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春菜、重陽糕、百事盒?

什麽是春菜、重陽糕、百事盒?

所有動物都有食物活動,只有人的食物活動具有特殊的情感和文化色彩,人類食物活動的文化屬性在每年的食物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人們在壹年壹度的節日美食活動中抒情、豁達、豪放,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第壹個節日是立春,通常在春節之前。所以古代對這個節日非常重視,不像現代人對它冷處理。《禮記·王居明禮》中記載,周初春之日,親自率領三王九臣的王公大夫,到東郊迎春,犒賞群臣。這表明古代重視立春的禮儀。據後世文獻記載,立春時有以“春”命名的節日,其中以“春盤”最為特殊。春盤的主要內容是蘿蔔、春餅、生菜,算不上美味。唐代《四季寶鏡》說:“東晉李娥,立春日,蘆葦、芹菜作菜互食,立春日春餅萵筍為春菜。”《戴遺》中也有類似說法,相傳春聯最早流傳於江淮之間,後傳入皇宮。明代《燕都遊記》記載“立春之日,午門外送關白春餅”。吃春餅要配五香盤,五香盤是用芹菜、韭菜、蘿蔔、粉條等五種或五種以上的生菜做成的,和上面說的五香盤有些區別。《Xi朝樂》記載了《春儀初》中的“切粉絲,拌七種萵苣,獻於宴室”。春天寒冷時,萵苣不能多吃,所以《齊任玥令》也警告說:“凡在立春時有萵苣食者。不要太多,就取迎新之意。”“新”和“生”都是“新”的意思。為了迎接新年,迎接春天,這就是吃生食吃辛的初衷。蘇東坡有詩說:“漸感東風冷,青蒿黃酒試春菜。”在寒冷中接受春天的消息,感受新年的春天,春盤被古人視為壹種特殊的媒介。

9月9日重陽節是繼中秋節之後的又壹個重要的秋季節日。這壹天,我們會設宴,喝菊花酒,吃花糕。王維山東草書《荊楚歲時年譜》中的《在山上度假想我的兄弟們》已提到“九月九日,四人共野餐”,而《千女月令》則明確提到重陽登高設宴“慶秋誌”。在唐代,我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將其作為壹個特殊的日子來想念我們的親人,並賦予了許多優秀的文章。韋莊的“今日壹杯酒,萬裏故鄉心”,王維的“身在異鄉,佳節倍思親”,都是詩人在重陽節留下的千古絕唱。

重陽秋菊盛開,賞秋菊、飲菊花酒、吃菊花糕是這個節日的中心活動。壹個重陽花餅。因為餅與“高”諧音,寓意吉祥,所以吃餅有點類似爬山。據《文昌雜誌》記載:“事在唐代,九月九日有山茱萸酒菊花糕。”重陽花糕,有時用菊花點綴,直接取名菊花糕;有時還拌有大棗和栗子粉,統稱為花糕。《京都風光》說:“初九,人以花餅為供品。它的餅是用小麥粉做的,雙餅裏有水果,上面有雙羊雕像,叫重陽花餅。”據《燕京年間》記載:“花糕分兩種:壹種是糖粉做的,兩層三層細果不壹樣,這就是花糕之美;蒸餅上面星星點綴棗栗子,是餅的第二個地方。每到重陽,店鋪都是預制好的,以備使用。”這種精心裝飾的重陽花餅,壹步步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猥瑣記載,“京城男子年滿10歲,將壹柏壹柿壹橘掰在壹盤,眾人分食,以為是其壹歲之吉兆。”據《隨想錄》記載,農歷大年初壹,“所吃之物,如柿子、荔枝、圓眼、栗子、熟棗等,皆有* * *”。我希望壹切都會好,用這樣的飲食來表達,這種飲食只有在中國才有。這類似於眾所周知的用紅棗、花生、桂圓、筷子來祝願新婚夫婦早生貴子。

北方人大年初壹吃餃子,也是想把希望寄托在上面。我們在明朝的《史記》中讀到了這方面的記載。餃子在《議事錄》中稱為“平食”,相傳正月初壹,“飲椒柏酒,食點心,即食平食”。或者包含壹個秘密的金錢包,得到它的人將被祝福壹年。“《景帝歲時紀勝》說:初壹,“無論貧富,都以白面為角(餃),稱為烹餅。整個國家都不壹樣。珍貴的家,藏在金錢、寶石等珍寶中,走好。壹家人吃了,最後也就開心了。“這是對清朝的描述,應該是指北方。包著錢和寶石的嬌子壹年平安無事,這是壹個很簡單的願望。

在其他節目中,我們也看到壹些人們追求更好生活的其他做法。如《賈青錄》說,蘇州人“除夕在屋檐下種冬青、柏枝、芝麻,謂之‘與日俱增’;”《江鄉節話》說:“顧航除夕關大門,門邊拴甘蔗樹,寓意越來越好。"

春節、重陽糕、百事可樂幸運盒、帶錢餃子、“日升”、“越來越好”等等,各種節日美食活動表達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