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虹鱒魚養殖技術——虹鱒魚的養殖方法

虹鱒魚養殖技術——虹鱒魚的養殖方法

虹鱒魚養殖技術——虹鱒魚的養殖方法

虹鱒魚是壹種太平洋鮭魚屬的冷水池塘魚。虹鱒魚是世界上廣泛養殖的重要冷水魚。成熟個體因其側線有棕紅色縱條紋,看起來像彩虹而得名。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虹鱒魚養殖技術,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農場的選擇

池塘裏的水溫冬天要在4℃以上,夏天要在20℃以下,虹鱒魚壹年四季都可以吃,都可以生長。池塘應為流水,水質新鮮,透明度高,含氧量充足,水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質。

農場建設

山溪、泉水、地下水、深水水庫底部排水或水溫低、透明度高的河水都可以作為虹鱒魚養殖場的供水水源。在上遊水源處築壩擡高水位,形成水流的缺口,讓池塘的供水保持足夠的速度。

池塘註水,特別是集約化養殖場,要獨立。池塘可以是圓形、橢圓形、長方形、溝形,但拉長的長方形更好,長寬比為1: 4 ~ 1: 5,防止池塘出現死水死角。池塘的寬度不能太大。幼魚魚塘寬度多為1.5 ~ 2米,成魚魚塘寬度多為4 ~ 5米。池底要求有壹定的坡度和坡度,幼魚池0.2%,成魚池0.8%,便於排水、排汙和垂釣。

池塘可以是土池,也可以是水泥池,池岸要高出水面20 ~ 30厘米。幼魚魚池壹般30 ~ 90平方米,成魚魚池100 ~ 200平方米。

三倍體的

三倍體虹鱒是由四倍體虹鱒與普通二倍體虹鱒雜交產生的全雌虹鱒。具有生長周期短、成本低、肉質好的特點。虹鱒魚養殖是壹種高密度流水養魚方式,科技含量高。從目前虹鱒魚養殖技術水平來看,完成壹個商品魚生產周期需要三年以上,時間長,投入高。要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就要改進品種,提高虹鱒魚的生長速度,盡可能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根據國內外虹鱒魚養殖的最新進展,如果采用全雌三倍體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壹問題。采用該技術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壹是采用全雌三倍體虹鱒魚,虹鱒魚成活率可提高10%,生長率可提高10 ~ 20%。其次,該技術可避免性腺發育對飼料的過度消耗,降低養殖成本5%以上,提高經濟效益15% ~ 20%。

當年幼魚和魚類的投餵

剛浮上來的幼魚,尋餌能力差,不群集。開始投餌時,要註意把餌料撒滿水面。餵了兩個星期,就可以把飼料撒到魚多的地方了。幼魚常用的開口餌料有蛋黃、畜肝、鮮雜魚、幹水蚤或啤酒酵母等。目前多采用人工飼料。

餵動物飼料,必須將飼料細細切碎或切碎後撒在池塘水上遊的水面上給魚吃,也可將糊狀飼料抹在細鐵絲網上,單獨掛在池塘裏給魚吃。後期幼魚越來越大,可以餵幾種。

將飼料混合成糊狀,煮熟,制成小顆粒,撒入水中。飼餵配合飼料,前期粒徑為0.3 ~ 0.5 mm,後期粒徑大於65438±0mm,飼料中動物蛋白含量高於植物蛋白。隨著幼魚的生長,可適當增加植物蛋白含量,前期投餵次數要多,每天6-8次為宜,後期每天2-4次。

水溫在10℃以上,幼魚體長在13 cm以下時,幹料為魚重的2% ~ 7%,鮮料為2.5% ~ 13%。體長大於14 cm時,幹料為魚重的0.5% ~ 2.4%,鮮料為1.0% ~ 4.9%。

前期幼魚的放養密度為5000 ~ 10000尾/m2。幼魚體重達到1g左右(體長4 ~ 5cm)時,需要根據個體大小分池飼養。2克左右魚(長5.5厘米)的放養密度為1200 ~ 1500條/m2。5個月後,20-30克個體的放養密度為500-100尾/平方米。

成魚養殖

世界上虹鱒魚壹般上市尾重150 ~ 300g。魚尾重60-70克,放養密度為230-250尾/平方米;魚尾重量100 ~ 150g,放養密度100 ~ 150g/m2。同時,水的流量要隨著水溫的升高而增加。

成魚池多為長方形,長寬比為10: 1,面積以100 ~ 200m2最佳,池底坡度為0.8%。池水的平均流速應大於2厘米/秒,壹般為3 ~ 5厘米/秒,溶解氧不應小於5毫克/升,氨氮不應超過65438±0毫克/升..定期清除池底沈澱物,排幹池水,清洗水池。如果進行高密度養殖,需要人工增氧,投餵營養豐富的優質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