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又叫拉條子或涼面,是用上好的麥面粉,用手拉抻面成,呈細圓長條狀,故而得名。又因做熟後要用涼水洗,故也稱涼面。
拉面是和田維吾爾族主要飯食之壹。維吾爾族吃拉面,講究菜肴。吃拉面的菜肴,通常是用羊肉、辣子、芹菜、蘿蔔、白菜等做成湯菜。好壹點的還要做過油肉。做菜講究色、香、味壹般要紅、黃、綠幾色,將做好的菜拌入拉面,吃起來別具風味。居住在這裏的漢族人日常生活中也喜歡做拉面吃。
拉面的做法大體是這樣:選上等精面,用適量的鹽水和面,鹽多了抻不開,鹽少了缺乏韌性,拉不長,壹拉就斷。所以放鹽壹定要適量。面和好以後,把面切成小節,搓成 30 厘米長的粗條,盤在大盤子裏,上面抹上清油,蓋上濕布,“醒”上 20 分鐘,俗稱“醒劑子”。“醒”好後,面即可拉開。為了拉細,有時可先把面再撚搓成細條盤在塗油的案板上,然後拉細下入開水鍋內煮,待煮熟撈出放在涼開水中過壹下,使其具有韌勁,不粘糊,就可盛入盤內拌以炒好的菜,並放入醋、辣子食用。
在大飯館裏就不是這樣拉面了,白案廚師做拉面都是大把子面,每拉壹把最少也有壹兩公斤,技術高超的廚師壹次可拉十幾公斤面。面團在廚師手中晃來晃去,啪啪作響,雙臂輕盈,動作和諾,姿勢優美,拉面上下拋弧飛舞,看起來真有點象雜技表演,不過三、五分種,壹塊面團競成數百根銀絲飄飛入鍋。
飯館裏的拉面,壹種食法是將過水的面盛進盤子,澆上湯菜食用,另壹種吃法是將拉面切成短節,然後在炒鍋內放上清油、肉絲、大蔥西紅柿辣子、花椒粉、鹽、蒜等佐料,進行爆炒,即成炒面。其風味與拉面迥然不同。略酸帶辣,吃起來油而不膩,開胃爽口,也頗受人們喜愛。
新疆拉條子的做法!新疆拉條子也就是人們說的新疆拉面或叫拌面(可不是蘭州拉面哦)!
在新疆如果是正宗的維族館子,妳千萬別說妳要吃拉條子。
因為人家不知道啥子是拉條子,這是漢族人給的稱呼。(:
主料:北方白面(新疆因為冷,所以小麥生長期很長,產出來的面粉十分筋道,有嚼頭,不象我們重慶的灰面),羊肉(萬萬少不得的DD,新疆人都吃的),皮牙子(就是洋蔥),西紅柿,時令蔬菜(壹般是青辣椒還有什麽豆角,只要妳喜歡都可以)!
配料:蔥,姜,蒜(必備,在新疆的餐館每個桌上都有壹頭大蒜),鹽,味精,色拉油,孜然(在新疆是這麽叫的,好象大部分人叫小茴香),還有壹盆涼水(最後就知道什麽用拉,呵呵)
1:首先是和面,和面的水最好是加了鹽的水,這樣面要好吃點,而且吃起來很精,有筋道!做拉條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開。而且合好的面上要抹壹些油,然後蓋上濕布醒壹會,這個跟咱做餃子的過程是壹樣的。千萬不要剛合好就拉!(如果妳懶的做,我可以告訴妳個秘密!去買那種粗的手搟面,這樣可以直接看下面菜的做法了。雖然不是很正宗,但也可以湊合吃!)
2:開始炒菜拉,羊肉買回來切厚片,然後用鹽和料酒餵著,備用。 時令蔬菜切丁,西紅柿切開,皮牙子半個切絲,孜然備用。
鍋裏放油,燒8成熱,先把羊肉片下去劃壹下,然後撈出來。
將油再燒壹下,下切好的西紅柿翻炒,讓油爆起來,放些料酒,皮牙子,放孜然(多些無妨),時令蔬菜。炒幾下,放鹽、味精調味。如果妳覺得湯不夠,可以加點水。倒入過了油的羊肉片。
如果水多了可以考慮放些水澱粉。但最好別放。
3:開始拉面,這就要看妳的技巧拉,將拉好的面條(看起來有點粗的)過水煮熟,然後撈到準備好的那盆涼水中過壹下,裝盤,往煮好的過了水的面上倒入做好的炒菜,OK,準備開飯吧!
壹盤香噴噴的拌面就完成拉!我壹次可以吃2大盤!(壹般新疆人都用12寸盤來裝的,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