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能得到慈禧太後親自過問並為他們鳴冤昭雪,和當時的大政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為何這樣說?請看下文。
自古紅顏多薄命:楊乃武和小白菜案發原因。小白菜樣貌非常漂亮,肌膚潤滑、身材豐盈,也正是因此人們稱她為“小白菜”。
寶物容易招致賊的惦記,人太漂亮了也容易招致異性的惦記。小白菜長得這麽漂亮迷人,再加上她和丈夫葛品連的感情又不太好,鄉鄰男子無不垂涎她的美色,這其中就有當時縣令劉錫彤的兒子。
壹般的男子可能只是想想而已,但劉錫彤的兒子仗著自己老爹是縣令,膽大妄為,他為了得到小白菜不擇手段。
有壹天,他趁小白菜獨自回家,示意衙役把小白菜捆綁起來,將小白菜強暴。以後他又經常找小白菜,小白菜知道他是縣令之子,只能委曲求全。
壹面是沒什麽感情的丈夫,壹面是欺負人的惡霸,真是壹顆可憐的“小白菜”。恰巧此時,她遇到了頗有文采的舉人楊乃武。
楊乃武與小白菜可謂是壹見鐘情,已有妻室的楊乃武打算納小白菜為妾。
劉錫彤之子得知後,怎可善罷甘休?他壹心想把小白菜據為己有,於是千方百計地想置楊乃武於死地。
說來也巧,正在這個時候,小白菜的丈夫葛品連卻突然暴病而亡,這讓人們聯想起潘金蓮和武大郎故事,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縣令之子壹看這個情況,心生壹毒計,他用金錢賄賂葛品連的母親,讓她告小白菜和楊乃武合夥謀殺葛品連。
官官相護下的冤案。縣令劉錫彤帶人來驗屍,由於葛品連是暴病而亡,再加上當時的天氣還比較熱,葛品連屍身發生屍變,嘴和鼻子有血水流出來,仵作沒有用銀針試毒,就直接判斷是中毒而死。
於是,縣令把小白菜抓起來,並沒有謀殺的小白菜怎會承認?怎可耐嬌嫩軀體抵不住縣老爺的嚴刑逼供,被迫承認和楊乃武合謀殺死了丈夫。
劉錫彤又用同樣的手段嚴刑逼供楊乃武,楊乃武受不了大刑,只得承認是從藥店買的老鼠藥。劉錫彤又找到藥店老板串供。
經過壹連串的操作,楊乃武和小白菜被判了淩遲斬決的罪行。
楊乃武和小白菜案定後經過杭州府層層上報,當時晚清政府政治腐敗,官官相護,直到巡撫壹級也沒有提出異議。
不過,楊乃武並不服,寫了壹份狀子,讓他的姐姐去告狀。
當時負責此案的翁同龢發現案件有疑點,恰在此時,楊乃武委托姐姐遞送的狀子也到了都察院。
於是,翁同龢詢問了熟悉刑律的官員和在京城的杭州籍官員,大家也都覺得案件有疑點,也建議朝廷重審此案。
慈禧太後得知情況後,下令重審此案。
真相大白,冤案昭雪。在慈禧太後親自下令、翁同龢親自關註下,對葛品連開棺驗屍,發現葛品連並不是中毒身亡。
原來,葛品連雖然暴病而死,但在此之前就有病根,而且在死前3天葛品連已經出現腿部紅腫、雙腿無力的情況。
但是他認為沒什麽大事,繼續去做工,結果導致病情迅速惡化。
案件調查清楚,終於真相大白,楊乃武和小白菜得到平冤昭雪。
楊乃武和小白菜案真相大白後,慈禧太後下令刑部徹查審辦不力的相關官員,並且將劉錫彤等人革職、充軍的處分。
慈禧太後重視的原因。在晚清政治腐敗、官場黑暗的大政治環境下,像楊乃武和小白菜這類的案件還有很多,慈禧太後為什麽要親自過問這種小案呢?而且為此大動幹戈?
原來,楊乃武和小白菜案發時正值1875年,慈禧太後再次垂簾聽政,當時還有不少的王公大臣對此不滿,慈禧太後急於樹立威信。
恰在此時發生了楊乃武和小白菜案,慈禧太後非常關註案件的進展,通過平冤昭雪這壹案件向大臣們展示她的政治魄力。
楊乃武和小白菜案是個重大冤案,但正好趕上了壹個很好的昭雪時機,若非如此,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很可能像歷史上其他的很多冤案壹樣,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對此,大家認為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註津城沐雨,更多有用又有趣的歷史知識,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