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每次穿短裙,路人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的蛇皮腿。我該怎麽辦?

每次穿短裙,路人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的蛇皮腿。我該怎麽辦?

妳好

蛇皮腿也叫魚鱗病。

魚鱗病目前還沒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如果患者能夠加強皮膚護理,結合藥物治療,癥狀是可以得到壹定程度的改善的。

首先要加強護膚。冬季氣候幹燥時,皮膚脫水會相對增加,皮膚損傷加重。所以冬天是護理的重點。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奶油、紅薯、魚肝油、葉綠素、豬肝等。冬天洗澡不要太頻繁,肥皂也不要用太多。洗澡後要塗護膚油,保護皮膚,減少鱗片,保持適當的水分和充足的營養。此外,還要註意保暖衣物,避免風寒引起的皮膚刺激;避免辛辣刺激。這樣可以讓患者舒服,減輕病情,達到預防的效果。

其次,在上述護理下,病情仍較嚴重,故考慮用藥:

(1)西醫治療

①口服:口服大劑量維生素A,10 ~ 300000 U或維生素A酸每日1mg/kg/天。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骨骼脫鈣、脫發等中毒癥狀。

②外治:外用10%尿素脂肪、0.1%維生素A酸乳膏或20%魚肝油軟膏,對緩解皮膚幹燥、脫屑、皸裂有壹定效果。

(2)中醫治療

①內服:對於血虛風燥證無家族史、兒童期發病、皮膚幹燥、體虛者,服用十全大補丸配蒼術軟膏;血瘀證有家族史,從小就有。皮膚幹燥、粗糙、皸裂、眼睛發黑者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②外治:可將杏仁60g碾成湯劑外洗,再將核桃90g、牛奶10g搗成糊狀外用;對於血瘀證,可將大黃15g、桂枝20g、桃仁30g水煎洗凈,然後塗當歸膏(當歸20g、麻油50g、黃蠟6g,先將麻油煮沸,再將當歸煎至焦爛,去渣保溫,加入黃蠟調成糊狀)。

魚鱗病是壹種常見的遺傳性角化皮膚病,中醫稱為糠疹。根據遺傳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

1.常染色體顯性尋常型魚鱗病:

1常見。常始於出生後數月,隨年齡增長病情加重,冬季癥狀較重,夏季較輕。

②基本特征:皮膚幹燥,黃褐色皮疹或臟褐色鱗屑呈菱形或多角形,邊緣上翹,中心緊貼皮膚,微小或糠樣。

③皮疹主要發生在四肢伸展側,其次為背部,頭部可有輕微鱗屑,嚴重者可擴散至全身,但腋窩、臀褶常不擴散,手背可有毛囊角化損害。

④大多數患者感到不適,是因為全身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幹燥,出汗少。

2.性連鎖尋常魚鱗病

1).罕見。屬性關聯的隱性遺傳只發生在男性(女性為攜帶者),發生在出生後不久。

2).皮疹分布廣泛,屈曲、褶皺部位也可受累。腹部比背部重,皮疹鱗屑大而明顯,可累及肘窩、腋窩、窩。

3).狹縫鏡檢查,男女均可看到角膜後壁或彈力膜上有許多小渾濁點。

3.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是壹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以前稱為大皰性魚鱗病樣紅皮病。出生時,該病有角質樣皮膚增厚和覆蓋全身的鎧甲樣鱗屑。出生後,脫屑留下粗糙潮濕的表面,並可以看到松散的大皰。鱗片又在上面形成了。在四肢屈曲、褶皺處的腹股溝、手腕、腋窩、肘部有灰色厚或疣狀鱗屑,部分部位有疣狀,故又稱豪豬魚鱗病。

4.板層型魚鱗病(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是壹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以前被稱為無水皰型魚鱗病樣紅皮病,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

1).重者為醜胎,多為死胎或產後死亡。

2).較輕的情況是所謂的層狀魚鱗病,出生後立即發病。外層角質層薄後,如火棉膠角質層,皮膚發紅脫皮。

5.局限性線狀魚鱗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板層魚鱗病的壹種變異。

以下方劑具有養血潤膚的功效:

1.桑葚粥:桑葚15g,大棗30g,粳米60g煮成粥。

2.芝麻餅:糯米粉100g,黑芝麻30 g,紅糖15g。先將糯米和紅糖煮成飯,搗成餅,餅上撒黑芝麻。

3.蘑菇皮蛋白腖:豬皮100 g,黑木耳15 g,調料適量。先將豬皮洗凈,切碎熬成蛋白腖,再加入黑木耳和調料。

4.龜桂圓粥:桂圓肉20克,甲魚肉30克,糯米50克煮成粥,食用前加入適量調料。

5.取大棗10 g,糯米50 g,黑芝麻12 g,黑豆15 g,每天煮粥。

6.海參粥:粳米60 g,肥海參60 g煮成粥。

7.棗糖:蜂蜜500克,冰糖300克,黑芝麻60克,黑棗200克。先將黑棗煮熟,去皮去核,取肉搗碎,然後加入黑芝麻,再將蜂蜜熬制。當它變成糊狀時,加入棗泥和黑芝麻,切成糖果塊,經常食用。

參考資料:

/question/796847.html

魚鱗病的癥狀和臨床表現。

魚鱗病(又稱蛇皮病)是壹種常見的角化障礙性皮膚病,其中75%是遺傳性的。患者皮膚粗糙幹燥,伴有糠狀鱗屑,呈菱形或多邊形,淺褐色或深褐色;大多數對稱地發生在肢體的伸展側。輕者夏季完全消失,冬季出現或加重,重者皮厚,斑紋明顯。大多數病例開始於出生後不久,兒童期開始明顯,成年後不會好轉。由於汗腺減少,患者可能會因出汗困難而全身不適,甚至出現輕微發熱。冬天,他們皮膚皸裂,頭發稀疏幹燥。此病多與遺傳因素有關。

