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並稱為“兩分兩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四個最重要的標誌性節氣,春分,自然界變化的表現是白天和黑夜壹樣長短。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春分節氣的由來及註意事項,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分節氣的來歷
春分,每年公歷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壹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歷)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壹刻值幹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詞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於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於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誌》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註意事項
壹、註意飲食
春分節氣將至,大家要註意飲食調整,為了適應節氣帶來的變化。這個時候的飲食要註意尋求平衡,因為春季的時候肝火較為旺盛,所以需要補脾潤肺。建議參考下列幾個養生方法:
1、多甜少酸
祖國醫學表示,當肝氣旺盛的時候,脾胃會變得很虛弱,這個時候若是在大量進食酸味的食物,會導致肝氣過盛,從而造成脾胃受損還。所以說,春分節氣將至,人們要註意少吃點酸味的食物。相反,應該增加甜味的食物進食,比如說蜂蜜、大棗等,幫助滋養脾胃,保護肝臟健康。
2、吃應季食物
季節不同對應的食物也是不同的,想要養生的話,就要選擇應季食物進食。在春季的時候,自然要吃壹些新鮮的,比如說豆芽、春韭、香椿、菠菜、豆苗、春筍等等。還有就是,春季很多野菜長出來,大家可以去田野上挖掉野菜吃壹吃。
之所以推薦吃應季食物,那會因為這些蔬菜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吃了以後能夠維持各種元素之間的平衡。而且新鮮的應季蔬果,能夠提供的營養素更多。
二、註意起居
春分節氣將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註意起居,讓自己的生活節奏跟著氣候的改變而調整。目前正是生機盎然的時候,多註意壹點,能夠更好地保健身體。
1、要早起
春分節氣到了以後,白天會變長而黑夜則會變短,所以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適當地早起,不能有賴床的習慣。建議早上6點起床是為合適的,這個時間點是壹天當中的春分時間,有利於陽氣的生發。
2、保持居室衛生
居室是休息的地方,如果不幹凈的話,則會影響睡眠。為了能夠有好睡眠,建議將居室的物品排放整齊,同時要打掃幹凈,確保室內衛生。這樣子才會有好的睡眠環境,睡得更加香甜,提高睡眠質量。有好的睡眠,身體休息充分了,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會提高的。
3、要及時增減衣服
春分到了以後,天氣會慢慢地暖和起來,但是仍然會時不時地出現寒流侵襲,在這樣變化比較大的天氣裏,人們必須及時增減衣服,以免自己身體著涼。當然,穿太厚也不會,會影響皮膚的代謝和呼吸的。建議的穿搭是上薄下厚,尤其是腳部要繼續保暖,不能過早地換上涼鞋。
春分三候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壹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日後,燕子開始從南方飛回來,下雨時天空會打雷並發出閃電。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壹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三花壹開,春花萬枝,百花爭寵,滿園春色。春分在中國古歷中的記載為:“春分前三日,太陽入赤道內”。
壹候:玄鳥至
玄鳥,又稱元鳥,即燕子。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
二候:雷乃發聲
雷是春天陽氣生發的聲音,陽氣在奮力沖破陰氣的阻擾,隆隆有聲,但看不到閃電。夏天陽氣盛,壹旦被陰雨之氣阻隔,所以雨前打雷,且雷聲更大。這是中國傳統學問對雷的解釋。
三候:始電
開始見到閃電。
始電: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泄時而光生焉。故《歷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易》曰:“雷電合而章。”《公羊傳》又曰:“電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陽,電陰。”非也。蓋盛夏無雷之時,電亦有之,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