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秀珍菇栽培出菇期如何管理?

秀珍菇栽培出菇期如何管理?

1.栽培地點的選擇:

菇房要在通風良好、清潔的地方,沒有雜草、臭水溝等細菌、蒼蠅、蚊子滋生的地方。蘑菇房要安裝通風設備,門窗要安裝細網紗,防止蒼蠅蚊子進入。

2.結果前的準備:

培養的種子飽滿後,菌絲應潔白、均勻、粗壯、無雜菌感染;蘑菇房要進行預處理。DDV熏蒸壹整夜,然後用高錳酸鉀和甲醛熏蒸壹整夜。氣味消失後,應對蘑菇房進行預加濕,並在整個床架、房間(包括溫室)的地板和墻壁上噴灑大量的水,以增加整個房間的濕度。蘑菇內設置2-3盞滅蚊燈,控制蟲口密度。

3.在棚子裏播種:

將菌袋放在栽培床架上,高度以床架的高度為準。當妳把它們搬進培養室的時候,妳可以在不通風的情況下培養這種真菌兩天,而且房間裏還噴著水,以保持水分。壹個棚能放多少菌袋,能放多少層,要和菇棚的通風相匹配。

4.第壹個潮汐菇的出菇管理:

第壹個潮汐蘑菇的菌絲體的營養積累是最集中的,因此未來的產量也是所有潮汐時期中最高的。開袋時,沿領部剪斷塑料袋,刮掉原來的老株或肥大的原基。此時,保持菇房的相對濕度達到90%(可以通過在菇房內懸掛無紡布進行噴濕來實現,最好有加濕器),連續保持3-5天,保持室溫在23-25℃,每天給予壹定量的漫射光。此時蘑菇房要經常噴水,噴水時要通風。此階段對通風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因此CO2濃度可以控制在1000ppm以下。3-5天後,可以看到材料表面的原基已經開始分化,形成大量的蘑菇芽。此時無紡布要放好,加強通風采光時間,或者全天通風,但濕度壹定要保持在85-90%。此時菇蕾分化迅速,當菇柄長到3-4cm,菇蓋直徑達到2cm時,可以用細服式噴霧器頻繁噴菇蓋,直接將霧斑噴在菇體上。蘑菇可以在合適的壹天後采摘。采摘蘑菇後,可去除材料表面的老根和壹些未分化的原基,直接刮取新鮮培養料。刮完後,不允許直接在材料表面噴水。如果菇房出菇不整齊,需要將新采摘的菇袋轉移,方便其他菇袋出菇管理。蘑菇全部收獲後,最好當天刮掉(刮掉表面的老根和枯死的幼菇、菇蕾,最容易被雙翅目害蟲破壞)。此時,菇房的濕度只需要保持在70-80%,讓培養料表面稍微幹燥壹點,就可以防止大量黴菌的出現和部分卵的孵化(如果太幹燥,可以每天用噴霧器噴壹點細霧)。在這種情況下,

5.第二次潮菇的管理:

第二個潮菇出來之前需要用水浸泡(處理措施是用刀刮去略幹的培養料,有兩個目的,壹是去除表面可能攜帶的壹些蟲卵和病斑;另壹種是在短時間內增加菌袋的吸水量。壹般在水中浸泡壹天,可以使菌袋的水分增加30-50g,為下壹次出菇提供了水分的保證。此時最好將黴菌單獨處理,防止交叉感染,然後放入4℃的冷庫中24小時,給予低溫刺激,同時給予雜菌抑制處理。低溫刺激壹天,此時可以打掃菇房,也可以用農藥控制蟲口密度。蘑菇袋搬出冷庫後,要特別註意保濕處理。可以重新穿上無紡布隨時噴水保濕,還可以增加蘑菇房的采光時間和頻次。蘑菇芽再次出現後,管理同第壹次潮,此時通風保濕尤為重要。三潮、四潮、五潮、六潮的管理與二潮類似。關鍵是培菌增水的處理要合適。

6.潮汐結束時蘑菇的處理。

打開菇袋尾部的部分袋面即可生產出最後壹批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