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業富民?聽聽他們創業背後的故事,更是耐人尋味,受益匪淺。
下崗工人
六個布袋征服世界。
?路在腳下,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是吳偉的座右銘。
上個世紀末,吳偉的單位破產了,他被解雇後壹直無法振作起來。
?挫折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新的機遇。?2003年,吳偉在南寧參加創業先進個人事跡報告會,別人的創業經歷讓他深受啟發。他隨後籌集了2000元作為啟動資金,在家裏騰出了壹個房間,挑選了面料,買了拉鏈。經過壹周的努力,六個成品布袋做好了。他拿著布袋子去學生市場,壹個晚上就賣完了,訂單回來了。之後他又招人擴大生產。因為布袋的品種和款式多,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還出口到冰島。
由於太多的人假冒他們的產品和改變營業場所,吳偉不得不改變職業生涯。2008年初,通過壹段時間的市場調查,他發現賣流行女鞋是個不錯的創業項目。於是,他親自到浙江溫州等地考察,聯系廠家,選定品牌品種,馬上從事流行女鞋的批發零售代理業務。吳偉在和平商場和大學西路的李克龍超市附近開了兩家很受歡迎的女鞋批發和零售商店,自開業以來生意壹直很好。今年,為了擴大業務,形成品牌連鎖店,吳偉將業務擴展到鄰近的縣,現在有25家加盟店。
龜王
靠養烏龜掙大錢
年凈收入壹百多萬元。說到西鄉塘區金陵鎮的盧明海,認識他的人都豎起大拇指。這是壹個只有0.5畝地,三只烏龜白手起家的養殖之王。
?大膽嘗試,開動腦筋,多學習。?盧明海有自己的創業之道。上世紀90年代初,盧明海第壹個大膽嘗試在右江上網箱養魚。他每天早起抓雜草餵,還頻繁去南寧請教魚類專家。他的網箱養魚很成功。但由於當時養殖條件的限制,網箱養魚不僅很辛苦,收入也不高。要想盡快致富,必須另辟蹊徑。
1996年的壹天,盧明海從右江裏撈起三只野生甲魚。這時,他眼前壹亮,決定嘗試養殖。他用0.5畝地建了壹個水池,從右江抽水開始養殖實驗,當年孵化了幾十只小烏龜。此後,雖然盧明海在養龜方面也經歷了波折,但他堅持不懈,虛心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去廣西大學農學院、廣西農業技術職業學院等學校找專家咨詢,甚至去廣東、海南等地考察、參加甲魚養殖技術培訓班。憑借強大的科研力量,他的養殖規模從最初的0.5畝田、3只甲魚擴大到100畝的養殖場,年產商品甲魚2萬多只、魚苗7萬尾,年純收入100多萬元。他的野生甲魚遠銷廣東、福建、上海等地。
?米粉女?
300元起步,拼出廣西牌。
生米粉天天榨,是金字招牌。
記者了解到,品牌掌舵人?米粉女?黃的創業之路頗為曲折。
?我初中畢業後,因為家裏窮,從小就跟著媽媽去工地挑磚扛水泥。?黃告訴記者,當她在工地上工作時,她開始感到很尷尬。為了幫媽媽減輕負擔,她壹邊做苦力,壹邊想著創業。
經過觀察,她看到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吃鄰居賣的米線,於是萌生了做米線生意的想法。於是她向親戚朋友借了300塊錢,開了壹家面館。但因為經營不善,沒有祖傳秘方指導,幾個月後,粉店幾乎無人問津。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堅持和堅韌是我成功的法寶。?黃說,她當時很著急,但她堅持下來了。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學習,她摸索出了壹套生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面粉品質、品質、湯料、配料、口感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得到了新老食客的壹致認可和好評,生意越來越好,知名度也越來越高。2009年,西鄉塘區水街食品創業協會成立,她被任命為協會副會長。日常生米粉被評為廣西名小吃。現在,她有壹個加工廠和三個分公司。
香蕉
錯峰種植香蕉突破大市場
2009年廣西香蕉滯銷,就像災難降臨在蕉農身上。然而,在如此糟糕的情況下,梁的香蕉平均價格高達每公斤2元美元,這使人們哭泣。
?妳必須用妳的頭腦來成功地研究市場。?梁認為這是他多年創業的壹大心得。
梁發現,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的關鍵是要走出傳統種田經營的老路,要有先進的科學種植技術作指導,要有市場經濟頭腦。得益於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2006年,他在老家成立了公司,承包了村裏900多畝地,全部種植香蕉。
創業成功後,梁進壹步了解市場情況,評估市場風險,不斷擴大公司規模。公司開發的生產基地從壹個增加到四個,經營的土地面積從900畝增加到5000多畝,年總產值從原來的200多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5000多萬元。
梁通過科技種植香蕉,不僅提高了香蕉的產量,而且保證了香蕉的優質率達到90%以上,還提前或推遲了香蕉的成熟期,可以適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