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工肉圓:每壹顆肉圓都是純手工精心制作而成,以後放在店家的自制的湯當中煮,起鍋的時候就讓人饞得流口水。
2.四果湯:甜甜的蜜水加上菠蘿,西瓜,紅豆,紅棗四果,然後還有涼塊,芝麻圓的搭配加上壹層碎冰,真是消暑必備。
3.燒肉粽:軟粘的糯米裏面加上蝦,雞蛋,香菇,鮮肉等食材,吃了真是此生難忘。
4.臭豆腐:初聞臭豆腐那是真的臭,當小撮壹口後,那是真的香,食客們壹定會愛上這味道。
5、.羊肉串:新鮮的羊肉串成壹串串,在炭火前面烤制,加上醬料,香氣四溢。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好吃的太多了。
壹、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不分貴賤,可以是山珍海味,也可以是街邊小吃。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壹種精神享受。美食也不僅僅是餐桌上的食物,還包括休閑零食、糕點、幹果、蜜餞、茶飲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養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從歷史沿革看,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太公望時期“別名:姜子牙”,中國飲食文化綿延3100多年,分為生食、熟食、藥膳養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5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二、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肴美感的傳統,註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壹致。對菜肴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壹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壹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壹,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壹的特殊享受。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壹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三、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瀘水壹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提出了壹個迷信的主意:殺死壹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壹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後,這種面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但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要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