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對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適應範圍很廣。適宜的年平均溫度為10.5-265438±0.8℃。溫度過高會導致冬眠不充分,生長發育不良,溫度過低容易凍傷。板栗喜歡濕潤的土壤,但怕雨怕澇。如果降雨量過多,土壤長期積水,容易影響根系的生長,尤其是菌根。因此,不宜在低窪易澇地區發展板栗園。板栗對土壤pH值比較敏感,適宜生長在PH值為5-6的微酸性土壤中。這是因為板栗是高錳植物,在酸性條件下可以活化錳、鈣等營養物質,有利於板栗的吸收利用。徐州地區位於黃灘南緣,年平均氣溫13.7-14.1℃,年降水量782-946毫米,適宜粟樹生長發育。
二、栽培管理技術:
(壹)板栗園選擇:
板栗園應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避免在土壤鹽堿、濕度低易澇、風力大的地方種植。在丘陵地帶開辟谷子果園,應選擇地勢平緩、土層較厚的近山地區,然後逐步向條件較差的地區擴展。
(2)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應以當地優良品種為主,如炮車2號、陳果1等,適當引進石豐、金豐、海豐、青毛軟刺、楚樹紅等品種。根據不同食用要求,以油炸板栗品種為主,適當發展優良板栗品種,兼顧外貿出口和國內市場需求。同時,早、中、晚品種要合理搭配。
(3)授粉樹的合理配置:
板栗主要靠風傳播花粉。但由於板栗存在異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現象,單個品種常因授粉不良而產生空苞。因此,新建板栗園必須配備10%授粉樹。實踐證明,在信陽市以楚樹紅為授粉樹較好。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基本措施。平原栗園以每畝30-40株為宜,山地栗園以每畝40-60株為宜。計劃密植板栗園每畝種植60-111株,然後逐步進行交替間伐。
(5)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板栗園高產的重要基礎。基肥應以土壤混合肥料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提供更全面的營養元素。最佳施用時間為果實采摘後的秋季,此期間氣溫高,肥料易分解;同時處於新根時期,有利於吸收,從而促進樹體營養物質的積累,對來年雌花的分化有很好的作用。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追肥時間為初春和夏季。壹般追肥為春季新植果樹每株尿素0.3-0.5公斤,盛果期每株尿素2公斤。追肥後要結合水,充分發揮肥效。夏季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此時施用速效氮肥和磷肥,可促進果實粒數增加,果肉飽滿,提高果實品質。根外追肥壹年可以進行多次,重點要做兩次。首次在早春枝條基葉由黃變綠時,噴施0.3%-0.5%尿素和0.3%-0.5%硼砂,促進基葉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盆花形成。第二次是在1月和采收前半個月間隔噴施0.1%磷酸二氫鉀兩次,主要用於提高光合效率,促進葉片等營養物質向果實轉移,對增加單粒重有顯著作用。
(6)灌溉:
栗子喜歡水。壹般發芽前灌水壹次,果實快速生長期灌水壹次,有利於果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的提高。
(7)整形修剪:
