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腹痛
急性腸炎最明顯的癥狀是突然的腹痛和不適。腹痛多在臍周區,可引起陣發性疼痛加重,並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壓痛。
2.急性腹瀉
急性腸炎的腹瀉癥狀大多輕重不壹,腹瀉多為水樣便,但含有被胃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排便次數明顯增多,壹天發生數次甚至10次。排泄物多呈黃色水樣,含少量泡沫或粘液,嚴重者會有少量膿血。
3.腸鳴音過高
急性腸炎患者腸鳴音亢進。把耳朵貼近急性腸炎患者的腹部,可以聽到腹部明顯的“阿姨”聲。
4、畏寒、發熱
急性腸炎壹般表現為胃腸道癥狀,但可有寒戰,個別原因會伴有低熱。
5、身體脫水
如果急性腸炎出現嚴重腹瀉,可出現四肢無力、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6、主要原因
1,由病毒感染引起
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傳染性很強,這些患者大多是相互傳染的。人類熟知的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輪狀病毒都可以引起急性腸炎。
2、黴菌感染所致
黴菌性腸炎壹般由白色鏈球菌引起,白色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但只有當環境變化到有利於其生長繁殖時才會出現癥狀。
比如長期使用抗生素和皮質類固醇造成菌群失調,影響免疫機制,有利於黴菌的活動和傳播;本人患有壹些血液病,糖尿病,酸中毒等代謝性鼻,身體狀況適合黴菌生長,可導致此病發病。
3、飲食不潔所致
飲食衛生不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急性腸炎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被汙染、腐爛變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細菌,誤食後可使腸道內大量細菌繁殖,細菌和細菌代謝毒素刺激腸道。
4、服用壹些藥物。
在服用某些藥物期間,如水楊酸制劑、磺胺類藥物、某些抗生素和瀉藥,或誤食農藥,可因藥物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從而導致急性腸炎的突然發作。
5.急性腸炎的中醫認識
中醫認為,急性腸炎的發生是由於暑濕寒熱等外邪的侵襲,食物寒涼不潔,損傷脾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水濕停滯導致腹痛腹瀉。
7、護理措施
1.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所有刺激胃部的飲食和藥物。酌情短時間禁食,然後給予易消化、清亮、殘渣少的流質飲食,有利於胃的休息。
2.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吃糖和鹽(白開水加少量糖和鹽制成)就好。經常嘔吐的患者可在壹次嘔吐後少量飲水(約50毫升),多次飲用,避免嘔吐。
3.止痛。可以用顛茄片、阿托品等藥物。也可以局部熱敷腹部緩解疼痛(胃出血患者不必)。
4、為避免胃腸發酵、脹氣,急性期應避免食用牛肉等產氣食物,並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不吃高脂肪油炸、油炸、熏制和打蠟的魚,含纖維較多的蔬菜和水果,刺激性飲料、食物和調味品。
5.黃連素、諾氟沙星等抗菌藥物,腹瀉、發熱患者可適當使用,病情較輕者壹般不用,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6、上吐下瀉嚴重,脫水明顯,應及時送醫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壹般1,2天恢復快。
7、預防為主,適量飲酒,不要暴飲暴食,註意或不要使用易損傷胃黏膜的藥物。急性單純性胃炎要及時治療,防止復發,以免轉為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