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11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嗎?

11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嗎?

2010年1月30日,新華社記者周科在南昌火車站拍下了這樣壹張照片:年輕母親被巨大的行囊壓彎了身軀,她手裏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攬在右臂中的嬰孩整潔而溫暖

11年來,在網民和關註者不斷發來的相關信息裏,周科開始了壹場漫長的尋找。最近,周科終於與11年前自己鏡頭裏的年輕母親見面了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著大包、抱著孩子在南昌火車站匆忙趕車。周科攝

文 /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科、李思佳

這是壹次11年的尋找。

2010年1月30日,當天全國進入春運的第壹天。新華社記者周科在南昌火車站廣場拍下了這樣壹張照片:

壹位年輕的母親,背上巨大的行囊壓彎了她的身軀,手裏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攬在右臂中的嬰孩整潔而溫暖。擡頭前行的年輕母親面色紅潤,壹雙大眼睛堅定有力。

就是在那壹天,這張名為《孩子,媽媽帶妳回家》的照片被新華社攝影部的編輯含淚編發,在當晚海量春運照片中直擊人心,被數百家網站和報紙選用。

2011年,該照片獲得年度中國新聞攝影金獎和第21屆中國新聞獎。

“壹張震撼人心卻又讓人深思的照片!”

“肩上扛的是生活,懷裏摟的是希望。”

“當媽之後就看不得這類圖了,看了就忍不住眼淚。”

……

11年來,這張照片不斷在網絡和社交平臺流傳,不斷被各大媒體引用、轉發,並成為“春運表情”。每到春運,人們總會想到這位中國母親;每逢母親節,網友便會發布這張照片來頌揚母愛。

11年來,眾多的詢問和反饋,讓記者開始後悔當年“沒有留下那位母親的聯系方式”。在眾多網民和關註者不斷發來的相關信息裏,也讓周科開始了壹場漫長的尋找。

隨著信息壹點點地拼湊,照片壹張張地對比,不久前,當年那位母親,輪廓越來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歲,彜族人。

2021年春節前夕,在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越西縣瓦巖鄉桃園村,圍坐在火塘旁,伴隨著跳動的火苗,周科終於結束了尋找,與11年前那名自己鏡頭裏的年輕母親相遇了。

1月22日,巴木玉布木和孩子們行走在村裏修建好的水泥路上。周科攝

“壹次喧鬧車站的陌生偶遇,到遠隔數千裏之外的重逢,苦苦尋找了11年的壹名沒有只言片語的陌生人啊。”周科感慨,這些年自己帶著相機走過更多的陌生城市,然而,這名曾在自己鏡頭裏出現的陌生人卻成了11年的牽掛。

“住上不漏雨的房子,是我兒時的夢想”

見到巴木玉布木時,她笑得燦爛,看不出歲月的滄桑。與11年前照片中壹樣,她盤起頭發、背著孩子迎面走來,除了略顯瘦削,依舊是那雙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她的身後,是剛剛建好的新房,鋼筋水泥結構,結實的板材門窗。“住上這棟大雨漏不進去、寒風吹不進來的房子,小時候做夢都想。”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的巴木玉布木,童年的家在半山腰,出嫁後家在山腳下,變的是海拔,不變的是土坯房。

住進新房,巴木玉布木偶爾還會做噩夢:害怕孩子們凍醒,更擔心房子塌下來。

曾經,每到雨季,屋外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裏便是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緊,可時常會滴落在床上打濕被子,壹家人都睡不了覺。臉盆放在床上接雨,壹個不夠,再加另壹個,還不行就用木桶……

巴木玉布木回憶,那時候家裏沒有通電,漆黑的夜裏,夫妻倆就在屋裏摸來摸去,憑著感覺找漏點接雨水。整個晚上,就這樣抱著熟睡中的孩子盼天亮。

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屋頂的瓦片不知被翻弄了多少次,雨中的不眠之夜又過了多少回。

在未拆除的舊房前,記者推開幾塊木板拼成的房門,簡陋的木板床,補了又補的被褥。從櫃中翻出幾件黑色的彜族察爾瓦(披衫),巴木玉布木說,“這些白天當衣服穿,晚上就是被子。”她說自己偶爾去集鎮上淘衣服,2塊錢壹件,也有5塊錢壹件的,但家裏人很少買,“更多是別人穿舊了不要的就撿回來。”

1月22日,上圖是巴木玉布木童年住過的村莊;下圖是她現在居住的桃園村。李思佳攝

10年前,位於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壹的桃園村,苦日子並非巴木玉布木壹家。

從她家門口放眼望去,村莊周圍,壹道道山梁、壹級級梯田清晰可見,山上草枯葉黃。遠處,壹座座大石山高聳入雲,根本望不見外面的世界。

“不外出打工,光靠幾畝地能吃飽就算不錯了。”桃園村第壹書記劉劍說,“村裏土地貧瘠,不少還懸在半山腰上,播下壹顆種子不見得能長出壹粒糧食。要是遇上洪澇幹旱,壹年的收成就沒了。”

巴木玉布木家有6畝旱地,祖上壹直以種植玉米、蕎麥和土豆為主,每年的收成勉強維持壹家人填飽肚子。想吃大米要到集鎮上買,但家裏根本沒有錢。2007年大女兒出生,巴木玉布木偶爾會用節省下來的零錢去買幾斤大米,與玉米粉混在壹起,給女兒“加餐”長身體。

2009年,二女兒出生,嗷嗷待哺中,巴木玉布木感覺看到了自己重復的童年,她害怕孩子們會像自己壹樣永遠走不出這座大山。

就這樣,巴木玉布木做出了壹個大膽的決定:出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