板栗樹的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次年春季從落葉到萌芽進行冬季修剪,可促進粟樹生長和雌花形成。主要方法有剪短、疏枝、回縮、緩釋、拔枝、雕刻。夏季修剪主要是指生長季的萌芽、去核、去雄、疏枝,其作用是促進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結實率和單粒重。1,捷徑:砍掉壹年生枝的壹部分。短截能促進分枝,增強樹勢,緊湊樹冠,減少雄花,調節養分分配。枝繁葉茂的樹木可采用延遲修剪,萌芽後可進行短截。2、回縮:是多年生枝條的短截。多用於生長較弱、果部向外移位、孔內裸露嚴重的多年生枝條。3、疏幹:即從基部開始疏幹腔內的生枝、擋光枝和細長枝。4、戴帽剪:冬季新梢輪痕附近短剪,取芯時間不同。在新梢環痕上留2-4個小芽,稱為活動帽修剪。如果處理得當,只有帽上的小芽和環痕下的大芽才能產生結果枝。在新梢環痕上不留短芽叫戴死帽修剪,使環痕下的大芽產生結果枝。壹般情況下,弱枝者戴死帽剪,強枝者戴活帽剪。5、緩釋:緩釋就是不切。主要作用是分散營養,緩解樹勢。緩釋修剪常用於茂盛的樹木。6.分枝劃線:對於樹冠不去核的健壯旺的輔助枝,在春天汁液流至花蕾綻放時將其整平,在需要發芽的花蕾上方劃線,使其長出健壯旺的枝條。冬季修剪時,將緩慢釋放並整平的枝條縮回到畫出壯枝的部位。7、去核:當新芽長到30厘米時,去除新芽頂端。主要用於旺枝,目的是促枝早結果。壹年挑2-3次心。第壹批結果的樹的新芽又長又茂盛。當果實的前枝長出時,留下3-5個芽供采摘。果實頂部去核後可形成3個左右粗壯的分枝,提高了結果枝比例,減緩了結果部位向外遷移。8.去雄:枝幹上只留幾個雄花序,其余的都去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營養,促進雌花形成,提高結實強度。
(八)疏花疏果和授粉:
疏花時,可以直接用手將幼花、劣花剔除,盡量保留大花、好花。壹般每個結果枝留1-3朵雌花為宜。最好用疏果剪,每個節上留1個單苞片。疏花疏果時,要掌握樹冠外圍多留,內室少留的原則。人工授粉應選擇品質好、粒大、采暖期早、易剝皮的品種作為授粉樹。當壹枝上的雄花序或雄花序內大部分花簇的花藥剛由綠色變為黃色時,在淩晨5點前將采集的雄花序鋪在玻璃或幹凈的白紙上,放在幹燥無風的地方,每天翻兩次,將落下的花粉和花藥裝入幹凈的棕色瓶中備用。當壹個總苞內三朵雌花的多形柱頭完全伸向倒黃石時,用刷子或帶橡皮頭的鉛筆蘸取倒柱頭上的花粉。如果樹高不方便蘸,可以按照花粉1份,紅薯粉填充劑5份的比例,用搖紗布袋或噴粉的方法制作。
(9)收獲和貯藏:
1.收獲:板栗的收獲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摘板栗和打小米。摘栗子的方法是在栗子充分受熱,自然落地後,人工摘栗子。為了摘栗子容易,在栗子芽發作之前,要把地上的雜草除掉。收割時,先把樹搖壹搖,再把掉落的栗子和栗子全部撿起來。壹定要每天早晚撿,撿了就收。板栗采摘法的優點是板栗飽滿,產量高,品質好,耐藏性強。打栗法是用竹竿分批把成熟的栗苞敲下來,再把栗苞和栗子撿起來。用這種方法收割通常每2-3天進行壹次。開苞時,從樹冠外圍向內敲擊嫩枝,以抖落栗苞,以免損傷枝葉。禁止壹次打下所有不同成熟度的板栗芽。收獲的栗子要盡快處理,因為氣溫高,栗子含水量高,呼吸強度大,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及時處理,栗子很容易發黴。處理方法是選擇陰涼通風處,將板栗苞薄薄地鋪壹層,厚度20-30厘米,每天澆水翻面,降溫出汗2-3天,再進行人工脫粒。
2、儲藏:板栗有三怕:壹怕熱,二怕幹,三怕凍。常溫下,板栗腐爛主要發生在收獲後的壹個月內,稱為危險期。采收後2-3個月,腐爛少,是安全期。因此,裝運前臨時貯存或窯貯前貯存是防止板栗腐爛的關鍵。壹種相對簡單易行的臨時儲存方法是選擇寒冷潮濕的地方,根據栗子的數量搭建相應大小的儲存棚。棚頂用竹(木)桿覆蓋,上蓋蘆葦席,周圍用樹枝或玉米、高粱稈圍起來,防止日曬風幹。棚內地面要整平,鋪厚l0 cm左右的河沙,然後按L個栗子3-5份的比例混合,栗子堆在上面,高度30-40 cm,堆的外圍要鋪10cm的濕沙。剛開始3-5天翻壹次,半個月後5-7天翻壹次,每次都挑出爛栗子。為了防止風幹,還要註意澆水保濕。
