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春季有哪些最好的養生食譜?

春季有哪些最好的養生食譜?

春天是萬物蘇醒的季節,也是養生的好季節。那麽春季養生需要註意什麽呢?春天吃什麽養生?接下來讓我告訴妳。

春季最佳養生法

杏仁水果巴菲

材料:酸奶***兩瓶* * *約500g * * *,美國杏仁50g,開心果仁1小勺,甜杏400g,面包2片。

做法:1。將甜杏洗凈,切塊。2.將酸奶分成兩碗,加入杏塊。3.最後與杏仁混合,撒上開心果仁和碎米,配面包食用。

點評:杏仁趨向潤燥,有壹定的補肺作用。杏仁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多酚類物質,不僅能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患心臟病和許多慢性病的風險。此外,杏仁富含維生素E,具有美容功效,能促進面板微循環,使面板紅潤有光澤,更有彈性。布菲,壹種新鮮的杏仁水果,是美容保濕的佳品。

單位能量:1126.03 kcal;蛋白質34.95g脂肪46.86g碳水化合物141.1g;膳食纖維16.03g;膽固醇75mg鈣721mg;磷632.1mg;鉀1910.35mg;鈉482.94mg鎂143.4mg。

無油炸雞腿

材料:帶皮雞腿兩條,孜然粉1小勺,辣椒粉1小勺,黑胡椒1小勺,糖1小勺,鹽1小勺,料酒1小勺。

做法:1。雞腿去骨後,孜然粉等所有食材提前腌制,鍋加熱,腌制好的雞腿放下,不放油。2.小火煎10分鐘會把雞皮裏的肥肉逼出來。3.把雞腿翻過來,繼續煎8分鐘。4.把炸好的油全部倒出來,再翻壹遍,小火炸壹分鐘,脆皮。

點評:雞肉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種類多,消化率高,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與牛、羊、豬等紅肉相比,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較低。這道菜的特點是用無油小火將雞肉表皮下的脂肪全部逼出,不僅香脆可口,而且更健康。

單位能量:611.58大卡;蛋白質49.51g;胖39.7g碳水化合物14.06g;膳食纖維2.75g膽固醇486毫克;鈉2574.37mg鈣30.24毫克。

紅咖喱蝦

材料:海蝦500g,巴基斯坦紅咖喱粉2大勺,彩椒半斤,蔥半根,濃椰汁半杯,姜蒜適量,鹽1小勺。

練習:

1.在熱鍋中用熱油將姜、蒜、蔥末翻炒,放入蝦仁。

2.蝦炸變色後,加入彩椒和紅咖喱粉翻炒幾分鐘。

3.蝦炸好後加入椰奶,最後加鹽調味。

技巧

紅咖喱因其味道濃郁而受到美食家的喜愛。對於第壹次嘗試的人,建議搭配壹碗白米飯,可以減少辣味對味蕾的* * *感。咖喱粉的存放方法:粉狀的咖喱粉易吸潮,氣味易揮發,應放入密封容器中,存放於陰涼避光處,防止與其他調味料混合。

評論:

這道菜充滿了南洋風情,咖喱純正美味。這是壹頓超級大餐。同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食欲。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指出,咖喱中含有的姜黃素具有激活幹細胞、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蝦仁營養豐富,富含鈣、磷、鎂,對心臟有保護作用。同時,其肉質松軟,易於消化,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每份能量:1275.438+0大卡;蛋白質102.55g;脂肪37.65g碳水化合物131.64g;膳食纖維32.17g;膽固醇585mg鉀3710.19mg;鈉4043.79mg鎂521.87mg;鈣948.12mg;鐵30.09mg。

春季健身運動

早起伸懶腰。

經過壹夜的睡眠,人體柔軟松弛,血液循環緩慢。當妳醒來的時候,妳總是感到懶惰和虛弱。若四肢舒展,腰腹舒展,全身肌肉發力,配合深呼吸,可起到驅舊吸新、行氣活血、疏通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還有緩解疲勞、醒神、增力、活動四肢的作用。所以,我們提倡春天早起,多拉伸。

