小吃之壹,也是廣東早茶“四大王”之壹(蝦餃、包子、蛋撻)。它是將叉燒切成小塊,用蠔油調味,裹上面粉,放入蒸籠蒸熟而成。叉燒包壹般直徑五厘米左右,壹籠壹般三四個。壹個好的叉燒包,裏面是脂肪適中的叉燒。蒸熟後包皮軟滑,微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散發著叉燒的香味。
冠軍吉的周
相傳在明朝,廣州西關有壹個叫倫的小男孩。因為家裏窮,他7歲就出來賣菜了。他從小就喜歡背詩,有時候在菜場有人纏著他背詩。有壹天,他拎著半擔菜路過叢桂路上的壹家粥店,餓得買不起。店主認出他是詩人倫·許文,對他說:“妳為什麽不去上學?去菜市場賣菜太可惜了。”倫許文說:“我家窮,沒錢。”店主說:“這樣吧,我每天從妳這裏買幾個菜,然後每天給妳壹碗粥。等妳有了足夠的錢,妳就可以去上學了!”"
從那以後,倫許文每天都吃不同種類的粥,有時是丸子粥,有時是豬肉香腸粥,有時是豬肝粥,有時三種都有。幾年後,他成了倫許文中學的優等生。他沒有忘記店主那些年的恩情。第二天回老家拜訪老掌櫃,讓他煮壹碗粥。老掌櫃命人用肉丸、粉條、豬肝煮了壹碗粥,獻給倫狀元。倫許文把這種粥命名為“狀元第壹粥”。現在,為了好運,許多父母買“和粥”帶回家給孩子吃。
廣州馬蹄餅
糖水混合菱角粉蒸。菱角,粵語中又叫馬蹄,故名。它的顏色是茶色的,半透明的,可以折疊而不開裂,而且軟滑爽口有韌性,吃起來極其香甜。菱角餅,壹種普通的廣式點心,是每家餐館和茶市必備的點心。因為好的荸薺糕口感清爽,還摻有馬蹄顆粒,有馬蹄特有的甜脆感。所以特別適合南方濕熱的天氣和南方人的口味。
隆江豬腳飯
龍江豬腳飯是廣東省揭陽市的名吃。因其產地揭陽市惠來縣龍江鎮而得名。其鮮美的味道與本鎮特色大米相結合,形成隆江豬腳飯。肥而不膩,味道鮮美,是當地名菜。勤勞的龍江人民把這種盛大的家鄉味道帶到了世界各地,所到之處都是遠近聞名,為人稱道的美食!
蒸粉絲卷
腸粉始於唐代,發源於龍州(今羅定市)。是廣東非常有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由米漿制成,也稱為布拉香腸和腸粉。腸粉皮裹上肉片、魚片、蝦仁等各種食材,配上秘制醬油,鮮美爽滑,口感獨特。
清蒸奶油蛋羹
奶黃包子又叫奶黃包子,奶味和蛋黃味都很濃郁。這是廣東漢族的壹種傳統點心。廣東人有喝早茶的習慣,喝早茶會點壹籠。有三種常見的填充物。
廣式蘿蔔糕
廣式蘿蔔糕是廣東漢族的壹種糕點食品。味道鹹鹹的,很好吃。主料是小麥粉、白蘿蔔、臘肉(生)輔料是蝦。蘿蔔,又名菜頭,是過年最時令、最討喜的蔬菜。
汕頭牛肉丸
牛肉丸是廣東潮汕漢族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壹。在汕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牛肉丸可以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牛肉丸肉質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在牛肉中加入了壹些嫩筋,味道只是有點嚼勁。據說好的牛肉丸扔到地上能蹦起來!
雲吞面
雲吞面也叫餛飩面,細蓉,大蓉。是老廣的傳統小吃,源於廣州,屬於粵菜。壹般餛飩面分為湯面和撈面。雲吞面在中國是很常見的食物。餛飩、竹筒面煮熟,加入碎魚、蝦皮、扇貝、火腿做湯底。
廣式糯米雞
廣式糯米雞是廣東壹種具有漢族特色的點心。它是在糯米中加入雞肉、叉燒、鹹蛋黃、香菇等餡料制成的。然後用荷葉包起來,放在蒸籠裏蒸。
據說糯米雞起源於解放前廣州的夜市。壹開始是用蓋碗蒸的。後來為了方便被商販賣掉,用荷葉包著。古代的糯米雞是由糯米、扇貝、蝦米或去骨雞翅制成的。傳統的糯米雞分量很大,有三四米。吃壹個糯米雞差不多是半頓飯。因此,廣東餐館從1980的推出“珍珠雞”同樣的材料和壹半的大小,深受顧客的喜愛。
水煮米飯
水煮米飯是壹種具有廣東特色的漢族傳統小吃。炒飯的做法歷史悠久,在制作過程中妳也能感受到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
飯、鴨、蝦、叉燒、雞蛋和各種調料煮熟,包在荷葉裏蒸。好吃又香,是夏秋佳品。
粉碎棕色
砸棕是廣東的壹種漢族小吃,屬於粵菜中的客家菜。如果妳明白客家話裏砸的意思,妳可能已經明白這是壹顆被壓制的棕籽,沒錯!把糯米壓實在木格裏,放在油鍋裏炸,讓我再次相信妳的智慧。從圖中可以看出,必須不斷翻面,才能讓棕色變成金黃色。軟香是砸的特點。
廣式五仁月餅
廣式月餅是中國月餅的壹大類型,流行於廣東、廣西、海南、香港和澳門,並流傳到東南亞和全國各地的華僑聚居地。根據餅皮,廣式月餅可分為三類:糖水餅皮、酥皮和冰餅皮。
五仁月餅是廣式月餅的主要品種之壹。
甜麻辣糕
麻辣糕,英文名:粵式海綿蛋糕是傳統的廣式茶館小吃,而港式麻辣糕又叫古法麻辣糕。麻辣糕是廣東茶館常見的小吃之壹。它的壹個特點是氣孔有三層,上層是直的,下層是橫的,是壹種餅。正宗麻辣糕是由面粉、雞蛋、豬油、黃油混合發酵三天,最後放入蒸籠蒸熟而成。麻辣糕是金黃色的,新鮮吃的時候非常蓬松柔軟,略帶香味。如果發酵足夠,麻辣糕的顏色會變成深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