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皮秋刀魚:
箭魚,魚的學名,又名鯿魚、I型魚,通常棲息於河口沿岸水域。每年3月中旬開始成群遊入長江,在中下遊淡水河流入口處產卵。3-8月是秋刀魚的旺季,但清明前品質最好。長江中下遊盛產箭魚。產自長江口至江西九江,福建、浙江也有。不過揚州的“瓜州深港鳳尾魚”最好看,形狀狹長,色澤銀白色,頗似刀。所以蘇東坡說“望網得銀刀”,杜甫說“網銀刀亂”,都是刀魚。
秋刀魚肉很好吃,肥而不膩。每100 g可含蛋白質10.9g、脂肪2.2g、碳水化合物412卡路裏334.944kJ、鈣126 mg、磷6 mg、鐵1.4mg等營養成分。劍魚扁平狹長,肉質較薄,不宜剖腹去臟。而是要用筷子把魚膽從魚嘴裏挖出來去掉臟東西,這是旗魚和其他魚在洗切的時候的區別。箭魚以其新鮮的珍珠,鮮嫩的肉,豐富的油,柔軟的刺和美味的湯而聞名。它的鱗片是最漂亮的,加工的時候不適合去掉。劍魚非常美味。宋代劉載以詩贊之:“...筆是用姜和桂皮辣椒做的,沒熟的時候鼻子飄。河豚恥於毒,河鱸恥於無味。”清代揚州有句諺語說:“與其棄此魚,不如去累舍。”據說秋刀魚全身都好吃,連魚頭都好吃。我寧願失去祖先的房子,也不願放棄秋刀魚頭。這種誇張足以證明秋刀魚的味道不同尋常。瓜州的大刀魚被稱為“班布魚”,非常好吃,李代翁稱之為“春日妙物”。爆炒刀魚壹般采用蒸、燉、炸、熏等方式烹飪,肉也可以做成魚丸。有清蒸刀魚、雙皮刀魚、芙蓉刀魚、白炸刀魚絲、幹炸刀魚、紫菜刀魚圓湯、烤刀魚等等。最好是煮著蒸,菜很好吃。
雙皮秋刀魚是揚州名菜,壹種是刺魚。做飯的時候要刺壹下。除刺有兩種方法:壹種是煮熟後用手摸去刺。所謂“皮尖肉勻,細細搜:遍全身”;壹種是用刀去除原料中的熱量和刺,取肉烹飪。揚州雙皮秋刀魚是鹵水:汁液呈乳白色,又稱“白皮秋刀魚”。
清蒸鰣魚
鰣魚的古稱是鯊魚和鳳尾魚,它們的俗稱是箭魚,因為它們腹部下面的鱗片像箭頭壹樣。西鯡是美麗而扁平的,長得像鯛魚,顏色自由地呈銀色,肉質細膩豐滿。是珍稀淡水魚之壹,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即鰣魚、鱘魚、鯧魚、黃魚。我國的鰣魚多產於西江、錢塘江及長江下遊,尤其是長江下遊,是著名的“長江三大鮮食”之壹,以鎮江鰣魚最為著名。
鰣魚自古以來就有吃的。南宋刁作《懷京口故居》詩:“鰣魚為春網美,橘香寄海航。”宋代陳藻《初夏》說:“安石榴花猩紅血,涼荷高葉碧田。已經是江南的麥田了。”清代宗《留友》雲:“新開蘭花香,鰣魚初至肥。最好的流光是三月。我怎麽能放棄渡河呢?”洪《中秋懷中有景》雲:“如豆杏似丸,桃滿拳;昨夜江船來海口,鰣魚勸多加餐。”但是鰣魚也有缺陷,它的肉上長滿了刺,所以蘇東坡有鰣魚多骨的遺憾。
春末鰣魚初名頭旁,後名櫻桃鰣魚。人們吃鰣魚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並獲得了很多經驗。比如這條魚蒸著吃比煮著吃好,和竹筍蘆筍壹起蒸更好。而蘇東坡則偏愛“烤鰣魚”,留下了壹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姜紫醋燜銀魚,雪碗兩尺多長,桃花依舊春意盎然,其中滋味勝鱸魚。”
鰣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蛋白質、脂肪、鐵、鈣、磷、核黃素、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被譽為“魚中之王”。每年清明到端午節鰣魚最肥。鰣魚鱗下多脂,繁殖後體瘦無味。所以民間有“鰣魚必來必往鯊”的說法,鰣魚壹出水就死了,所以及時新鮮更重要。烹飪時壹般不去鱗,而是帶鱗蒸,以保持其真味。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說:“鰣魚用蜜酒蒸,治箭魚的方法較好。.....千萬不要切塊加雞湯煮;或者去後面。如果用特別的肚皮,那真正的味道就沒了。”
紅燒桂魚
北宋時,蘇東坡被貶到湖北黃州,嘗到了魷魚的美味。他故作《鮎魚壹絕》詩代代相傳:“粉石頭猶無骨,白河豚不治病人。消息不與河伯公開,何不求水妖?”他把魷魚比作水中的精靈,壹種無骨的“河豚”,可以享用而不死。(本站註:版本很多,最後壹句是:“何不求水秤?”似乎更合理。為什麽不讓它長出鱗片?因為人們往往認為有鱗的魚容易變老,所以沒有有鱗的魚受歡迎。)
鰱魚,又名鰱魚,產於長江流域。四川叫江團,鄂東叫鯉魚。鯰魚有較長的身體和較短的尾巴。前部扁平,後部扁平,身體無鱗,膚色灰白色,腹部乳白色,吻略尖而圓,口與腹在壹個位置,眼睛小,有須,故在上海又叫魷魚鼠。鯰魚沒有細刺,頭尾連壹根龍骨,肉質細嫩美觀。大鯰魚體長1 m以上,重約10 kg。每年3-5月是鯰魚上市的季節,但8月很美,常見的是“菊花鯰魚”。鯰魚很美,自古以來就被美食家所欣賞。明代楊慎說:“河豚有毒,能治病人,鰣魚好吃但多刺。鯰魚兼有河豚和鰣魚之美,無兩者之缺陷。”
鯉魚除了味道鮮美,營養也很豐富。每100克魚含蛋白質13.7克,脂肪4.7克,灰分1克,鈣39毫克,磷143毫克,鐵0.9毫克。鯉魚蛋白質中含有多種氨基酸。
鰱魚的魚鰾比較厚,可以幹成魚肚。因其幹品形狀和魚鰾上鑲嵌的天然花紋與湖北石首筆架山相似,故又被民間稱為“加比魚肚”,其名菜有“加比雞粉魚肚”等。由於背鰭刺和胸鰭刺中的毒腺,人被刺傷後會疼痛、灼燒,甚至腫脹、發熱。因此,在最初的處理中應該小心。鯰魚是第壹流的食用魚。烹飪方法上,長江上遊蒸,中遊紅燒,下遊白煮,也可以燉、燜、煮。名菜如清蒸魷魚、紅燒魷魚、白汁魷魚、湯魷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