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抽、老抽、食鹽、雞精、糖、蠔油、料酒、醋、魚露、花椒等。
1、生抽
生抽是醬油的壹種,是以大豆或黑豆、面粉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種曲,經天然露曬,發酵而成的,顏色比較淡並且呈紅褐色。生抽是用來做壹般的烹調用的,味道較鹹。生抽主要是用來調味,顏色淡,故做壹般的炒菜或者涼菜的時候用得比較多。以優質黃豆和面粉為原料,經發酵成熟後提取而成。色澤淡雅醇香,醬香濃郁,味道鮮美。
2、老抽
“抽”就是提取的意思。“生抽”是以優質的黃豆和小麥為原料,經發酵成熟後提取而成;而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焦糖,經特殊工藝制成的濃色醬油,適合肉類增色作用,其色澤紅壯烏潤,味道鹹甜適口,是各種濃香菜肴上色入味的理想幫手。
烹調時添加老抽壹般都能起上色提鮮的作用,尤其是做紅燒菜肴或者是燜煮、鹵味時。做菜時,要讓菜肴起到很好的上色作用,就需早點把老抽加進去,但是不能過於太早,否則會降低老抽的營養價值。需要註意的是,老抽不適宜用於點蘸、涼拌類菜肴。
3、食鹽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烹飪調味,離不了鹽。可用於食品調味和腌魚肉蔬菜,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是壹種中性的無機鹽顯示的味道。
4、雞精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制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可以用於使用味精的所有場合,適量加入菜肴、湯羹、面食中均能達到效果。雞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鈉外,更含有多種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欲,又能提供壹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味精產品更加註重鮮味,所以味精含量較高;雞精則著重產品來自雞肉的自然鮮香,因而雞肉粉的使用量較高
5、糖
甜味古稱“甘”,被列為五味之壹。甜味有去腥解膩的作用,能抑制原料的苦澀味,增加食品的鮮味。以甜味料為主要調味料,用各種方法烹制而成的甜味菜肴稱為甜菜或甜食。
甜味調味料與烹飪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在調味中的地位也極其重要。我國各大菜系中有不少菜肴及面點的制作均要用到糖。糖有調味、增色、添香以及改善面點性質等作用。
6、蠔油
蠔油是用蠔(牡蠣)熬制而成的調味料。蠔油是廣東常用的傳統的鮮味調料,也是調味汁類最大宗產品之壹,它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稱的蠔牗牡蠣牘為原料,經煮熟取汁濃縮,加輔料精制而成。蠔油味道鮮美、蠔香濃郁,黏稠適度,營養價值高,亦是配制蠔油鮮菇牛肉、蠔油青菜、蠔油粉面等傳統粵菜的主要配料。
7、料酒
料酒的成分主要有黃酒、糖分、糊精、有機酸類、氨基酸、所以香味濃郁,味道醇厚,在烹制菜肴中使用廣泛料酒的調味作用主要為去腥、增香。料酒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去腥解膩,同時,它還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甚至還可以減少烹飪對蔬菜中葉綠素的破壞。
8、醋
醋是中國各大菜系中傳統的調味品 。據現有文字記載,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酒作為發酵劑來發酵釀制食醋,東方醋起源於中國,據有文獻記載的釀醋歷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於改善食物的味道並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
9、魚露
魚露,又稱魚醬油,是壹種廣東,福建等地常見的調味品,能夠延續至今,與其獨特的風味密不可分,主要包括鮮味和鹹味;是閩菜、潮州菜和東南亞料理中常用的水產調味品,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腌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壹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魚露原產自福建和廣東潮汕等地,由早期華僑傳到越南以及其他東亞國家,如今21世紀歐洲也有逐漸流行。
10、花椒
花椒的木材為典型的淡黃色,露於空氣中顏色稍變深黃,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質部結構密致,均勻,縱切面有絹質光澤,大材有美術工藝價值。孤植又可作防護刺籬。其果皮可作為調味料。
百度百科-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