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榆實、榆子、榆仁、榆莢仁。
來源為榆科植物榆樹Ulmus pumila L.的翅果。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微辛;入肺、脾、心經。
功效主治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熱利水,殺蟲消腫。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帶下,小便不利,水腫,小兒疳熱羸瘦,燙火傷,瘡癬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克榆錢果實含水分82克,蛋白質3.8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8.5克,粗纖維1.3克,灰分3.5克,鈣280毫克,磷100毫克,鐵22毫克,胡蘿蔔素0.73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1毫克,煙酸1.4毫克,抗壞血酸9毫克。
[編輯本段]食療作用
1.健脾益胃 榆錢果實中含有煙酸、抗壞血酸等酸性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可健牌和胃, 治食欲不振。
2.清熱安神 榆錢果實中含有大量水分、煙酸、抗壞血酸及無機鹽等,其中鈣、磷含量較為豐富,有清熱安神之效,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
3.殺蟲消腫 榆錢果實中的煙酸、種子油有清熱解毒,殺蟲消腫的作用,可殺多種人體寄生蟲,同時,榆錢還可通過利小便而消腫。
4.止咳化痰 榆錢味辛入肺經,能清肺熱,降肺氣,榆錢種子油有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故可用於治療咳嗽痰稠之病癥。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又由於它是“余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可有“余錢”的說法。當春風吹來第壹縷綠色,金黃的榆錢就壹串串地綴滿了枝頭,人們會趁鮮嫩采摘下來,做成各種美味佳肴。
據測定,每100克榆錢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質3.8克,脂肪1克,膳食纖維1.3克,礦物質3.5克,鈣280毫克,磷100毫克,鐵22毫克,維生素B1、B2各0.1毫克,煙酸1.4毫克等。榆錢的含鐵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紅柿的50倍。
榆錢也是防病保健的良藥。榆錢具有通淋、消除濕熱等功效,主治婦女白帶多、小兒疳積羸瘦;外用可治療瘡癬等頑癥。中醫認為,多食榆錢可助消化、防便秘。
榆錢的吃法多種多樣:壹是生吃。將剛采下來的榆錢洗凈,加入白糖,味道鮮嫩脆甜,別具風味。若喜吃鹹食,可放入鹽、醬油、香醋、辣椒油、蔥花、芫荽等作料。
二是煮粥。將蔥花或蒜苗炒後加水燒開,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將熟時放入洗凈的榆錢繼續煮5~8分鐘,加適量調料即成。榆錢粥吃起來滑潤噴香,味美無窮。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吃罷榆錢粥後,就留下了“杯盤粉粥春光冷,池館榆錢夜雨新”的詩句。
三是籠蒸。先將榆錢洗凈,拌以玉米面或白面做成窩頭,然後上籠蒸半小時即可起鍋。或將洗凈的榆錢拌上面粉,攪拌均勻,直接上籠蒸熟,再放入調料。
四是做餡。將榆錢洗凈、切碎,加蝦仁、肉或雞蛋調勻後,包水餃,蒸包子,卷煎餅都可以,味道清鮮爽口。
[編輯本段]保健食譜
1.糖拌榆錢 榆錢80克,西紅柿、黃瓜、橘子瓣各100克,白糖40克。將榆錢、西紅柿、黃瓜、橘瓣洗凈並瀝水;西紅柿、黃瓜斜刀切成薄片備用;橘瓣用小刀切開去籽備用;取壹個大平盤,將西紅柿片、黃瓜片、橘瓣片均勻擺在盤中,榆錢放盤中,再均勻撒上白糖即可食用。此菜造型美觀,質地細嫩,口味酸甜,具有健胃消食,生津利水的功效。可用作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口幹少津患者的輔助治療。健康者食之可強身健體。
2.榆錢炒肉片 榆錢400克,豬瘦肉100克。水發木耳50克,豬油500毫升。將榆錢、木耳洗凈備用;豬瘦肉洗凈切片,放碗內,加適量鹽、黃酒、濕澱粉拌勻;另取壹小碗,加清湯、精鹽、醬油、黃酒、麻油、濕澱粉勾兌成芡汁備用;炒鍋內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加入豬瘦肉片,炒至散開,撈出瀝油;原鍋留少許底油,加入蔥、姜、蒜末煸香,放入肉片、榆錢、木耳,翻炒幾下,加入芡汁,翻炒均勻盛於盤內即可食用。此肴有健脾和胃,補虛安神的功效。可用以治療食欲不振,小兒疳熱羸瘦,失眠等病癥。
3.榆錢蒸菜 榆錢800克,玉米粉150克,黃豆粉50克。將榆錢洗凈,瀝幹水,放入大盤中,加豆粉、玉米粉、精鹽、味精、蔥段、姜末,並拌勻;蒸鍋加水置火上,待水燒沸後,放入榆錢大盤,蒸制15分鐘取出食用。本菜色香味俱全,且質嫩糯,具有健脾助食的功效。適用於久病體虛,脾胃虛弱,食欲不佳等患者食用。
4.榆錢湯 榆錢100克,西紅柿、甜橙、白糖各50克,濕澱粉20克。榆錢洗凈瀝水,西紅柿洗凈去蒂切成薄片,甜橙切成薄片備用;湯鍋置旺火上,加清水500毫升,放入榆錢、西紅柿和甜橙,煮沸後,加入白糖,待糖溶化,用濕澱粉勾芡即成。本湯色美味香甜,具有健脾補虛,養血安神之功效。可用作體虛羸瘦,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患者輔助治療。健康人食之既可增強體質,又可美容。
註意事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慎食。
[編輯本段]文獻選錄
《本草拾遺》:“主婦人帶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寶慶本草折衷》:“療小兒火瘡痂庀,及殺諸蟲。”
《本草省常》:“養肺益脾,下惡氣,利水道,久食令人身輕不饑。”
《山西中草藥》:“安神,止帶,助消化。”
《全國中草藥匯編》:“安神健脾。治神經衰弱。”
[編輯本段]文化欣賞
唐·施肩吾。《戲詠榆莢》:“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知爾不堪還酒家,漫教夷甫無行處。”
宋·蘇軾。《榆》:“我行汴堤上,厭見榆陰綠。千株不盈畝,斬伐同壹束。及居幽囚中,亦復見此木。”
清·陳維崧。《河傳弟九體·榆錢》:“蕩漾,誰傍?輕如蝶翅,小於錢樣。拋家離井若為憐?淒然。江東落絮天。”
歷史傳說。據《爾雅》記載,榆皮(榆白枌)荒歲農人食之以當糧,不損人。嘉佑年中,過豐,沛,人缺食,鄉民多食此(榆皮)。
擴展閱讀:
1.《野菜的識別與食療作用》郭文場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開放分類:
植物,中草藥,野菜
[我來完善]
“榆錢”相關詞條:
更多
野蒜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236
分享到i貼吧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合作編輯者:
南往、Whikiey、木蘭辛夷、 海量不多喝、高樓居士、liushuqun、瞬弟弟、小松博客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壹步完善,百科歡迎您也來參與編輯詞條 在開始編輯前,您還可以先學習如何編輯詞條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約 18119 次
編輯次數:8 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10-19
創建者:小松博客
最新動態
百度百科權威合作:
百科消息:
百科詞條推出分享到新浪微博功能
百科社會頻道頁精彩推薦
百科分類管理火熱招募中
百科船長與您分享心情博客
歷史上的今天
熱門詞條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