燕山板栗
1,中國是栗子的故鄉。栗子的栽培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詩經》有雲:“栗子在東門外,不在園間,故樹也在街上”;《左傳》也記載“栗樹也在面上”,說明當時栗樹已被種植在園林中或作為行道樹。
2.《魯春秋》記載“若有三美,山中有栗子。”“稷山板栗”指的是今天產於燕山山脈的板栗。根據2007年《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條例》規定,北京市密雲縣石城鎮等10鎮行政區域內生產的板栗為正宗燕山板栗。板栗在世界許多國家和中國各地都有廣泛分布,但只有燕山板栗是三美之壹,這是由當地優質的水資源、土壤中豐富的礦物質和特定的氣候條件決定的。
3.三國時期陸機《石矛草木魚蟲》說:“五方皆有栗子。.....只有漁陽和範陽裏甜蜜持久,對方不如。”漁陽就是今天密雲縣的西南,範陽就是現在的涿縣、易縣的東。可見燕山地區早已是著名的板栗產地。
4.栗子營養豐富,有“幹果之王”的美譽。糖炒栗子始於宋代。入秋後,剛出鍋的栗子香味飄在街上,吸引路人。男女老少都喜歡這種小吃。吃在嘴裏,香味四溢,回味無窮。從很早的時候起,至今仍被盛贊糖炒栗子的京津壹帶人吟誦著:“栗子炒深黃,客將長談問酒。”半夜燈半亮,門口喊‘甜甜’。
5.據史料記載,鐵鍋裏放沙子,焦糖放火上炒,栗子滾炒。成熟後板栗殼呈紅褐色,剝殼後果實疏松、柔軟、香甜,是小吃珍品。炒好的栗子會在殼上露出可愛的小嘴,對著它的客人微笑。剝去外殼後,香氣會肆無忌憚地從溫暖的身體中逸出,直奔妳的鼻、喉、胃。據《析津日記》記載:“蘇秦說,嚴敏雖然沒有栽培栗子,但他也可以用栗子來棗。唐朝時,範陽是當地貢品。今天在燕京,用雜石爆栗子。栗子比南方的小,但味道相當甜,所以以皇家栗子聞名。”
6.清人郭在《孫樹堂》的記載中說:“我來京師時,在城門外看見壹個柴罐。壹個人在火上,另壹個人坐在機器上,長鐵勺頻繁攪拌,使之均勻。”把炒栗子的場景描述的非常生動具體。但北京糖炒栗子的關鍵還是八個字:“拌糖做粗砂”,以達到“固體飽滿,殼極軟脆,手稍剝,殼肉易分離但皮膜不粘”的理想效果。
燕山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山脈。該地區板栗種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燕山板栗因其皮薄、味甜等特點,受到歷代宮廷的喜愛。在燕山地區石城鎮西灣子村,滿山都是栗樹,百年以上的栗樹有數百棵,所以被稱為“燕山栗源”。
燕山板栗是北京昌平的特產。主產區為北京市昌平區夏莊鎮、北京市昌平區黑山寨子村。這兩個鄉的栗子應該算是全國最好的了。品種多為洪雁、延長等。,土壤多為沙質。大家都知道西瓜長在沙地上,最甜,個頭小,好吃。同理,栗子也壹樣。河北幾個縣都有栗子。不是生長在良田,良田的栗子很大,不是特別好吃,而且很難包,因為栗子裏面有壹層小膜,不是特別好。另外,當地民風淳樸,很少施化肥,很自然。當然,也有極少數農民為了追求產量而使用化肥,但並不普遍。如果不信任他們,可以去當地了解壹下,和其他產地不壹樣。在當地政府的主導下,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產量,以至於栗子良莠不齊,難以分辨,甚至無法分辨,因為它們的味道和外觀都壹樣,只有專家才能分辨。普通人只能深入其中,盲目食用而不自知。雖然對身體無害,但長期食用還是會威脅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