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來源
動物性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最好的來源是肝臟、魚肝油、全脂牛奶、蛋黃等。植物性食物只含B-胡蘿蔔素,可在體內合成維生素A,如菠菜、胡蘿蔔、西紅柿、韭菜、杏、芒果、柿子、香蕉等。
推薦食譜:雞肝肉餅
材料:
雞肝30克左右,瘦肉30克左右,蛋白質1,鹽少許。
練習:
1.雞肝和雞肉分別洗凈,瀝幹水分,剁碎。
2.將雞肝和肉與蛋清混合,加入少許鹽。
4.入淺碟或碟蒸約10分鐘。
蛋白質蛋白質構建和修復人體組織,為組織生長和更新提供能量,也構成酶和激素的成分。酶蛋白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而有些激素是由蛋白質或其衍生物組成的,如垂體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與寶寶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
食物來源
蛋白質可以分為兩類: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媽媽給寶寶補充蛋白質,最好選擇優質蛋白質(蛋白質中含有各種必需氨基酸,數量充足,比例適當,既能維持健康,又能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如魚、禽(雞鴨鵝)和畜肉中的瘦肉、蛋、奶、大豆、小麥、玉米等。
推薦食譜:雞肉芝士卷
材料:
雞胸肉1、奶酪2片、火腿1、雞蛋2個、面粉適量、面包糠適量、鹽適量、胡椒粉少許、蔥姜蒜末適量。
練習:
1.用刀背或肉錘將雞胸肉切片,然後撒上鹽、胡椒粉、蔥姜蒜末和少許糖腌制。
2.火腿切片,壹定要很薄,不然卷不起來。最好在外面買現成的火腿片。
3.先在腌好的雞肉片上鋪壹層芝士,然後是火腿片,卷起來,先拍上層面粉。
4、然後裹上蛋液,最後裹上面包屑。
5.在鍋裏煎至金黃色。取出,稍微晾壹下,切成小塊,放在盤子裏。切的時候要小心,奶酪會流出來的。
鈣我們經常聽說孩子要長高,補鈣是關鍵。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鈣有助於形成和維護骨骼和牙齒。體內99%的鈣沈積在骨骼和牙齒中,主要以羥基磷灰石和磷酸鈣的形式存在,這也是檢測血鈣不能真正反映體內鈣水平的原因。同時,鈣還維持肌肉和神經的正常活動,參與血液凝固過程,調節或激活各種酶的活性。
食物來源
牛奶和奶制品是鈣的最佳食物來源,含量豐富,吸收利用率高。此外,豆腐、芝麻醬、海帶、紫菜、口蘑、木耳、青菜、堅果、銀魚等含量也較高,可合理選擇搭配。
推薦食譜:新鮮蔬菜醬配奶酪。
材料:
黃瓜40g,蝦40g,1蛋黃,芝士20g,橄欖油少許,姜汁少許。
練習:
1.把蝦去泥,洗凈。
2.蝦仁剁成泥,用姜汁腌制10分鐘。
3.黃瓜洗凈去皮,磨成泥,放入小碗中。小碗敷保鮮膜,入蒸鍋蒸8分鐘。
4.煮好的蛋黃用小勺磨成粉備用。
5.鍋內放入橄欖油,炒熟蝦醬,即可食用。將準備好的黃瓜醬、蝦醬、煮好的蛋黃、芝士放入碗中,拌勻即可食用。
維生素d維生素d是補鈣的好夥伴。維生素D能促進腸黏膜對鈣的重吸收,促進骨組織鈣化,抵抗佝僂病。同時有助於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
從以上功能可以看出,鈣的吸收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所以媽咪在給孩子補鈣的同時,也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
食物來源
天然食物來源的維生素D不多,但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中維生素D相對較多,如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奶酪等。魚肝油中天然濃縮維生素D的含量很高。
推薦食譜:雙色蛋黃糊
材料:
大米100克,散養雞蛋1,凈水1500毫升,新鮮蔬菜100克。
練習:
1.大米洗凈浸泡壹小時;雞蛋洗凈,放入冷水鍋中。轉小火7分鐘。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它們,使它們易於剝皮。
2.取出的蛋黃內外金黃,用小勺壹壓就能成粉。用1500ml清水將大米倒入高壓鍋。大火燒開,大火燒開需要15分鐘。電壓力鍋可以調到粥塊。蛋黃用小勺碾碎,倒入適量米湯調成糊狀。
3.把新鮮的蔬菜清洗幹凈,控水,去菜幫助留葉。將沸水徹底焯壹下,撈出水,自然冷卻。
4.用攪拌機攪拌成糊狀,用熟紗布擠出蔬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