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養生 ,記住“3不吃、5不碰”
3不吃
1、西瓜
西瓜性涼,夏季清熱最好的食品,但秋季後不應多吃,尤其是脾胃寒虧的人,應多吃溫熱的食物。
經過漫長的夏季,人體的消耗量相對較大,對於老年人和脾胃虛寒的人來說,此時不宜吃太涼的食物。
2、油炸食物
秋季幹燥容易上火,吃油炸食物更易上火。
油炸食物含有大量的油脂,進入身體後會給肝臟的分解造成壓力,同時這些油脂會轉化成脂肪在身體中形成堆積,加重肝損傷,還會出現腸胃問題。
3、辣椒
秋天幹燥,辣椒會使肝火旺盛,從而引起人體上火的現象。而且上火能有很多的弊端,如能引起人體內分泌的失調,引起身體尤其是嘴裏出現潰瘍。
5不碰
1、劇烈運動不碰
秋季,是個運動的好季節,秋季運動,適合做壹些有氧運動,如登高、快走、打太極等。
需要註意的是,45歲以上的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者更要註意,不可劇烈運動。
2、不碰酒
飲酒會損害肝臟,經常飲酒尤其是超過五年的人,很容易患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秋季飲酒,記住不空腹飲酒,飲酒時多喝水,加快酒精代謝。
3、不碰飽
秋季吃飯應“八分飽”,不要吃的過飽,最好的辦法是細嚼慢咽。
吃飯應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壹般來說,從吃飯開始,經過二十分鐘後,大腦才會收到吃飽的信號。也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秋冬季節,吃壹些蘿蔔,尤其是白蘿蔔,助消化又養肺。
4、不碰空調
立秋後,早晚天氣較涼,常吹空調就很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是夜間,容易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因此立秋後,不要長時間開空調。
5、不碰子時
每日熬夜,睡得太晚,導致人體津液透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秋季更適合 養生 ,從調整睡眠開始,每晚盡量在10-11點前睡覺,這就是古人所講子時(11點)前務必入睡,睡不過子時,第二日,人才會更有精神。
做好4個壹點,少生病,不感冒
1、喝壹點茶
秋季幹燥,易上火,容易出現胃火、肝火、肺火。
此時,泡上壹杯去火茶,十分有必要。可以用金銀花、菊花、桂花、谷谷丁,搭配在壹起,做成谷谷丁菊花茶,每日泡水喝,可去火消炎。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疏熱散邪。常與菊花搭配使用。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平肝明目,常與谷谷丁配合使用。
谷谷丁,清熱解毒、去火消炎,善清肝、胃熱。桂花,香氣柔和、味道可口,性質溫和,不僅可以中和寒性,還有解除口幹舌燥、腸胃不適之效!
四者搭配在壹起,可以很好的給去火消炎,預防上火,改善各種不適癥狀。
2、穿衣多壹點
春去秋凍,秋分時節,秋凍有講究:
凍當其時:早晚不宜凍,飽餐之後不宜凍。
凍分人群:青壯年適合秋凍,兒童、老年人和部分有慢性疾病者,不宜秋凍。
因此,預防秋冬,防止感冒,要適當增添衣物,尤其是腹部、頭部、足部不要受涼,要註意衣著與運動方面,飲食不吃冷涼之物。
3、每日壹點生姜泡腳
人體的精氣,是由腎供養的,秋冬若不養腎,導致精氣不足,反而傷陰。
所以,入秋後,要註意保護腎臟,滋補腎氣。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熱水泡腳,保護足部保暖,有助於養腎 健康 。
泡腳後,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體內血液循環,強健腎臟,每晚8-10點用40度左右的水泡腳20分鐘左右,加上壹點生姜效果更好。
4、按壹點養肺穴
迎香穴
肺開竅於鼻,日常多按揉鼻子,有助肺部 健康 ,
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熱後,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
然後,按摩鼻翼外緣的中點迎香穴20次。
如感冒、鼻塞,按揉迎香,即可恢復通暢,配合按揉印堂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