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油溫怎麽看是幾成熱呢?

油溫怎麽看是幾成熱呢?

壹般來說油溫都用“成”來表示,壹成油溫約為23℃左右,常用的油溫可分為3類:

溫油鍋,俗稱三四成熱,溫度為90℃至130℃,壹般油面情況為無青煙,無響聲,油面較平靜,當原料下鍋時,原料周圍出現少量氣泡。

熱油鍋,俗稱五六成熱,溫度為130℃至170℃,油面情況為微有青煙,油從四周向中間翻動,當原料下鍋時,原料周圍出現大量氣泡,無爆聲。

旺油鍋,俗稱七八成熱,溫度為170℃至230℃,油面情況為有青煙大量上升,油面較平靜,用勺攪動時有響聲,當原料下鍋時,出現大量氣泡並帶有輕微的爆炸聲。

擴展資料:

壹、掌握油溫技巧:

壹般要看火力的大小,原料投放的多少以及原料的性質而定。如大火,下料又少,則油溫掌握稍低壹些;在小火時,油溫掌握要稍高壹些,不然烹制炒蝦仁、炒肉絲、面拖排壹類的菜肴,就會造成原料脫漿、脫糊。如烹制的菜肴,原料很多,油溫掌握要略高些。

此外,還要根據原料質地的老嫩和形狀的大小來靈活掌握油溫。 油鍋加熱後,可用眼觀耳聞的簡便方法來推知。如果油的表面穩定,無煙,無響聲,那麽可推知為低油溫。如果油面四周各中間翻動,並冒出少量的煙,則屬中油溫。

如果油面中間往外翻動,並有大量青煙,用勺攪動有聲響,則可確定為高油溫。 低油溫在85~120℃,谷稱三四成熱。中油溫120~180℃,俗稱六成熱。高油溫壹般在180~240℃,俗稱八成熱。低油溫適用於軟炸、滑炒,中油溫適用於幹炸、酥炸,高油溫適用於清炸(如炸雞、炸魚)。?

掌握好油溫還要看原料大小而定。體積大的要用稍低的油溫,較長時間的加熱,才能使原料受熱均勻。家庭烹制菜肴限於條件,壹般火力較小,放油量較少,油溫升高慢投影降低快,因此油溫掌握可以略高壹二成。

二、掌握火候技巧:

烹制菜肴時,掌握好油溫的火候十分重要。該用旺火的不能用文火,該用文火的也不要用急火。油的溫度過高、過低對炒出來的菜的香味也有影響。特別是做油炸的菜肴,如油的溫度過高,會使所炸的菜肴外焦裏不熟;油的溫度過低,所炸菜肴掛的漿、糊容易脫散,使菜肴不能酥脆。

壹般炒菜,放油不太多,只要看鍋冒煙,即可將菜下鍋翻炒。炸菜肴時,鍋內油多,又不好用溫度計去測量油的溫度,只能通過感觀來進行判斷。

鍋裏的油加熱後,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待沈入鍋底,再浮上油面時,這時的油溫大約是160°C,如果做拔絲菜,如拔絲山藥、拔絲白薯、拔絲土豆,用這種油溫的油炸比較合適。這時鍋下的火應控制住,以能保持油溫即可。

油加熱以後,把食物放入油中,沈在油的中間再浮上油面,這種油的溫度大約是170°C左右。用這種溫度的油炸香酥雞、香酥鴨比較合適,炸出的雞、鴨,外焦裏嫩。炸時,鍋下的火也要控制住。

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沈,這種油的溫度大約達 190°C,比較適合炸各種含水分較少的菜肴,如:幹炸帶魚、幹炸黃魚、幹炸裏脊等。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油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