最新研究發現,魚鱗病在表皮,根源在血液,原因在於基因。原來患者體內存在壹種血液基因病毒,在造血過程中產生壹種“隱形血蛋白”,與機體代謝的有害產物活性氧結合形成血毒,隨血液循環至全身,導致肝臟造血功能障礙,從而產生皮膚粗糙幹燥的新發現,解開了魚鱗病難以復發的謎團,為我中心成功研制魚鱗病克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魚鱗病是什麽病?魚鱗病,俗稱糠疹,是壹種以皮膚幹燥和鱗屑為特征的皮膚病,75%是遺傳性的,多在兒童期。易發部位為四肢背部和軀幹,皮膚幹燥粗糙,伴有糠疹鱗屑,呈菱形、多角形,皮屑邊緣略翹,似蛇皮,或毛孔被顆粒堵塞,使毛發無法生長。由於出汗困難,病人可能會感到全身不舒服。長期不愈合給患者帶來經濟和精神負擔,嚴重影響其容貌、身心健康甚至遺傳下壹代。

魚鱗病是怎麽形成的?魚鱗病的發病是由於遺傳原因,導致體內熱、血毒導致某些物質代謝紊亂。這種代謝殘留物不易從腎臟排出,但與皮膚有很強的親和力。因為這種代謝殘留物的熔點和溶解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很大,夏天皮膚充滿水分,氣溫高,這種物質處於液化溶解狀態,所以對皮膚的傷害比較輕。然而壹到秋天,氣溫下降,氣候幹燥。該物質壹旦分泌到皮膚表層,很快凝固,皮膚水分減少,無法有效溶解。所以凝結沈積在皮膚角質層上,所以會出現冬重夏輕的癥狀。這樣壹來,壹方面會損傷皮膚,大大加快皮膚角質化,產生大量鱗片;另壹方面堵塞毛囊和汗腺的導管,導致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紊亂,最終使皮膚失去水分,變得異常幹燥。由於皮脂腺和汗腺在全身的分布不同,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的代謝殘渣量也不同。因此,不同類型的魚鱗病患者有不同的臨床癥狀。

四種類型的魚鱗病:

1、尋常型魚鱗病:主要表現為四肢及軀幹部幹燥的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鱗屑,毛囊角質化丘疹明顯,上臂及大腿手掌、腳趾受累。發病率很高,其角質化鱗屑是由於幾層角質化細胞不脫落而堆積,在出生後幾個多月出現,5歲左右最重。青春期後癥狀可能會減輕,但隨著年齡增長和治療不當,病情會加重。

2.性連鎖隱性魚鱗病:它可以發生在出生後或嬰兒。皮損鱗屑大而明顯,呈黃褐色或汙黑色鱗屑,皮膚幹燥粗糙,常遍布全身,腋窩、肘窩等部位也可受累;腹部和背部特別重。如果面部受累,壹般限於耳前和面部側面,毛囊角化不發生。手掌和腳趾皮膚正常,皮損不隨年齡增長而減少,但有時會增重。

3.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又稱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是壹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畸變率高。在臨床上很少見。出生後或出生後幾個月,可能出現全身性和情境性損害。泛化性者出生時全身有鎧甲樣鱗屑,出生後脫落,產生泛化性潮紅和鱗屑,脫落的鱗屑濕潤,紅斑可逐漸消失,又可出現厚的疣狀鱗屑。情況有限,僅在四肢屈曲和皺襞壁上可有較厚的魚鱗狀角質片。

4.層狀魚鱗病。這是壹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出生後全身被壹層寬大的粘膠膜緊緊包裹,常引起眼瞼、嘴唇外翻。幾天後,膜脫落,皮膚廣泛發紅,上面有大塊灰白色或灰棕色多邊形或菱形鱗屑,中心固定,邊緣遊離。對稱性常發生在全身,尤其是四肢屈曲側、肘窩、腋窩、外陰。手掌和腳趾角化過度,指甲和頭發過度生長,病程緩慢,可終身存在,紅皮病成年後可緩解,但鱗屑依然存在。

北京老年醫學魚鱗病研究會的專家認為魚鱗病是由;氣血不足,久病不愈,陰傷,飲食不當,情誌失調。氣血不足,久則陰液受傷,導致養血失調,氣血不足則燥,燥則常年濕。精神抑郁、慢性抑郁、肝血損傷、肝儲血功能障礙、失血、皮膚幹燥產生此病。

找到魚鱗病的致病病理和病因,將打開魚鱗病康復的大門。最終,由陳明教授和馬樹林教授領導的專家組成功研發出治療魚鱗病的首選藥物。“玉林消”(軟膏、膠囊)和“潤燥搽劑”系列純中藥、

“魚鱗消”(軟膏、膠囊)、“潤燥搽劑”系列藥物采用養血潤燥、活血理氣固表的治療原則,逐步調整,達到氣血平衡、陰陽平衡、軟化角質化皮膚。

“玉林消”(膏劑、膠囊)和“潤燥搽劑”系列藥物的幾大功效;

1.該藥含有大量營養成分,能全面調節人體臟腑功能,從肝、腎、脾、肺入手,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激活皮脂腺、汗腺功能,擴張微循環。

2.能直接疏通毛孔,調動汗腺和皮脂腺的正常功能,使頭發在短時間內正常生長,達到排汗、散熱、排毒的作用。

3、能彌補先天不足,藥物中含有生物活性滲透因子,能有效殺滅人體病毒。滋補肝腎,從腎臟排出病毒,減少皮膚分泌病毒,減少對皮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