工作日多散步

在春暖花開之際,散步是壹種值得推廣的養生方法。忙碌了壹天的工作後,走在大街小巷能很快消除疲勞。很多壽星的長壽秘訣之壹就是每天有壹定的時間散步,尤其是春天,因為春天氣候宜人,萬物生長,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走路不拘形式,速度要根據個人體力決定,時間長短要自然。應該是建立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和輕微的汗水的基礎上。老年人走路最好是慢慢地、慢慢地、穩穩地走,每分鐘60到70步左右,可以穩定人的情緒,消除疲勞,也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小跑適合中老年人和年輕人,每分鐘走120步左右。這種散步輕松愉快,可以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走路時可配合擦手、揉胸腹部、捶背、拍打全身等動作,幫助疏通氣血,生陽氣。

放風箏

春季放風箏是壹種集休閑、娛樂、鍛煉為壹體的養生方式。去郊遊,看著風箏隨風翺翔,真是壹件樂事。放風箏的時候,人不停地跑,不停地拉線,不停地控制。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看著風箏高飛,壹直盯著風箏,眼部肌肉得到調整,疲勞消除。這項活動特別適合青少年。

中老年人放風箏要註意保護脖子。不要後仰太久,而是交替擡頭看對方。最好是兩三個人壹起放風箏。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不要選擇湖泊、河流以及有高壓線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多做戶外活動

所謂戶外活動,是指戶外、庭院、公園、大自然中的壹些運動,如釣魚、賞花、慢跑、練氣功、打太極拳等。室外空氣富含負氧離子,是促進生物骨骼生長的良好營養物質。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始終是“飄”著的,對預防兒童佝僂病和中老年人骨質疏松非常有益。

提示:運動前應使用護膝。

春天的早晨很冷。運動前要活動膝關節壹兩分鐘,使其放松,防止運動中膝關節意外受傷。如果選擇跑步,要註意不要跑得太快,踩地不要用力過猛,以緩沖腿部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

“護膝運動”:原則上是無負荷的主動活動為主。比如“仰臥提腿”:取臥位,雙腿伸直,雙手自然放在體側,直腿向上提,角度可逐漸加大。再比如“側擺”:取側臥的下肢伸直,盡可能擡高,然後慢慢還原。這些功能性練習可以使膝關節屈伸自如,防止肌肉萎縮,增強肌肉力量,增加關節活動範圍。

中醫春季養生小貼士

首先,調整飲食:

春季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溫,營養豐富。健脾壯陽的原則是避免太酸、清淡可口、油膩生冷,尤其是不要多加辛辣、熱性之品,如人參、鹿茸、烈酒等,以免助熱上火。春天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雞蛋、胡蘿蔔、花菜、大白菜、甜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註意不要過早暴食冷飲等食物,以免傷胃傷陽。

二、鍛煉:

壹年之計在於春,春是實物投資的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驅舊吸新,滋養臟腑。春天多運動,會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減少壹年中流感等疾病的發生,使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選擇戶外活動,如太極拳、慢跑、放風箏、春遊等。

三、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要放松,豁達,樂觀,克制抑郁和憤怒,滋養大自然。節假日去散步,遊山玩水,陶冶性情,會使氣血通暢,精力充沛。

第四,風寒:

春天要晚睡早起,多做戶外活動,舒展身體,讓壹天更有活力。春季尤其要註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冷乍暖的特點,衣服不能減,冬裝脫得太早,極易受涼傷肺,引發呼吸道疾病。按照“春捂秋凍”的原則,衣服必須隨著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以適應春天多變的氣候。

五、防止春困:

春天陽光明媚,但人卻昏昏欲睡。又累又暈,早上不醒。這種現象就是大家所說的“春困”。春季嗜睡並不是需要多睡,而是由於體內循環的季節差異,面板外圍供血增加,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負荷增加,大腦供血相對減少而引起的。那麽如何減少和預防春季嗜睡呢?壹是要保證睡眠,早睡早起,克服消極懶惰的思想和情緒;第二,要積極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改善血液循環;第三,要適當增加營養。研究證明,缺乏B族維生素和暴飲暴食是春季嗜睡的重要原因,因此宜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但不要過飽。第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少抽煙。如果不太冷的話,適當減壹些衣服或者用冷水洗臉,會讓妳盡快有睡意。

六、衛生保健和疾病預防:

春季溫暖多風,最適合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容易發生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氣管炎、腦膜炎、猩紅熱、腮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所以壹定要註意衛生,勤洗衣服、被子,除害蟲,開窗通風,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傳染病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春天也是氣候交替的過渡季節。如果不註意保健,或者吃了辛熱助火的產品,然後被時令邪氣所觸發,壹些舊病就容易復發,如偏頭痛、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精神病等。,要特別註意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進行預防。看過的人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